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位于甘肃最南端,地处甘、川、陕三省交界,素有“陇上江南”、“大熊猫故乡”之美誉。
近年来,文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山乡群众脱贫致富的富民产业来抓,形成了以体验白马人民俗文化为主的民俗文化游、以体验碧口“茶文化”为主的美丽茶乡游、以观赏文县天池为主的自然景观游、以中国传统村落哈南寨为主的特色乡村游等,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2015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达到87.8万人次,总收入达到4.26亿元,较之2011年旅游总收入1亿元左右呈4倍增长,实现了旅游经济“绿色崛起”。
“熊猫故乡”烹出旅游“大餐”
四月好春光,在文县,要么去碧口古镇,欣赏茶园碧波中身着鲜艳衣裳的采茶女妙手翻飞,品味文县绿茶香气清高,滋味浓爽;要么去中国传统村落哈南寨,悠然自得,行走在门楼之中,寻觅游子们灵魂深处的“乡愁”;要么去文县天池泛舟,感叹大自然的绝妙神奇;要么去白马河流域的草河坝村,让熊熊篝火照亮美丽的脸庞,手拉手跳起舞蹈,高唱酒歌“把最好的美酒献给您,扎西德勒,扎西德姆……”
这些最具特色的旅游“大餐”,助推文县乡村旅游在短短的几年内蓬勃发展,实现了旅游经济“绿色崛起”。
近年来,文县科学编制了碧口片区、白马河景区天池景区、传统村落哈南寨等村的旅游规划,制定出台了《关于精准扶贫乡村旅游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确定了铁楼乡草河坝村、碧口镇水蒿坪村、石鸡坝哈南村等12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县财政每年列资500万元建立旅游发展资金。整合县发改、财政、交通、林业、农办等县直部门资金5000余万元,建设美丽乡村,编制乡村旅游规划,打造旅游品牌,促进全县旅游发展。两年来,文县先后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白马人民俗文化之乡”、“中国特色民俗风情旅游名县”荣誉称号。碧口景区和白马河景区顺利通过国家3A级景区评审。
“乡村旅游”2.0版扑面而来
酒香还需勤吆喝。近年来,文县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理念,千方百计拓展客源市场,坚持不懈打造升级版的“乡村旅游”。
两年来,文县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国(陇南文县)、第二届陇南文县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节,先后邀请了100多位专家学者及数十家企业的客商代表及省内外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节会,在网络、微信、微博等各类新型媒体共同发布消息,网民阅读量共计达到2.8亿多人次,助推白马人民俗文化走出了陇南也走出了甘肃,走向了全国,走向世界。
文县落实旅游发展资金,加强兰洽会、世博会、“丝绸之路”旅游节等省内外重大节会的推介力度,加大武罐、十天、广甘等高速公路及县内交通沿线的宣传力度,集中力量拓展川渝、西北、西南和省内外城市等客源市场,依托当地知名旅游机构,借助其资源搭建平台、丰富渠道,积极走出去、勤吆喝,主动出击把游客带回来。同时积极发展智慧旅游,全面实现文县天池、碧口古镇、白马河等旅游景区(点)以及重点宾馆、农家乐网上预订业务和无线网络(WIFI)全覆盖,并实现天池景区网上实时观景。并与同程旅游等网站达成合作意向,将门票销售、酒店预订、主题产品推广由线下转移到线上,与20家旅行社签约了门票优惠价协议,与5家宾馆与20家旅行社签约了35份客房优惠价协议,有力地提高了文县乡村旅游在网络上的信息覆盖率和影响力。
未来可期的“陇上江南”
今年二月,在第二届陇南文县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节文化旅游项目推介会上,文县与深圳某公司签订了10亿元的文县让水河景区开发项目,与甘肃某公司签订了6000万元的文县中庙茶文化风情园建设项目,与陕西陇某公司签订了5000万元的文县碧口马家山写生基地项目。同时,文县天池景区开发项目、文县邱家坝生态旅游及白马藏族风情园开发建设项目、文县白马风情文化园区建设等项目受到与会企业代表们的青睐并形成意向性协议。去年三月,文县与四川省九寨沟县、平武县、青川县、陕西省宁强及陇南其他8个县区共同签署了甘川陕旅游融合发展框架协议,谋求积极融入大九寨旅游经济圈。
同时,近年来,文县按照旅游经济发展需求,坚持走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路,把特色文化保护传承与文化名镇名村建设、精准扶贫工作、美丽乡村建设、旅游产业开发等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特色村寨,建设了一批知名景点,开发了一系列旅游商品。
今年,文县将紧紧围绕甘肃“文化大省”、陇南“特色文化大市”和文县“特色文化名县”建设目标,深入贯彻陇南市委“433”发展战略,依托区位优势,通过旅游资源媒介,加快实现融入成渝、陕南经济圈和长江上游经济带,力争把文县打造成为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长江上游的生态安全屏障、全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示范区。 (通讯员 董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