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基层“墩苗”是更有意义的成长
张慧
我于2013年受组织选派到榆中县马坡乡马坡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两年来,在与乡亲们的朝夕相处中,与乡村同事和帮扶工作队队友的精诚合作中不断增加了解、增进感情、增长才干,为自己职业生涯增添了宝贵经历。我的主要体会是:
一是加深了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履职尽责的使命意识进一步增强。两年来,全村干部群众迎难而上、自强不息,马坡村的整体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村里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受教育程度低,增收门路普遍少,因病、因学和缺少劳力致贫人数较多。同时,村干部报酬偏低、大量务工人员外流,村“两委”人难选、人难留,致富带富能力不强,这些现状仍然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因素。要从根本上解决,仅靠农村自身力量很难办、也办不好,必须深入理解各级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部署要求,了解掌握脱贫攻坚政策信息和各项便民惠民制度措施;借助各类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破解瓶颈、加快进程,推动农村发展;必须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力量,真正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这正是我们到村任职干部的职责所系、使命所在。
二是增进了与父老乡亲的感情,服务群众的内在自觉进一步提高。熟悉情况、融入群众需要一个过程,不能说外行话、办外行事。我和其他同事一道,利用入户走访、帮助生产生活、完善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的机会,既逐步摸清了任职村的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困难差距和瓶颈问题,也熟悉了群众、沟通了思想、加深了感情。我们对每一户的家庭构成、健康状况、收入来源、致贫原因等基本情况熟记在心,真正做到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在此基础上因户施策,对症下药,从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产业发展、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群众关心企盼的事做起,从最困难、最弱势群体的精准帮扶工作做起,帮助推动粮食直补、农机具和良种补贴、危旧房屋改造、低保等优惠政策的落实,让群众尽快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三是升华了对成长路径的认知,实践锻炼的正确目标进一步树立。两年的切身感受让我认识到,农村基层是一个“练兵场”和“大熔炉”。在基层一线,需要直接面对群众,直接面对矛盾和问题,各项工作都是自己动手,很能锻炼人。只有不断加强学习,练就“墩苗”心态,才能更好地担当职责、服务群众、推动发展。
(作者系省煤炭资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庆阳分公司团委副书记、榆中县马坡乡马坡村党支部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