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特别策划|小飞天西游寻友记
穿越千年星河,敦煌飞天跃然而出——她不是壁画上的幻影,而是由数据与画魂共同孕育的AI数字人“小飞天”。今天,她将带我们走进丝路石窟,唤醒沉睡在张掖大佛寺的憨厚八戒、火焰不熄的红孩儿、沉稳守壁的沙......详细>>





10月28日上午,“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当AI遇见小飞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甘肃张掖正式启动。...详细>>
10月28日,“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当AI遇见小飞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甘肃张掖启动。活动将深入挖掘壁画里的中国故事,生动展现千年壁画焕发的勃勃生机,开启一场跨越古今的“对话”。...详细>>
踏入大佛殿内部,南北两侧一组造型精美的18罗汉群像映入眼帘,每侧各有九尊真祖塑像。这些塑像线条流畅、神态自然,仿佛将千年前的罗汉形象鲜活地呈现在世人眼前。其中,降龙罗汉像尤为引人注目。...详细>>
穿越千年星河,敦煌飞天跃然而出——她不是壁画上的幻影,而是由数据与画魂共同孕育的AI数字人“小飞天”。今天,她将带我们走进丝路石窟,唤醒沉睡在张掖大佛寺的憨厚八戒、火焰不熄的红孩儿、沉稳守壁的沙......详细>>
“百年前与今天的莫高窟,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10月28日上午,在“何以中国丨壁画里的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馆员薄龙伟用一组对比照片开场,直观呈现壁画百年间的褪......详细>>
张掖,河西走廊咽喉,古称甘州。自汉武开疆、张骞凿空以来,驼铃羌笛回荡千年,佛教艺术亦循丝路东渐,在此留下璀璨印记。
千年敦煌下一个千年,需年轻守护者不断接棒前行。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6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要为敦煌呵护、引导、培养更多年轻人才。 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交汇融合了世界四大文明印记;繁荣一时又走向衰落,直至中国官方实施管理,从拨付“巨款”清沙抢...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几千年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敦煌石窟群在上起十六国、下至元代的连绵千余年间陆续营建完成,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石窟、东千佛洞石窟、榆林窟等石......详细>>
敦煌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敦煌,那是丝绸之路上的大漠孤烟,那是一代代守护者的薪火相传,那是超拔古今的艺术殿堂,那是材料、线条、色彩、文字等构筑的精神世界……...详细>>
敦煌,不仅是地理枢纽,更是人类文明交汇的鲜活标本。作为东西方文化枢纽,这里曾汇聚多国宗教、艺术、思想,孕育出兼容并蓄的敦煌文化。“三兔共耳”图案沿丝路远播,成为文明互鉴的生动符号,悄然编织着跨国友谊的纽带。对话会址选择敦煌,正是对开......详细>>
共赴敦煌之约,共鉴文明之光。文明交流互鉴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从张骞凿空西域到郑和七下西洋,从敦煌藏经洞的千年封存到数字敦煌的全球共享,中华文明始终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此刻的敦煌,既是文明对话的历史见证者,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代建......详细>>
总策划:张振宇策划:亢兆宁监制:狄东阳统筹:吕庚青内容策划:张慧雅美工:石 磊技术:谭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