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头条 > 观察 > 社会与文化 正文
投稿

史话:甘南汉族过年习俗

2016-02-18 11:38:32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南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薛丁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甘南史话:甘南汉族过年习俗(上)

  作者:范卫平

  甘南汉族过年习俗以中原节日文化为主导,但是,由于甘南汉族生活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处于藏、回、汉为主的多民族文化互动共生地带,特定的生存环境和特殊的文化生态反映在节日文化上,形成了与中原汉族节日习俗总体一致,而又有“边缘互动性”的地方特色。

  甘南汉族约占全州总人口的一半,主要分布在临潭、舟曲两县,其他各县也有少量分布。在介绍甘南汉族过年习俗时,以临潭汉族(以下简称“洮州人”)过年习俗为主线,并择要介绍舟曲汉族(以下简称“舟曲人”)和卓尼洮河沿岸藏汉杂居村庄汉族过年的特色习俗。

  甘南汉族习惯把从“大年三十”贴好对联到正月十七早晨“下神”(舟曲人则到正月十九迎“婆婆”)的这段时间,视为过年。洮州人从腊月十九“扫舍”开始,就“忙年”了,到大年三十下午5点左右,家人到齐,贴好对联,就算开始“过年”了。

  过年,主要是敬神祭祖、拜年走亲戚和社火庙会的欢庆活动。过年最看重的是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到十六这些天。但在过去,传统观念中,整个正月都在“年里头”,到二月二才算过完年,二月二之前都可拜年走亲戚。

  一、忙年

  扫舍,也叫“扫屋”。洮州人扫舍时间一般是腊月十九,最迟也要在腊月二十四之前扫完舍。舟曲人则称“扫房”(掸尘),一般在腊月二十四。

  洮州人扫舍时,先要给“一家之主”的社神点灯、上香、叩拜,说明今天要“大动干戈”,扫舍了。农家扫舍,首先是“扒灰”,即把炕洞中烧熟的土灰扒出来,垫到猪圈、茅坑里,做农家肥;又在炕洞中填好生土。其次是“扫炕”,把炕上铺的竹席撤到院里,把席子下铺了一年的麦草扫去烧炕,同时,用新扎好的扫帚扫除屋顶的积尘、墙上的灰尘、柜壁和柜底的尘污,给坑上换好新麦草,把拍打干净的竹席重新铺好。打扫完备,“打醋汤” ,除尘味,安家宅。

  十九扫完舍,二十以后,就开始大洗、刷屋子(或糊墙)、擦玻璃(旧时是糊窗纸),男女老少,个个有事干,人人在忙碌。女人要拆洗被褥,换洗全家老少的衣服,清洗灶台、炊具、碗架。男人要刷屋子(或糊墙),擦玻璃,除垃圾,备好过年垫圈的干土。其间,要过“腊月二十三”。

  洮州俗语说:“二十三日祭灶呢,猪朵脑(指猪头)的肉跳呢。”这话道出了腊月二十三的节俗特点。

  灶神,俗称“灶爷”、“灶王爷”。传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伐纣胜利后,斩将封神,把渑池守将张奎封为“灶爷”,张奎的老婆遂之成了“灶火阿婆”,夫妻共主一家之“政”。所以灶神虽称“灶爷”,一般汉族地方当做男性神祭奠,其实是有女性的。洮州人称灶神时,谓之“灶火阿婆”,大概因为家务事、灶房事多由家中主妇来做,所以将“一家之主”的社君也女性化了。腊月二十三,“灶火阿婆”要“坐娘家”去,到大年三十才回来呢。

  “灶火阿婆”也真辛苦,一年四季都在家宅,不仅管一家人的吃饭问题,还要保护一家人的平安、健康和团圆,同时也监察人们的善恶功过。腊月二十三回宫坐娘家,要向玉皇大帝汇报情况。据说,玉帝据她的汇报决定人的寿限、福分和命运。为使“灶火阿婆”不要给玉帝说人间的坏话,祭灶就显得特别重要。

  用猪头肉和“灰灰菜”祭灶是洮州地方特色。腊月二十三上午,男人把猪头、猪蹄燎洗干净,中午以后下锅煮好。下午五、六点钟,家中主妇擀开一大张面,用碗口“抠”出12块圆饼,烙好,叫“焦饼”,也叫“焦燎饼”,取意日子不容易、生活多“煎熬”、饮食需节俭。又用猪头肉炒“灰灰菜”。“灰灰菜”是当地一种野菜,春夏采摘,焯水阴干,专用于过腊月二十三,风味独特。

  傍晚祭灶。供上“糖瓜儿”(麦芽制成,粘性大)、果品和十二块“焦饼”,象征圆圆满满的12个月,若有闰月,要烙十三块。饼上放些猪头肉炒的“灰灰菜”。另外,要供一碗清水和一小碟杂粮,上放一点草,是给灶马的。祭灶,先是“打醋汤”,之后,煨桑、发灯、上香、烧表、跪拜、磕头,给象征灶君之口的锅头门上涂抹“糖瓜儿”或红糖,“贿赂”她给玉帝多说好话,也有粘住她的嘴,使她少言,免得言多有失。之后,撕下贴了一年的灶神像,和灶马一起烧到净水碗里,端上房顶或院门外,向东把碗里东西泼掉,喊一声:“送灶爷上天了!”并放鞭炮以示恭送之意。

  “灶火阿婆”去“坐娘家”了,全家人坐下来,用形状不那么规整的软“焦饼”,卷着猪头肉炒的“灰灰菜”,过二十三,并按份额分享猪蹄子。猪头肉则不能随意割吃,特别不能割掉猪耳朵,要保持完整的猪头型,因为整个过年时间都要端这猪头招待客人。

  在藏汉杂居村庄,受汉族影响,藏族则要过“腊月二十四”。传说,腊月二十三汉族祭灶这天,藏族家庭因为贫穷而祭不起灶,就给灶神插了三根“席芰草”代表三炷香,到腊月二十四,借钱买了香、表等祭品,弥补祭灶。所以,现今藏汉杂居村庄藏族过二十三是两天,第一天腊月二十三,给灶神插三根“席芰草”,跪拜磕头,说明原由;第二天腊月二十四正式祭灶,其仪式与汉族相同而略简。洮州俗语云:“西番不识字,过的二十四。”其实这与是否识字无关,它反映出民族民俗文化既互动又共生的事实和藏族保持民族独立性的文化心理。的确,在藏汉杂居村庄,平时大家不分藏汉,但到腊月二十三,谁家过二十三,谁家过二十四,就才知道谁家根子是汉族、谁家根子是藏族。

  腊月二十三之后,进入到了置办年货、准备年事的紧张时期。妇女们要发面、炸馍馍,做点心、蛋糕,泡豆芽,整天忙得团团转。当家男子要进城赶集,看行情,买东西,娃娃要花炮,媳妇要新衣,“门神”、香、表、烧纸、红纸、蔬菜、调料等,样样不可缺少,所以经常为钱不宽展而皱眉。

  腊月二十三前后的集市格外火爆,商贾云集,一街两巷,熙熙攘攘,摊店叫卖声不绝于耳,讨价还价声噪噪嚷嚷。赶集的男男女女,肩背褡裢,手提包包,臂挎笼笼,南询北问,东挑西拣,各买所需,脚步匆匆。这时的城乡各地,到处都是一片浓郁的年关气氛。

  二、大年三十

  腊月的最后一天叫“大年三十”,如果这年腊月只有二十九,仍然叫“大年三十”,或说“九代三十”。

  俗语说:“有钱没钱,理发过年。”大年三十,男子要理发,女子要梳头,忙活半天,已过中午。家中主妇还要蒸馒头以备晚上“接先人”、“接神”和初三“上坟”时用,还得剁肉馅子,包扁食(饺子),煮肉,担水……

  当家男子负责写对联、剪长钱、“供家神”(家神多为“关老爷”)、“供祖先”。藏汉杂居村庄中的汉族受藏族“切玛”( ,汉译为“五谷丰收斗”或“丰收吉祥斗” )的影响,在“供家神”、“供祖先”的同时,还要“供斗”。一般“斗”内装五谷粮食,上插枝繁叶茂的柏香枝,挂上长钱,摆上各种干果或鲜果,显得庄重神秘。汉族聚居地方则无“供斗”习俗。

  娃娃们的重要任务,是到山头田野中赶回散放的牛羊,大年三十,牛羊也不能在外过夜,顺便到山路上捡3—6个鹅卵石作“醋汤石”。三十晚上要打两次“醋汤”,一次是“接先人”前,一次是“接神”时。

  下午5点左右,忙碌的一年终于接近尾声,待出远门的亲人最后赶进家门,全家人齐全了,就贴门神、对联和“福”字。灶台贴上新“请”的灶神像,像两边贴上“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对联,以待灶神回宫;大门贴上秦琼、敬德的“门神”,挂起大灯笼,门外墙上贴“出门见喜”;堂屋门、灶房门贴“福”字;粮柜上贴“五谷丰登”;牲口槽头或门上贴“六畜兴旺”、“牛羊满圈”;车辆(架子车、汽车、拖拉机)上贴“出行平安”等。过去,所有门楣上、农具上、粮柜、面柜、神龛、车辆、碌碡、鸡窝、狗窝等,都要贴“钱马”,现在基本都改用斜对角折叠的黄表,谓之“压黄表”。贴完这些,庭院里已是五彩缤纷,年味浓浓。娃娃们鸣放鞭炮,就算“年了”。对大年三十放鞭炮,虽无严格的规定,但一般都是在贴好对联后才放鞭炮。

  黄昏时分,家家烟囱冒烟,村村香气弥漫,鞭炮声此起彼伏,要“接先人”、迎“一家之主”的“灶火阿婆”回家过年了。首先仍然是“打醋汤”,从灶房到堂屋到各卧室,柏香味、醋香味、烟味、烟气、水蒸汽弥漫房间,令人神清气爽。打完醋汤,发灯(忌讳说“点灯”)、上香、跪拜、磕头,迎“灶火阿婆”回宫赐福。有些地方接灶神是在前半夜的人定时分。

  之后,是“接先人”,或称“接家亲”。“接先人”之前,先要“敬天爷”,当家男子执事,先将庭院灯笼中的灯发着,将桑盆中的桑煨起,在檐柱香炉上敬香三炷,作揖、跪拜、磕头;此时,家中主妇也忙碌着将热腾腾的两小碗臊子面摆到堂屋神案上,这是献给“先人”的;堂屋神案前也供灯三盏,敬香三炷,当家男子跪拜、磕头,娃娃们放鞭炮敬神;之后,一家男性要去“烧路纸”、“接先人”了。

  “烧路纸”是朝墓地的方向焚香烧纸,以迎请“先人”回家过年。烧路纸的地点,每家都有自家固定的地方。坟比较近的,就直接去坟上烧纸。舟曲人年三十“上午全家大小开始着新衣,上坟祭祖” 。

  烧完路纸,天已擦黑,回到家,大门、堂屋门都敞开着,表示恭迎“先人”。大门和庭院中的灯笼,堂屋神案的供灯,把一家院落从里到外照个温暖;柏香味、油香味、饭香味、煨桑烟、香炷烟、饭菜的蒸汽,氤氲弥漫,无比温馨!

  从三十晚上至正月十六,每天晨昏和饭前,都要给“灶火阿婆”、“天爷”、“家神”上香、烧表、跪拜、磕头、放鞭炮,同时,从除夕夜到初三、正月十三到十六,还要给诸神位供灯。有些人家还供奉“小家神”或财神,过年期间,恭敬如例。

  把“先人”接到家,开始吃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一年丰收的喜悦和阖家团聚的天伦之乐。洮州的年夜饭以扁食为主。年三十的扁食,是有讲究的,要在扁食中包进几枚铜钱或硬币,谁吃到谁就是全家最有福的人。为此,孩子们都要抢着多吃几个,从中找“福”。现在,也有学习城市人的做法,以炒菜为年夜饭的,但炒菜也有讲究,数量是十个,象征“十全十美”,要做全鱼,象征“年年有余”。

  吃过年夜饭,是“守岁”,也叫“坐夜”。俗话说“天增岁月人增寿”,“守岁”为的就是增寿,尤其是小辈人为老人增寿。按照传统说法,谁能熬过除夕之夜而不打瞌睡,谁就从心底里对老人最孝敬。过去“守岁”,一般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听老人讲“古今”(洮州方言,即故事)或拉家常,但忌讳说不高兴的事或批评小孩子。也有的三、四个人围成一圈,玩牛九牌的。现在,“春晚”节目成为除夕文化大餐,一家人边吃、边喝、边看“春晚”,说笑着,评议着,其乐融融。一些大家族有“祖衔”神案的,三十晚上,各户主男都要领上儿孙,拿上油、灯、香炷,带上酒菜、果品,到供奉“祖衔”神案的家里,给“祖衔”上香。这一夜,居住较近的同族人家,都要到家族中年长的老人那里磕头拜年。

  子夜时分,“春晚”节目达到高潮,随着电视上敲响的新年钟声,辞旧迎新的鞭炮也一齐鸣放,震天响地。之后,有寺庙的地方,家家户户都要到寺庙里去上香,以早为好,谓之“抢头香”。庙,是年节最红火、热闹的地方。在藏汉杂居村庄,附近没有寺或庙,村里的男子都要上“山神”煨桑、供灯。从夜里十二点起到“五更”三点左右,是到寺、庙、山神处给神、佛、山神“拜年”的时间。

  半夜五更(三点前后),要“接神”(也称“接天爷”),这是三十日晚上最庄重、严肃的时候,似乎大年三十晚的一切都是为“接神”准备的:家中主妇要在白天蒸好十个大馒头;男人要架好“哔火架”(用干柴搭成四方的空心架),上面放好柏香,同时找一把新竹子,以备“接神”时爆竹。“接神”是当家男子的事。“接神”时,家里要安静,轻手轻脚,低声细语,不出声响。“接神”时,在堂屋神案上摆好馒头和各种供品,先是“打醋汤”,之后发灯、上香、跪拜、磕头、点燃庭院中央的“哔火架”。新竹子燃烧时的爆裂声噼噼啪啪,再加上一串鞭炮,使寂静的庭院骤然惊响,之后,又骤然寂静。“神”来“神”往,都在这“寂静——骤响——寂静”之时人们庄敬虔诚的信仰中。不一会儿功夫,“接神”结束。

  卓尼洮河沿岸藏汉杂居村庄,在天未亮就亮之时,即“黎明前的黑暗”的那个时分,全家人要到房上去煨桑。这是三十晚又一大“节目”,也是最后一个“节目”。煨桑时全家人都要起来,穿上新年衣服,到房顶上去。煨桑的材料除柏香枝外,主要是松树枝,是腊月里专门花半天时间从林中“打”(折)来的,高高的一大堆。全家人围站着,看着桑烟、火光腾升,点燃花炮、鞭炮、大炮仗,观赏自家的,也观赏别家的,好似一场花炮烟火的比赛。传说,“年”是个凶神恶煞,要在天未亮初亮时焚毁人间,人间得知这个消息后,家家户户都在自家房上煨起大桑,“年”看到人间火光腾升、烟气弥漫,以为人间已成火海,于是打道回府,不再纵火残害百姓,百姓也由此免去一场劫难。所以,人们特别注意煨桑时间,不能早也不能迟,否则就预示着不祥。

  煨桑下来,天已亮开,儿孙们要在堂屋神案前给长辈磕头拜年,一边叩拜,一边要说明:“××,我给您拜年了!”不会磕头的婴儿,由其母抱着代为行礼。之后,长辈给儿孙给“年钱”(压岁钱),每人一份,婴儿也不例外。汉族聚居区,这种给家中长辈行“拜年礼”的时间,是在五更“接神”之前,与中原相同。

  过年给“年钱”,据传也与“年”的故事有关,“年”给孩子们带来了惊吓,“年”过去之后,为了压惊,祝愿孩子岁岁平安,健康成长,就给孩子们“年钱”,也叫“压岁钱”。其实,给“年钱”还营造了一种欢乐、热闹的家庭氛围。俗语说:“过年没有娃娃闹,家里凉得像冰窖。”家里有老有少,过年才有滋有味。亲朋邻居互相也给小孩“年钱”,从初一到十五这段时间,哪天给都行。十五过后或孩子长到十七、八,就不给“年钱”了。

  大年三十夜五更时,要给牛、马、驴、骡等大牲口给一顿饭吃。或是专门剩留的腊八粥,或是面汤泡年馍,每头一盆,或者直接喂年馍吃。马牛驴骡虽是哑巴牲畜,也是有灵性的,它们不辞辛劳,一年四季为人们耕地拉车,还要挨打受骂,皆因前世作孽,或欠了人家的情或债无法偿还,所以这一世任劳任怨、俯首帖耳地听从使唤,因此才有“今世欠的恩,今生不能报答,来世做牛变马也要报答”的俗语。虽然如此,人们也要体谅其辛劳,一年给它们一顿饭吃。看着牛马驴骡吃着“饭”,抚摸着它们的头面、身子,给它们说着话,这是人畜之间最温情的交流。

  三、拜年

  拜年是过年的一大习俗,从大年初一就开始了。拜年习俗,据说也与上面提到的那个“年”有关:人们在大年三十守夜防范、煨桑避灾,未受伤害,大年初一,大家见面,都要互问“过年好!”当然,这只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实际生活中,拜年是人们庆贺新年、联络感情的一种交流方式。

  初一拜年,不出远门,只在家族内部。初二拜阿舅、丈人(岳父)。如果初二不去拜阿舅、丈人,会被看作是失礼,特别是新婚女婿,初二拜丈人,这是“铁规”。新婚的女婿女儿拜丈人,丈人家要隆重招待,还要给一对新人“年钱”。新人拜年,不论路途有多远,都必须赶回家,不能住在外面。舟曲人的习俗,正月初二,城内大多家庭都要请临近老小姑娘回娘家过年一天 。

  初三“上坟”,这是洮州人过年中的又一大事。因为三十日接“先人”回家过年,初三要隆重地送“先人”回归坟茔,到“先人”坟上拜年。初三“上坟”与清明“上坟”的不同之处有三:一是祭品从简,主要是馒头、年馍、腊肉、浇奠(茶水)、酒、烧纸、黄表、柏香、香炷等;二是不动土,不挂“纸耀耀儿”(五色彩纸带);三是时间早且短,一般9—10点钟就要上完坟,因为上完坟还要去拜年或准备嫁娶事宜。

  拜年的礼品,过去要拿十个馍馍、两色(样)或三色礼。过去拜年,两个苹果或两个梨、一个罐头、盒装食品各算一色礼;给有长辈的亲戚拜年,还要拿一个做过祭品的馒头,表示对长辈的敬尊。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拜年的礼品也重了,烟、酒、茶、礼盒成为常礼。

  拜年招待来客的特色,一是端猪头,二是做暖锅子(类似火锅)。猪头是腊月二十三煮好的,上面插着刀子,客人吃时不能割掉猪耳朵,以便保持一个完整的猪头型,好让主人家招待以后的客人,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规矩。外甥、女婿女儿和娘娘(姑妈)来拜年,必须让吃猪肋巴,表示这是“亲骨连肉”的亲戚。暖锅(火锅)待客是洮州的一大特色,农家都备有铁、铜、砂制的暖锅。暖锅内装得像摒盘一样,底部填放焯过水的萝卜或白菜、青菜,上面摆放肉块、丸子、粉条、木耳、黄花菜、海带等,各占一格,然后放上调料,用肉汤代水,炭火慢炖,使其煮沸,待将其端上桌面,揭去盖子,暖气融融,香气四溢,令人食兴大振。暖锅以砂锅炖的菜最好吃。暖锅只在过年时用,节后做家俱摆设,一般不使用。

  按照乡俗,拜年拜早不拜晚,一般初十左右就拜完年了。过去人们生活条件差,年货本来就不多,拜年晚了,难免给亲戚家为难;再说,拜年迟了,也是失礼。

  拜年习俗中,一般初五不拜年,称初五为“破五”。何谓“破五”?说法不同,或说“破五”就是初五日以前,百事禁忌,初五以后则可破忌了。但洮州民间传说,很早以前,鞑靼统治此地,初五这天,人们相约举义杀了鞑靼,所以称为“破五”。至今还留传着“杀鞑靼着过年呢”的俗语,也许其中隐藏着一段真实的历史。另外,从初一至初四所扫垃圾,须装在筐里或堆放一起,初五清晨在垃圾上插香,然后倒掉,谓之“扫五穷”。

  记得1975——1977年,反对封建礼俗,禁止拜年,一些村子还组织了“棒棒队”,纠察、恫吓、驱赶拜年的行人,没收拜年的礼品,这算是拜年史上的一段小插曲。

  四、社火、秧歌

  正月初六日,各地社火就出动了,扭秧歌、唱大戏、“浪会场”的欢庆活动拉开了帷幕。

  社火、秧歌是正月里普遍流行于汉族地区的游艺活动。庙会、社火、秧歌、唱戏是伴生的,没有庙会的地方,如藏汉杂居的村庄,通常也就没有社火。

  洮州社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打毛熊、舞狮子、跑龙灯、划旱船、跑驴、打春牛、扭秧歌等。

  “打毛熊”是洮州特有的传统社火节目,由一人扮演猎人(武生),持五尺棍,另两人分别穿戴由黑山羊皮缝制的“熊衣”(头套、上下衣的黑毛均反在外面),随打击乐节奏,“毛熊”或翻滚、鱼跃、跳腾,或抓棍、担山、翻梁,一招一式,动作干练,诙谐风趣,小孩既爱又怕,最喜欢看。

  “跑龙灯”,也叫舞龙。龙由头、身、尾三部分组成,长约8~10米,由一人持“宝珠”在前面导引,一人操持龙头,十至十二人撑起身尾。舞时,随锣鼓点子起舞腾飞,舞法有前行、腾云、翻滚、穿花、缠珠等。

  “舞狮子”有单狮、双狮之分,一般村庄多为单狮,由一人持绣球在前导引,演时需翻滚扑腾,间做简单的武术、杂技动作,英武洒脱。两人协同舞狮子,前一人掌头,后一人躬身、摇尾,需配合默契。随着击乐节奏,狮子做出扑、抓、跳、滚、跃、翻等动作。一些平素有训练基础者还要做上高层台、踩梅花桩、双狮夺绣球等高难动作。

  “划旱船”据传是明初洮州江淮移民由江南传来的采莲船的模拟,一人扮老艄公,银须、持桨,在前引导,一人扮“船姑娘”(由男性扮演),将彩船绑在身上,随锣鼓节拍,在艄公引导下踏步行走,时而打旋,时而踏浪,如漂行水上。

  “扭秧歌”是洮州江淮移民为怀念故乡插秧生活而流传下来的模拟舞蹈。大的社火队表演社火时,其中会有秧歌表演。社火以打击乐伴奏,秧歌以丝竹乐伴奏。秧歌一般由四人组成,两人一对,四人按十字形跳开,又按十字形聚拢,顶对顶唱“秧歌”,表现江淮农民插秧栽稻之景。跳秧歌的人,头上戴似鹿角分岔的尖顶毡帽,短衣束腰裙,完全是地道的农民装束。洮州秧歌剧目有《织手巾》《小放牛》《担水调》《划船曲》《琵琶调》《什样锦》等。

  除了社火、秧歌,有些大村庄还要唱大戏(秦腔或眉户)。他们有自己的演出班底,平时生产劳动,节日时粉墨登场,酬神娱人。经济条件好的村子,也请外地有名的戏团,引得四乡八村的人来看戏,好不热闹。

  以上说的是甘南汉族聚居区的庙会、社火等神事活动。而在藏汉民族杂居村庄,虽然没有庙会、社火,却有“跑马射箭造山神”、“打索车”(请苯本子念经)的神事活动。约从正月初四到正月十五、十六日,藏汉民族杂居村庄,汉族也要请苯本子(苯教神职人员)念经“打索车”、“造山神”,祈求一年的平安幸福。其时,当你经过这些村子,几乎天天能听到苯本子的法鼓、法铃和高声诵经声。

  此外,每个村子都有“跑马射箭造山神”的固定日期,届时,全村人拿着自家的柏香枝、香炷、灯笼、酒、烟、年馍、腊肉等到村子的大场上,若是娶了媳妇的人家,要多带些酒、烟、肉、馍,让全村人分享。主持神事活动的几个“俄拉”,事先将村子中供为山神坐骑(或为化身)的神牦牛(雄性)寻着赶来,其时,它也被“请”到大场中。平时威武庄严的神牦牛,此时稳健大气地接受苯本子诵经祈祷和众人的跪拜磕头,任由众人将哈达和五彩丝带系在它的长鬃和大尾上。当苯本子口中念念有词并将神水清酒蘸洒到它硕大的躯体上时,它不禁要浑身打颤抖动,众人便急忙跪拜磕头,众呼“山神领了!”(山神领受了众人的祈福)。至此,“蘸坛”成功。之后,是跑马射箭。村中的青少年备马骑射,以应神事。跑马射箭既有习武练兵的实质,又有生殖崇拜的意味。“箭”,象征勇力、阳刚之性,在跑马射箭的活动中,射箭能中靶,就个体而言,表示来年必得贵子,所以,造山神这天,新郎、新娘必来参加,新郎一定要参加跑马射箭,而且志在必中,乞求山神赐得贵子;就整个村子而言,若村中青年射箭命中率高,则兆示本年内风调雨顺、大吉大利。跑马射箭的神事活动结束后,男子们坐在一起唱《世巴》,女人们跳“阿迦”,现在一些年轻人也有跳现代舞、唱现代歌曲(以藏族歌曲为主)的。全村人边歌边舞,分享各家带来的酒、肉、年馍,直到下午。晚上,全村男子聚集到“俄拉”家中,煨桑、供灯、上香,宰羊、吃饭、喝酒,由苯本子和《世巴》老人给年轻人教唱《世巴》,热闹高兴,人神共乐,通晓达旦。这些活动虽然是受藏文化影响而形成,但在藏汉杂居村庄汉族人的心里,它就是自己的节俗。这种民俗文化融合涵化、互动共生的现象,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南日报 责任编辑:薛丁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