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正文
投稿

兰州“医托”黑幕大起底 专骗农村患者救命钱

2016-04-22 06:58:31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作者: 责任编辑:赵凌艺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对话:坐诊医生自曝“黑诊所”骗人之术

  “把病人身上的钱骗光为目的,药不治病也不要命”

  对话背景:

  “医托”傍上“黑诊所”,兰州市城关区邮电大楼附近一家名为京都中西医结合门诊的“黑诊所”,以高工资雇佣本地大夫坐诊,从湖南、陕西以及省内河东地区等高价招募“医托”,盘踞在省城兰州各大医院。有知情人士透露,这是一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医托”团伙,一位在这家“黑诊所”坐诊近5个月的中西医主任医师日前向兰州晨报记者独家爆料他所经历的“医托”黑幕。

  对话人物:“医托”报料人(中西医主任医师)

  对话记者:兰州晨报首席记者邱瑾玉

  1.6万元月薪,不看执业证只管开方子

  兰州晨报记者(以下为记者):这份“坐诊”的工作是怎么找到的?

  “医托”报料人(以下为报料人):我的膝关节受伤了,在家里休息了两年时间。去年11月,我从赶集网上看到了中医招聘,给出的工资是每月一万二到两万元,地点在邮电大楼,还有电话,我一看这个工资高得很,就找到那个地方去了。

  记者:还记得第一次见面的情形吗?

  报料人:第一次去,看到有中药房、有诊室,大厅也非常宽敞。在一间办公室简单谈了一下,怎么样开诊,怎么样治病,其他的也没谈。

  记者:工资怎么约定?

  报料人:我说原来在上海一家医院的时候人家给1.5万元。人家直接就说,那我给你1.6万元,就这样成了。

  记者:没有问过你有关的执业情况,比如有无医师执业证等?

  报料人:没有看。任何证件都没看。

  记者:就这样上班了?

  报料人:嗯。其他也没发现异常的。

  记者:什么时候觉得不对劲?

  报料人:上班以后,他们告诉我你只管开方子,病人要取多少服药,既不能在医嘱上写,也不能告诉病人。

  记者:那由谁来定?

  报料人:一个女的,叫吴艳兰(音),她会告诉病人一般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的药有2000多元的,有3000多元的,一服药这么算下来有八九十元了。有的病人说没带这么多钱,她就会说那就先开上25天的,如果还不够,那就20天、15天的也行,反正以把(病人)身上的钱掏光为目的。

  只拉外地人、乡下人,药不治病也不要命

  记者:这个时候发觉不对劲了?

  报料人:这就是一个骗子集团。但是我自己也是越陷越深。

  记者:这个时候,你也了解到了更多的内幕?

  报料人:他们有时候也给我说,我们这儿看病的人,主要就是“医托”拉来的,其他人我们不看,自己找上门来的(病人),恐怕是记者暗访呢。兰州市附近的人我们也不看,即便是(“医托”)拉来的,也是给一个星期或者三五天的药,有时候只开方子也不给药,以药不全为由让自己抓去。主要是针对外地的、乡下的、没来过兰州的病人,带的钱多,在这里人生地不熟。

  记者:“医托”们怎么拉人?

  报料人:三五人一个组,分工扮演角色,唱“双簧”,凌晨四五点钟就出发了。这个时候从外地来看病的人也陆续坐着夜班车到兰州了,住旅社也划不来,就直接上医院门口等着了。“医托”一看,就上前搭话,问病情,连哄带骗,正好这个时间医院没上班,保安也没有,很放心地就把人拉来了。

  记者:你是怎么看病的?

  报料人:举个例子,有时候“医托”以复诊病人的身份把其他病人带到我这儿,冲我说,我是复诊病人看一下,我就说复诊病人往后排,我先给初诊的看,看完病后患者出去交钱抓药。假装复诊病人的“医托”就在诊室等着,一会儿有人会拿着几千元进来把钱给“医托”。“医托”这时候再出去也假装交钱抓药,给被骗的患者造成一种“医托”也是来看病的假象。等被骗的患者走远了,“医托”返回把药放下。也有精明的患者发现上当后,回来把药退掉的。退掉的药已经各式各样地抓下了,没办法分开了,就直接抓给下一位受骗的患者。

  记者:根本无法做到“对症下药”?

  报料人:根本做不到,纯粹一个骗人的。都是治不了病、要不了命的这些药。

  记者:你一天能看多少个“病人”?

  报料人:四五十个。

  记者:每天这么多人从你这儿看病抓药,然后抱着希望等待康复。

  报料人:(略微沉默)坏良心的事情不能这么做。

  记者:你试着改变过?

  报料人:抓中药就像撒调料,你这数量又不够,好多药又没有,你又不给病人说,怎么能达到治疗目的?我是个中西医结合的大夫,我一般开一张中药方子,一张西药方子,有时候也会教给病人一些按摩保健的动作,起码让患者暂时能够减轻一些病痛。我建议他们进上点西药,他们问我要多少钱,我说很简单的西药,他们就给了我2000元让进西药。当晚,我就把西药摆上了,但是他们让撤掉,说检查的时候一下就让查走了。

  看病有人监督,良心发现结束合作

  记者:1.6万元的工资不要了,这次选择站出来揭露“医托”骗局,是什么事情触动了你?

  报料人:3月份,有一个病人,我判断是类风湿,告诉他回去做三项化验,我把这些写在纸上给他。等病人刚走,监督我的人就坐到我跟前质问我,把我气坏了,我看了四十年病了,还没这样过。我委屈了几个月,一直想发火,就是考虑到我的工资,一直找不着合适的机会。这次,刚把工资算清,我打算第二天就不干了。

  记者:这5个月看病过程中,一直有人监督吗?

  报料人:在这儿每次看病都有人在一旁监督着,刚来的时候我印了些名片,准备发给病人,他们不许,说医嘱上就有电话,其实是为了控制病人,如果有病人打电话过来,全部由他们负责接听。

  记者:你们之间这样的冲突多吗?

  报料人:多。年前有一次,(“医托”)把一名斜视的患者带来了,我一看这个中药能调理过来吗?这不是骗人吗?这个不行。结果,他们说,你这么做,我们合作不成了。我就说,合作不成,你就结账,我回家。今年4月,农大一个女学生把我开的中药拿到药店去熬药,结果熬出来的药比茶水还要清,找到这儿来了。我说再给你开一次药,至于你怎么抓药,我给你做不了主,这个女学生转身就走了。这个时候,他们就说我们合作结束了,你走吧。

  记者:你怎么看待这样的合作关系?

  报料人:我光看我的病,挣我的钱,各算各的账。一方面把人家的钱挣上,另一方面也不要把良心坏了,尽量把病往好看,所以我这一天也有几个复诊的病人。

  记者:你不干了,有谁接替你?

  报料人:一个从武威来的大夫接了我的班。在这大夫都干不长,一旦大夫了解到太多内幕,也就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

  记者:出来举报,你不怕报复吗?

  报料人:不怕,我一个六十几岁的人了。(首席记者 邱瑾玉 张鹏翔 实习生 魏安琪)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责任编辑:赵凌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