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要闻 正文
投稿

精准扶贫 卫生强村富民 定西医改这几年

2016-01-16 10:52:09 来源:中国甘肃网_甘肃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兰琴(见习)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精准医疗效果实打实

  卫生计生事业既是民生工程,更是精准脱贫的重大工程。2015年以来,定西市卫计委把突出医改重点任务、攻克薄弱环节、提供优质服务、使群众获得改革红利,作为“精准医疗”的重要抓手,助推扶贫攻坚任务的有效落实。

  首先,制定“十大举措”,做实精准扶贫。一是加快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二是提高贫困村乡村医生待遇,三是强化乡村医生培养培训,四是充实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五是加强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六是建立引导医疗卫生人员到贫困地区工作的政策机制,七是提高贫困人口新农合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八是提高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比例,九是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十是增强计生家庭发展能力。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唱响精准扶贫,靠实各级责任紧盯精准扶贫,结合十大任务做实精准扶贫,实施健康促进助推精准扶贫,推行精准医疗服务精准扶贫,深化联村联户力促精准扶贫,端正党风行风倾心精准扶贫,使卫生计生部门在精准扶贫的主战场大显身手,展示风采。

  其次,推行精准医疗助推精准脱贫。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定西市卫计委明确任务书,挂出作战图,以精确滴灌攻坚克难,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新经验,开创了可学可借鉴的“渭源模式”。

  一是实行支付方式改革。在全市实行单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改革;在渭源县率先推行打包付费,建立费用控制奖惩制度,根据相关指标测算,确定本年度各定点医疗机构门诊、住院补偿费用总额,按周期预拨一定比例的总额包干费用,定期结算、年底决算,对总额包干费用有结余的医疗机构,结余部分归医疗机构所有,并在拨付下一周期总额预付资金时予以奖励;实际补偿金额超过包干总额的,超出部分由医疗机构承担,并予以处罚。2015年,全市参合农民平均实际住院报销比例59.17%(不含大病保险),较上年的55.65%增长3.52个百分点。各级医疗机构通过支付方式改革结余资金881.6万元,次均费用较上年下降4.2%。渭源县在支付方式改革、签约服务等方面取得的经验,还得到省卫计委的肯定。

  二是扩大大病保障范围。将保障病种由27种增加到50种,普遍实行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一站式”服务和即时结报。2015年重大疾病共补偿8052人次,补偿费用9576.14万元,平均每人次补偿11892.87元,实际补偿比66.16%。

  三是推进分级诊疗改革。在2014年试点的基础上,积极调整新农合分级诊疗政策,县级医院病种增至100—170种,乡镇卫生院40—60种,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新格局正在形成。2015年内共住院补偿32.59万人次,转外住院病人占13.58%,转外住院补偿资金占36.52%,居全省最低。

  四是推动医疗一体化。以定西市人民医院加入兰大二院医疗集团为契机,探索建立“医疗联合体”,着力打造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充分发挥好市人民医院区域医疗中心辐射带动龙头作用,按照强龙头活龙身带龙尾促成全市卫生“一条龙”发展的思路,构建市、县、乡、村“组成联盟、上下互动、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的新格局,通过专家下沉,引导资金下沉、病人下沉,使群众就地就近享受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截至目前,共下派医务人员944名,开展门诊2.67万人次、手术321例、查房6222人次、带教2647人。

 寒冬腊月,定西的山峁上落满了雪,可渭源县五竹村农民温凌去和温跃强却感觉到格外温暖。温凌去患上脑肿瘤,住院治疗花了近3.5万元,好在通过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报销后,渭源县新农合最后大病兜底报销了剩余费用,有效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温跃强得了高血压和糖尿病,经过签约服务干预,在家里接受了体检和健康指导……享受着惠民政策的好处。老百姓纷纷称赞说:“医改好、办法新,‘4+1’服务到我家,健康促进模式顶呱呱!”

  作为定西市医改的具体参与者和推行者,市卫计委主任冯爱平由衷地感叹道,无论基础条件,还是服务水平,定西市卫生事业确实发生了历史性地变化。

  医改以来,定西市共争取实施各类卫生项目1357个,总投资9.18亿元,建筑面积达40.9万平方米。重点实施了市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工程,7所县级综合医院标准化建设工程,以及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5所县级中医院、7个县区卫生监督所和急救中心、重大疾病防治设施、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项目等,还为乡村两级配置了基本医疗和信息化设备等。医疗卫生服务基础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城乡服务网络日臻完善,卫生计生资源总量快速增长。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716个,其中医院3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3个、乡镇卫生院137个;医疗机构共有床位13312万张,比2010年的7514张增加了5798张。

  计划生育扎实有效,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稳妥有序推进单独二孩政策;公共卫生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覆盖率达以乡为单位达到了100%;市卫生计生委、编办、发改、财政、人社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定西市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从2015年10月1日起全市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10月底前完成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遴选83家药品配送企业,制定对配送企业的监管与考核办法,确保药品及时供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初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新格局。

  蓬勃发展的卫生事业,使定西市卫计委倍感荣光:2012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二等奖,2014年被省上命名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示范市。

  新的历史时期,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定西市卫计委将继续锐意进取,扬帆远航!(杨君辉王瑞英)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_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张兰琴(见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