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数据助力精准脱贫——定西市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综述
记者 杨世智 通讯员 王瑞军 苟广斌 刘佳丽
定西是“三西”扶贫的肇始之地,也是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截至2014年底,仍有贫困人口63万人,贫困面达23.6%。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如何将这些贫困人口“一个不落”地脱贫,与全省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成为全市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根据中央和省委要求,定西市委、市政府以“对象精准、目标精准、内容精准、方式精准、考评精准、保障精准”的“六个精准”为目标,依靠建立的甘肃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以大数据涵盖大民情,为脱贫攻坚提供信息支撑和保障,倒逼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全面落实,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让数据“说话”不落一户精准“摸贫”
大数据录入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建档立卡工作关系到每一户群众的切身利益,没有扶贫对象的精准化,精准扶贫就是一句空话。
数据的汇集,是民情民意的汇集。2015年8月8日,全省大数据平台建设视频会议召开当天,陇西县随即启动全县大数据平台建设信息采集工作。3天后,全县抽调相关行业部门人员组成9个督查组,深入17个乡镇的85个村进行现场督查、指导,推动工作顺利完成。
李霞是柯寨乡柯寨村工作人员,说起贫困户的大数据录入情况了如指掌:“查房屋算家当、问产业算后劲、看劳力算收入、统医教算支出,每入一户都要对大数据平台建设涉及的易地搬迁、危房改造、惠农政策、饮水安全、社会救助、教育、卫生、富民产业、劳动力培训等9个方面的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并做细致的分类登记。”短短一个月,陇西县发动乡镇、村社干部和双联帮扶干部组成工作组反复进村入户,带着感情走进贫困群众家中“摸贫”。每个工作人员心中有“标杆”、手中有“戒尺”,一把尺子量到底,将贫困户识别出来,让所有贫困户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截至2015年8月21日,全县2.6万户10.12万贫困人口的相关信息采集、录入、审核工作全部完成,共核查收集农户精准信息12.5万条。
陇西县大数据录入建档立卡工作是定西市推进扶贫工作的缩影和写照。开展建档立卡工作以来,定西市先后组织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同时抽调公安、工商、税务、人社、财政等部门人员,对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回头看”,从是否有财政供养人员、是否购置车辆、是否有出资办企业、是否多次享受精准扶贫贷款、非建档立卡人员是否取得精准扶贫贷款等方面入手,深入开展了核查工作,坚决纠正了弄虚作假、信息不准、数据不实等问题,进一步摸清了贫困人口底数。各县区组织驻村帮扶工作队、包村干部全面进村入户开展信息采集,认真填写建档立卡户级信息采集表,各部门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录入,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数据审核责任,确保了数据真实。
通过对所有农户进行“地毯式”摸底核实,统一识别标准、统一数据口径,动态掌握基本信息,全面推行扶贫对象实名制管理,2015年7月底,定西市2014年底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全面完成,共识别贫困人口15.17万户63.16万人,贫困面23.6%。同时,陇西县被省扶贫办确定为全省大数据平台建设试点县,临洮县被国扶办确定为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试点县。
数据显效力对症下药精准“治贫”
进入定西市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系统,点击户主姓名,其贫困户属性、致贫原因、家庭可支配收入、帮扶计划及到户措施、帮扶干部信息分析一目了然。一组组数据详细记录了一户贫困户家庭的现状,也为今后发展之路勾勒出轮廓和“靶向”。
“致贫原因千差万别,帮扶措施不能千篇一律,需要深度调查和科学分析。通过建档立卡信息化,能准确地帮助我们识别哪些是扶贫对象,这些对象在哪里,他们致贫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帮扶。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逐个分析致贫原因,切准‘脉’,找准症结,选好药方。”定西市扶贫办一位工作人员如是说。
陇西县教育局副局长杨海宾谈到大数据平台作用时说:“大数据平台的采集摸底,让我们进一步明确掌握了贫困家庭各个学龄阶段学生的状况,哪些孩子是适龄入学儿童,哪家享受什么优惠政策,一方面摸清了现状,一方面让各项优惠政策得以精确落实,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不让一户贫困家庭在享受国家政策上被漏掉。”
由定西首创的“853”挂图作战,做到了以挂图作业和农户台账的精细化管理,“853”是指做到对象识别认定准、家庭情况核实准、致贫原因分析准、计划措施制定准、扶贫政策落实准、人均收支核查准、对象进出录入准、台账进度记录准等“八个准”;挂好贫困人口分布、贫困人口致贫原因、贫困人口进出动态、全村脱贫目标任务、贫困户脱贫目标任务等村级作战“五张图”;填好到户脱贫计划、帮扶措施、工作台账等“三本账”。在具体工作中,严格实行审核把关责任制,层层明确“作战图”和“三本账”的组织实施、数据填写和审核把关的责任单位、责任人,逐级审核签字,确保“作战图”和“三本账”内容真实、数字准确、更新及时。
定西市将大数据精准识别与精准帮扶相衔接,探索出多元化富民产业培育模式、创新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等新模式,同时使双联驻村入户干部“结对认亲”,给困难群众提供项目、资金、技术、信息、政策等全方位的服务,为贫困户“量身定做”增收项目,受到群众好评。
数据聚合力“大扶贫”格局稳固发展
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已从过去仅靠专项扶贫转向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于一体的“大扶贫”格局。由于部门、行业、分工不同,承担的扶贫任务也不同。如何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从而打好扶贫攻坚战,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通过大数据录入建档立卡信息化,可以发现贫困“洼地”,打破贫困需求和扶贫力量间的“信息鸿沟”,贯通帮扶政策、资源进村入户渠道,与扶贫对象进行有效对接,解决扶贫到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从而提高减贫效果。
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定西市创新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突出能人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积极倡导致富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结对子,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形成“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新型经营主体走、新型经营主体带着贫困户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需求走”的产业扶贫新格局,着力为贫困群众打造稳定增收的孵化基地。
同时,坚持把双联行动作为推进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把实施精准帮扶作为双联行动的关键举措,聚焦目标同向发力。整合资源重点突破,广泛动员和引导帮联单位、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双联行动,拓展社会力量参与双联行动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大社会力量帮扶的覆盖面。
大数据平台建设为定西更加客观、科学地想问题、做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大数据平台的服务下,一项项指标将市、县、乡镇、村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情况层层涵盖,又以网格化的形式将发展轨迹目标任务清晰呈现。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大数据平台建设和服务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效结合,建立起贫困户、贫困村乃至贫困县完善的进退机制,使各项扶贫政策落地实施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