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丨张掖大佛寺佛经编序法 竟与现代图书馆“神同步”

2025-10-28 11:57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当AI遇见小飞天 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吕庚青 刘姗 程健 宋芳科 王星懿

  10月28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指导,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特别支持,甘肃省委网信办、省文物局主办,张掖、嘉峪关、酒泉市委网信办与敦煌研究院、中国甘肃网、凤凰网甘肃频道共同承办的“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当AI遇见小飞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张掖市。

  当天,来自中央及省市县媒体、商业平台编辑、网络大V等30余人组成的采访团走进大佛寺,深入探寻其《永乐北藏》佛经背后独特的编序与管理智慧,这一历经岁月沉淀的古老方法,与现代图书馆、档案馆的编序逻辑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张掖大佛寺《永乐北藏》佛经规模宏大,其编序方式独树一帜,采用《千字文》文字与汉字数字组合进行编排。具体而言,每一个《千字文》中的文字对应一到十这十个数字,即一个字对应十本佛经。

  在佛经上,通常会清晰标注着《千字文》和汉字数字组合的序号。实际操作中,会将十本具有相同序号的佛经放置于一个写有对应《千字文》的函套内,再将函套妥善存放于写有相应《千字文》的经柜之中。

  “眼前这座经柜,正是存放北藏佛经的专用柜。它呈横八竖八的格局,共设有六十四个格子,每个格子上都工整地写着一个《千字文》文字。佛经依据《千字文》被精准地放置于对应的函套里,像‘纳’字、‘篆’字所在的函套便是典型代表。随后,这些函套会按照《千字文》文字在原文中的次序进行排列,由此构建起一套完整且严谨的佛教文献管理流程。”张掖大佛寺讲解员陶文恺介绍。

  “这种独特的编序方式,与当今图书馆、档案馆采用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组合编序的逻辑原理高度一致。”陶文恺说,只是受限于时代,中国古人没有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这类便捷符号,故而巧妙地选用《千字文》与汉字数字进行组合。

  古人之所以青睐《千字文》,源于其自身具备的两大显著优势。其一,《千字文》自南朝以来便是通行全国的启蒙读物,普及程度极高,只要识字之人,几乎都会读会背。这一特性使得它成为大众熟知的文本,为编序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二,《千字文》中的1000个字仅有唯一一个字重复,这种独特性使其天生适合作为序号使用。采用《千字文》编序,极大地方便了当时大佛寺内的僧众对佛教经文进行查找、阅读和管理,提高了文献管理的效率与准确性。

  张掖大佛寺北藏佛经的编序体系,不仅是中国古代佛教文献管理的智慧结晶,更是跨越时空与现代管理理念相呼应的生动例证,彰显着古人卓越的创新思维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