原标题:农忙农闲“两头赚”
“你的地,租给我;你打工,我付钱。”如何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华亭县在平等自愿、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基础上,农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产业大户、农场主耕种,收取流转费;同时,又在合作社打工,争取劳务费,“地主”、“长工”一身兼,一举两得。
4月20日,走进策底镇大南峪村,几十名群众正在田地里栽植中药材葛根。村民李婷婷说:“今年,我把家里的2亩多川地流转给了村上的合作社,一年一亩地400元的流转费,平时我在地里打工,一天60块钱的工钱。”
“这几年,村上青壮年劳力大多都外出打工,土地闲置撂荒的现象很普遍,我们村委会就商量成立了兴裕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流转村里闲置的土地统一种植药材,然后吸纳留守在家的村民在地里打工,这样一来,一块地有两份收入,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的热情。”大南峪村支部书记李春学介绍说,今年,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合作社流转了200多亩土地,按照“公司+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的运行模式,实现了土地的规模化利用,不但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而且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正在药材合作社指挥村民栽植药材的包村干部罗亮介绍说,大南峪村地处关山脚下,气候阴湿,种粮食收成不好,没有支柱产业,大多男性村民都外出打工,很多土地闲置甚至荒废。而土地流转这种新模式无疑有效促进了这一问题的解决,让农民尝到了甜头,因此很受热捧。去年以来,村上成立了兴裕药材种植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种植天麻、独活、川芎等中药材,收成和效益比原来好多了。今年,又新建了涧沟河流域药材产业示范基地,发展独活改良、半夏推广、天麻试验、葛根试种和道地药材培育,还和河南一家企业签订招商引资协议,流转了400亩土地全部栽上了油用芍药苗,村民的积极性都很高。
“原来这里一家只有一两亩地,地离家很远,耕种很不方便。种小麦、玉米,除去化肥、农膜、机械等成本,一年下来,一亩地的收入也就三、四百块钱。如果算工钱,一天其实只有几块钱,划不来种,很多地就被撂荒了。”村民温灵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把土地流转出去,平均一年在合作社打工150天,每年就可获得9000元的劳务费,相当于近20亩地的收入。”
据悉,“十二五”以来的这5年,华亭累计投入4亿元,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产业大户建基地、办园区,促进农业集约高效发展,5年共流转土地5.5万亩,建办龙头企业16户,发展专业合作社182个,有力助推了农业产业组织化、市场化进程,农民人均产业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5%。
记者 张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