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理论频道 > 学者论范 正文
投稿

黄也平:对当前文艺“市场批评”的反思

2016-02-26 08:55:53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玉芳(见习)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了文艺批评的社会作用,他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同时,对于近些年文艺批评的某些不良倾向,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严肃批评,他说:“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吹捧、阿谀奉承,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把文艺作品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信奉‘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文艺批评褒贬甄别功能弱化,缺乏战斗力、说服力,不利于文艺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确实戳到了当下批评的痛处。

  人们肯定还会记得,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代,曾经是文艺批评的黄金时代。文艺批评不仅积极参与作家、艺术家的各种文艺活动,还积极介入社会大众的文艺生活。就当时的情况来看,从文艺作品欣赏、艺术创作创新,到社会文化变革、消费趣味引领,文艺批评几乎无所不在。然而进入1990年代以后,伴随着社会向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向,文艺迅速地从曾经的“社会中心”,走进了“边缘地带”。面对文艺被边缘化的历史命运,一场带着愤怒情绪的文化批判运动出现在了1990年代。不过到了1990年代的中后期,这场由一系列反思和批判组织起来的文艺批评运动,就基本丧失了势能。因为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由各种讨论和反思所积累起来的文化能量逐渐被耗散了。相随而至的是,在文艺批评领域,那种以学理为主导、强调文艺社会价值,并曾经占有主流位置的历史批评,基本撤出了阵地;在历史批评的战线收缩后,一度不为大多数作家、批评家所承认和认可的以营销为目标的“市场批评”,则保留了下来。不仅如此,它还登堂入室,在一定范围内成为近年来批评的主角和主导。于是便出现了“市场批评”持续喧嚣、历史批评基本失语的新场景。此种情况,实际上一直延续至今。

  当下文艺批评的几种表现和特点

  许多人都会注意到,新世纪以来这十余年间的文艺批评,呈现的是一种纷繁杂乱、言说各异、众声喧嚣的状态。如果做个简短地归纳,那么大约有如下一些具体的表现和特点——

  1.自说自话批评“很流行”。可以说,在最近的十余年里,很少批评话题的交集,没有对具体作品或文艺现象较普遍的社会关注,没有针对某些问题展开过较深入持久的讨论……已然成为文艺批评的基本气候。无论什么样的作品出现,关心它的批评都不会多。无论获“鲁奖”“茅奖”,还是获其他什么奖的作品,均难吸住批评的眼球。没有讨论和争论,甚少批判和回应,自己说给自己和自言自语,就构成了时下批评的一个新特点和新形态。所谓批评家们的评论也好,所谓普通读者或观众的评论也好,大多都是在自说自话。最多,也不过是在“小圈子”里做一番“自我消费”而已。

  2.主流批评失“主”。新世纪以来,从某种程度上说,文艺界基本没有形成过什么主流批评。宏观望去,文艺批评似乎相当热闹。但仔细分辨起来,却发现多为嗫嚅自语,小嗓小音小声,嘈杂一片。在这个杂音遍起的批评领域,由于没有主流方向和主导信号,没有人知道应当朝哪个方向走。也许有人会说,主流批评的声音依然存在。这似乎也是真的。不过,这实在是一个让人惭愧的事实。因为主流批评的这种“存在”,通常只是零星存在于全国性或地方性的各种文艺奖项的评奖前后。通常来看,这种声音不仅微弱,且往往无人肯于倾听。

  3.“市场批评”高调而火爆。就一般社会公众的批评认知而言,近年来的文艺批评比较活跃的似乎只有两种。其一,是由作品生产方(包括作者、出版者、制作者、销售者)组织完成的“市场批评”;其二,是由阅读方或接受方(包括读者、观众)自发进行的“即兴批评”。就批评的现实来讲,“即兴批评”由于是通过自媒体形式传播的,因此也有一定的规模和数量。但由于其自为和分散的传播特点,所以既无法成为社会主流批评,也无法产生主导性的批评影响。因此在一般民众的印象里,似乎“市场批评”才是真正的“主流批评”。尽管“市场批评”的具体营销目标是分散的,总体上并不会形成真正意义的批评主流(在具体的“市场批评”那里,都有各自的营销目标。它们不会,也不可能向非己目标投放批评资源),但由于其采取了花样翻新和狂轰滥炸式的“批评营销”模式,给人们带来的“感官印象”就是高调和火爆。特别是,如果生产方对批评的投入水平够高,那么“市场批评”就可能在批评领域中短期“炸”出一个“主流话题”。事实上,“市场批评”高调和火爆传播的一些营销话题,确实都成为了现下民众们“关心”的批评主题。

  4.不讲理性,只玩儿感性。在历史批评普遍撤出后,批评领域就主要变成了“市场批评”和“即兴批评”的舞台。作为这种角色转换的伴生物,随之出现了批评活动中理性客观态度的严重缺失。这种缺失主要表现在:原本需要认真乃至严肃对待的批评分析,转而成为了一种游戏性的活动。譬如,在现在的影视作品批评中,多为摒弃理性、只玩儿感性的营销炒作之作。各种评论言语同时“下场”,各自抱持姑且说之的态度。而观众们对这些“自傲自诩”类的评论说词,也只是姑且听之而已。至于那些在自媒体渠道里传播的“个人说法”,就更没有人会去在意了。听着有意思,听着好玩儿,听着没负担,似乎成了所有人的批评追求。于是,批评者们并不在意曾经说了什么,围观者们也不在意曾经听到些什么。文学批评的所有一切,都在这种不求真切、不做追问、鲜有争辩的感觉之中,速生速死着。在感觉中,“市场批评”可能达成了怂恿消费的目的;在感觉中,“即兴批评”可能完成了自我宣泄的任务。

  警惕“市场批评”的营销倾向

  近年以来的批评活动中,尽管也会有严肃的历史批评的声音存在,但其不仅相对微弱,而且总体上还被淹没在了“市场批评”的喧嚣之中。于是,浮躁、平庸、零乱、肤浅、短暂、迷茫、冲动、感觉化、表层化、碎片化等远离文艺理性的“情绪化”观艺现象,一时间成为社会审美的时尚。就文艺批评的全局而言,历史批评与“市场批评”之间,确实应存在一种共生、共处的关系。但这两者间的共生和共处关系,在现实中并不平等。在近年的文艺批评领域,真正扮演主角的就是“市场批评”。而曾经的主角——历史批评,则只是奉陪侧位而已。

  今天,人们在“市场批评”那里可以看到,文艺批评活动的真实目的,已经相当程度地离开了对社会历史本质的勘察、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和对文学审美的关照。相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一些文化产业资本力量的推波助澜,文艺批评已经变成了市场营销策划中的一个构件,变成了“整合营销传播”里的一个渠道工具。在“市场批评”中,文艺的意义其实已经变得不重要了(至少不那么重要了),作品本身似乎也不再重要了。因为在“市场批评”那里,市场才是最为主要和重要的,文艺作品只是市场的一个元素或噱头。比如,作品生产出来后,发起和组织评论活动最为积极的,往往是作品的生产方(特别是出版商或发行代理商),如果是影视类作品,就会主要是制片方和院线方。而无论是哪位评论家或文艺名家,能够为某些特定作品(或产品)做相关评论(包括写批评文章、出席发行式或售书仪式、接受媒体采访、出席首映式、参与各种与产品营销相关活动等),几乎都是由生产方策划并安排实施的。另外,有相当多的批评文字,是由“软广告”来直接完成的。譬如相关新闻稿和新闻评论,就均属此类。这当然就是为什么如今的作者们,会疏远批评家,转而寻求新闻媒体来“做评论”的原因。

  文艺批评发生市场化转向,“市场批评”独家坐大,确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决不意味着,“市场批评”的一切就是合理的。实际上,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起步上路的“市场批评”,所以至今不被人们普遍认可,主要与其本身深刻的市场烙印相关。作为文艺批评的一种样式,在推动文艺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市场批评”当然功不可没。但对于“市场批评”的一切从市场出发,一切以营销为目的,用市场的“秤”去衡估文艺价值,是很难令人们完全赞同的。也由于把自己降为营销的工具和手段,“市场批评”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取向明显减弱了。对于普通读者或欣赏者来说,文艺批评显然不再是报纸评论版上的热络讨论,不再是学术或文艺期刊上的严谨文章,不再是研讨会上的诚恳发言;而是那些印在图书勒口或封底上蛊惑人心的评语,是那些大众媒介节目中的“吹喇叭”声音,是水军微博上一两段煽情闲语,是网站栏目里的几句颂扬描述,是在任何场合中为“文艺商品”的卖力吆喝。就像市场信奉交换原则一样,“市场批评”的一切都是有条件的。在“市场批评”那里,一部作品水平的高低,几乎完全是由“红包厚度”来决定的。

  不能否认,在“市场批评”的过程中,确实也会有一些零星的历史批评和审美批评的言语出现,然而,就其实质而言,这只是“市场批评”为自己涂的一层保护色,是甜得发腻的蛋糕上的酥皮。在这层薄薄的保护色和酥皮下面,人们真正遭遇的是非批评、反批评的市场营销逻辑。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张玉芳(见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