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县从山区搬迁到感恩新村的群众在广场休闲健身。记者 马顺龙
3月16日,春暖还寒的早晨,沿着高低起伏、蜿蜒而伸的石子路盘山而上,来到古浪县积雪初融的铁柜山,只见一道道封山育草的围栏贯穿山丘,牛毛状的冰草如黄色的地毯覆盖着参差错落的沟壑。白云似的雪片,随着避开阴云的阳光照耀,蒸腾出清新潮湿的空气,冲向大山外边。
就是在这里,2011年11月2日,武威市四大班子领导,进农家,察民情,问疾苦,听心声。在天祝县南阳山、古浪县黄花滩、凉州区邓马营湖,他们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和可行性论证,作出了在全市实施“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的战略决策。旨在通过实施移民搬迁、生态建设、项目建设、扶贫攻坚、产业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山区7.2万名群众的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用水难等问题,改善人居环境,增加群众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究竟给搬迁群众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群众对此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打算?3月16日至18日,我们在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区沿着搬迁群众下山的道路,追根溯源,一场山与川的深情对话,响彻耳畔,强烈地叩击着我们的心灵。
开辟美丽天地
从古浪县城出发,沿营双高速公路跨上金色大道,向北行约40公里,只见绿栏护卫的公路两旁,一处又一处的崭新居民点,一片又一片的日光温室和养殖暖棚,星罗棋布地伫立在灰黄色的旷野里。随意走进红砖白墙的寻常百姓之家,主人都会为我们点烟泡茶,情不自禁地向我们述说新生活。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走进阳光新村社区,一位精干利索的庄稼汉正在建设一排新房。主人叫王发乾,今年42岁,来自黑松驿镇萱马河村。在整洁明亮的客房里,他打开了话匣子。王发乾说,他的家原来在乌鞘岭脚下,山高坡陡,出行不便。乡亲们种地,靠的是二牛抬杠,盼的是老天下雨。在他的记忆里,青稞面和山药拌汤是家常饭,白面很少吃到。娃娃们上学,老人们看病,都要走很长的山路。前几年他想搞养殖,在山坡上平整10亩地都很难。做生意打手机,要到高高的山头上去才有信号。
左看是山,右看是山,头顶有青天,脚下有出路。2012年,市委号召山区群众“下山入川”,王发乾第一个报了名。
为了使王发乾这样的山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武威市委、市政府勇于担当,大胆创新,全力破解移民搬迁中遇到的资金、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新问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决心,全力推进这项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承担黄花滩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主要任务的古浪县西靖镇镇长郭天政介绍,工程实施以来,建设了保证电力供应的供电系统、辐射村组和产业区的交通系统、光纤入户的通讯系统、遍布种植区、养殖区、住宅区的供水系统。每村一校一园、项目区一个中学、一村若干卫生室和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也相应配套。如果不是整合项目资金,这些任务很难完成。各类政策补贴、贴息贷款向项目区的倾斜,有效缓解了群众住房和发展生产的资金困难。打破原有村组界限,把党组织建立在产业链上,以及利民便民的“1+M+N”工作法,责任明确,执行迅速,受到群众欢迎。
借得东风好行船,走向一片新天地。“下山入川”为想大干一番事业的王发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利用政府贴息贷款和土地等方面的支持,他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60座养殖暖棚,养羊800只、牛30头,栽植了10亩红枣。由致富带头人而成长为村党总支书记,成为阳光新村社区1035户、5096人的当家人。在他带动下,全村有500户群众建起1500亩经济林,396户群众建成2780座养殖暖棚,26户群众从事日光温室生产,96户群众从事商业经营。市委提出的“建棚子、栽林子、抓票子、盖房子、过上好日子”的号召,正成为搬迁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生动实践。
培育富民产业
越过金色大道向南,一条平坦的水泥路两旁,100多座日光温室,整齐划一地排列着,这就是西靖镇千亩日光温室示范点。听到一座日光温室里飘来欢快悠扬的乐曲,我们忍不住要看个究竟。走进日光温室,只见一位青年农民,正满头大汗地剪着西红柿条。
从黑松驿镇地湾村搬迁来黄花滩的这位农民叫党国成。问他为什么听着音乐干活,他说这样干活有劲。这位2013年“下山入川”的农民,去年冬天靠政府贴息贷款种植了两座棚的西红柿,眼下已经开始成熟。缀满枝头的那些核桃大小的西红柿,将会为他带来1.5万元左右的收入。党国成打算,收完西红柿就种茄子。在他看来,现在种有指导,收不愁卖,干什么都比山上方便,当然要鼓足了劲头搞生产。
49岁的农民王宗奎,从黑松驿镇石嘴儿村搬迁下来,在生产发展中,他较着劲儿,跟自己的乡亲“比赛”。他两座棚的西红柿,眼下已经卖了2200元,是108座日光温室中卖得最好的。但他远远没有满足,已经建起5座养殖暖棚不说,今年又要争取建两座日光温室。王宗奎说,他要扩大日光温室经营规模,多挣钱用于暖棚养殖。温室暖棚两手抓,多种经营快致富。
在黄花滩引黄灌区水利管理处,20多名职工,正为移民群众今年栽植6500亩经济林和种植6300亩甜高粱的灌水而不分昼夜地忙碌着。工作人员说,水是移民群众的命脉,只有保证春季农业灌溉用水,才能保证市里提出的“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和甜高粱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落到实处。
黄花滩下山入川产业专业合作社党委书记胡中山,在42个主体生产模式示范点上,无偿为乡亲们开展生产和销售服务。为了让乡亲们早脱贫、快致富,这位农民几乎跑遍了全市先进的示范点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回来后先后垫支275万元,支持群众发展致富产业。胡中山说,他这样做,一方面是良心所在,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真切地看到了党和政府造福群众的真情实意和实干行动。他清楚地记得,今年1月20日,黄花滩遇到了下雪降温的天气。气温骤降到零下27摄氏度,日光温室中刚刚出土的幼苗,有被冻死的危险,就在这时候,各级领导来了。一台皮卡车,架着高音喇叭,挨门逐户地提醒群众,宣传防冻措施。电热器、酒精炉、柴煤炉,该上的都上了。因为防冻措施及时得当,群众基本没受损失。
利民、惠民、为民、阳光,透过这些社区的名字,我们就会看到一种真诚为民的情怀。也不难理解,在这方土地上,一个年交易额4亿元的牛羊交易市场,正在运营;一个年加工服装百万件的服饰绣品加工企业正在建设。这是一个沉寂多年的戈壁滩成为喧嚣沸腾的创业园的真正动因,也是建设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强劲动力。
营造和谐环境
从西靖镇出发,向北行两公里,放眼望去,沙丘之上,麦草网格铺陈开来,一望无际。这是去年营造的防风固沙屏障。
黄花滩靠近腾格里沙漠,“沙上墙、羊上房”曾是这块土地生态环境的生动写照。要让群众安下家,就得下力治住沙。实施“下山入川”工程以来,市县把治沙造林当作“生态立市”战略中“北治风沙”的重点工程来抓,在移民区周围治沙造林2.05万亩,进行人农耕地埋压沙障8250亩,实施村镇绿化2250亩,栽植国槐、云杉、新疆杨、红柳、沙枣等各类苗木20.5万株,建设兼具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特色林果基地6500亩,栽植枸杞143万株。着力为移民群众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在麦草网格护卫着的黄花滩养老福利服务中心,28栋崭新的套房里住着185位老人。随着移民搬迁规模的扩大,将有500多位老人在此安享天年,衣食无忧。
从干城乡大滩村入住敬老院的65岁的何建春老人告诉我们,他无儿无女,身体有病。在山区生活时,吃的是清汤面条,穿的是破破烂烂,住的是土坯房,冬天冷得很,有了病就难肠。自从住到了敬老院,吃饭花样多,冬夏发新衣,住上了新房子,得病有人管,和住在山上比,真是翻天覆地,简直就是天天过年。
走过圆梦新村的钢架铁大门,不远处,春苑完全小学和幼儿园相邻,在蓝天白云下显得分外耀眼。校园里,6年级学生马占姣,泪花闪烁地向我们说起她的昨天和今天。这位只有13岁的小姑娘告诉我们,她在干城乡夹沟村上学时,家距离学校有10多里山路,只好寄宿在别人家。她感觉家里很穷,一年四季吃的,只能以大白菜和洋芋为主,一年只能换一身新衣裳。假期的生活,只有放羊,学习也没有心劲。自从搬到川区,交通方便了,住房新了,环境好了,生活好了。她的学习成绩也排到了班里前10名。
在圆梦新村卫生所,曾在安宁镇晓光村行医48年的徐登甲,把卫生所交给了儿子徐溪林。徐大夫说,现在他们一个村有好几家诊所,群众就近看病,非常方便。他在山上背着药箱走三四个小时出诊的事也不多见了。徐溪林说,大多数时间,他是免费为乡亲们进行医疗卫生服务。
夜晚,站在金色大道上,我们看见有无数明灯,像一串明珠在黑夜闪烁,向远处延伸。不远处的文化广场上,响起了节奏分明的乐曲。镇干部向我们介绍,就是这条大道,因为和“下山入川”工程相连,将使4万名山区群众改变命运。不仅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还带动了群众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积累了贫困地区群众大规模搬迁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