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清明忆故人·网络寄哀思】外婆留给我的人生语录

22-03-25 15:13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程健

  我读大学那年,外婆离开了我们,至今已有二十多年。

  小时候,父母都要上班,外婆和我们住在一起,帮着做饭忙家务带我们。我是外婆抚养大的,对外婆的感情很深,童年生活也因为有她老人家而格外生动有趣。

  旧社会的妇女地位卑微,外婆生在农村,双脚从小就被裹上天足,美其名曰“三寸金莲”,那时农村的劳动妇女每天要下田地干农活,还要出远门挑重担,这双小脚让外婆吃尽了苦头。即使在她后来到我家帮忙带小孩,没有干重活时,那双被缠过的小脚也常常让她走路疼痛。每每看到外婆脱掉鞋子后那卷曲畸形的脚趾,想象着当初被硬生生包上裹脚布的脚趾头,我总是不由得浑身发颤。

  外婆年轻时勤劳能干,舍得吃苦,不仅下田地干农活,还挑着货郎担翻山越岭到两省交界处的蒲城去做买卖,由于她吃苦耐劳,困窘的家境慢慢变得殷实起来。年轻时翻过的山,走过的路,吃过的苦,看到的人间百态,积累下来的社会经验,使得她虽身为一介农妇,没读过什么书,却世事洞察,说出的话都极富生活智慧。 

  “勤有功,懒无益。”这是外婆用方言土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勤劳,是外婆做人的第一原则。从小跟外婆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我也学会了很多家务活,搓绳子,压煤球,河边洗衣服,到井里打水,还学会了做红薯枣。把红薯一个个洗净,削皮,对半切开,蒸锅里蒸熟,晚上睡觉前,在灶台四周摊上干净的纸,把蒸熟的红薯放在纸上面,用灶台的余热烤红薯,第二天早上就能吃到柔软香糯的红薯枣了。这样煨过的红薯好吃,又易于储存。外婆勤劳的习惯一直影响着我,我知道只有双手创造的劳动果实才是最甜美的。

  外婆说过的话里头,很多都跟做人有关,是孩子成长路上亮着的指明灯。

  “小孩说说动,大人看得重。”言下之意是说小孩会听大人的调教,大人说过的话他能照着立刻行动,而不是懒洋洋地应付交差,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有出息,也是大人看重欣赏的。这和外婆一直秉持的为人勤劳的原则同出一辙,也是从小教育我们要做一个勤劳的人。

  “小孩屁股三灶火,做事三分钟热度。”“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外婆用这些话告诫我,年轻人做事不能光凭三分钟热情,要想事情办成功,一定要有恒心毅力,要能持久坚持下去。这和中国老话里头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出一辙,都是人生的经验智慧。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日子再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年轻甭怕吃苦头,有福留到老来享。”类似这样的话语,外婆也经常挂在嘴边。过日子要先苦后甜,年轻的时候努力拼搏,不要怕吃苦,等到年老的时候就能享受美好生活。我想外婆这是现身说法,当她说这番话时,想必也回忆起自己年轻时挑着沉重的货郎担,翻山越岭,到两省边界的小城去做生意的情景吧。

  “生气伤身又伤神,别跟自己过不去。”人生路上,难免挫折坎坷。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有回报,不是每一回勤奋都能成功。外婆深谙其中之理。她教我看淡成败得失,不要自己生闷气,别跟自己过不去。若干年后,当我独自一人在他乡求职谋生,面对初来乍到的种种不适和困难,我选择了勇敢面对,而不是自生闷气怨天尤人。

  外婆教会我们勤劳勇敢,也教给我们民主进步的思想。外婆成长在旧社会,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却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待人接物各方面都很励志。

  大姨嫁到农村,一连生了五个丫头。在半个世纪前的农村,人们重男轻女的观念很重,如果这户人家没生儿子的话,在村里就会低人一等,被人看不起。同村有户农家,生的都是儿子,有一回和大姨吵架闹矛盾,就拿大姨生女儿来说事,大姨吵不过人家,气得回来找外婆哭诉。外婆知道后,劝慰道:“你别看他家生男孩现在风风光光的,以后家运不一定有你强呢。五个懒汉崽,五个烂芋头。五个宝贝囡,五条大水牛。”说得大姨噗嗤大笑。果不其然,后来那户人家的儿子好吃懒做的多,家道慢慢中落,而大姨的五朵金花却勤劳能干,一个赛一个,出嫁后的日子也都过得红红火火。

  我读中学的时候,外婆已是古稀老人,满天银发,穿着的确凉衬衫,一脸慈祥。暑假在家,和外婆聊天,外婆一手摇着扇子,一手轻轻拍着我的背,慢悠悠地说:“萍儿是赶上好时代了,女孩子趁年轻要多读书,以后到外面看世界长见识。这人的一生啊,要像倒着吃甘蔗,越吃越甜,日子呀,越过越好喽。”多年后,我一直牢记着外婆当年说过的话,多读书,长见识,看世界。如今天堂上的外婆,看到当初她抚养长大的外甥女,应该不会很失望吧?

  人到中年,偏爱回忆。现在,我常常想起外婆曾经说过的那些话语,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那些深藏着她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人生深刻积淀的感悟,都是人生智慧,给我思考和启迪。外婆说过的那些经典语录,陆陆续续,深深浅浅地影响着我的一生,以前是,现在是,今后也是。

  (作者:王亚萍)

  征稿启事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孟浩然

  一年一度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受疫情影响,为做好防控,今年,我们不便到亲人墓前敬一杯酒、叙思念情。

  但,这是一个慎终追远、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

  每每这个时节,总会有那么一瞬间,在记忆的深处、在甜甜的梦乡,亲人的一个笑容、一句问候,让人泪流满面……

  拿起一个老物件,亲人的身影总在眼前呈现。遇上一件难心事,亲人的寄语让人勇往直前。或如孟浩然一样,以茶代酒,独坐空堂忆往昔……

  曾经的欢笑,曾经的酸楚,曾经的点点滴滴,萦绕心间。曾经,从笔尖流露的思念。此刻,寄托在字里行间。我们,一起缅怀。

  一、征稿内容

  讲述与已逝亲人的点滴故事,表达对亲人的怀念。讲述已逝亲人的生前事迹,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和从亲人事迹中学到的正能量。

  二、征稿要求

  稿件体裁不限,篇幅控制在2000字以内,可提供相关图片资料并附文字说明。

  三、征稿采用

  所有文稿经编审小组审核后,择优在中国甘肃网原创栏目、清明节专题编发。同时,择优在中国甘肃网“西北角”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各类平台编发。

  四、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21年4月2日,请将电子稿件发送至邮箱:396101201@qq.com。联系电话:0931-8960109 13609382624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喜迎党代会 AI“小陇”有话说】多元发展开新局 甘肃文旅融合加速“出圈” 【喜迎党代会 AI“小陇”有话说】多元发展开新局 甘肃文旅融合加速“出圈”
  • 甘肃高速人的战疫“十二时辰” 甘肃高速人的战疫“十二时辰”
  • 【疫情防控·甘肃在行动】兰州城关皋兰路街道:打好“五个结” 织牢防疫网 【疫情防控·甘肃在行动】兰州城关皋兰路街道:打好“五个结” 织牢防疫网
  • 【陇拍客】甘肃:张掖液化天然气储备中心建设忙 【陇拍客】甘肃:张掖液化天然气储备中心建设忙
  • 百合开出致富花——临夏州永靖县陈井镇千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见闻 百合开出致富花——临夏州永靖县陈井镇千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见闻
  • 碧水清流润酒泉 酒泉市强化河湖长制建设幸福河湖 碧水清流润酒泉 酒泉市强化河湖长制建设幸福河湖
  • 陇南市文县中庙镇:春浓人勤早 采茶正当时 陇南市文县中庙镇:春浓人勤早 采茶正当时
  • 【乡村·新关注】惠风和畅正当时 梯田沃野春耕忙 【乡村·新关注】惠风和畅正当时 梯田沃野春耕忙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手绘|“新”意十足 一起来看现代化的甘
2   【清明忆故人·网络寄哀思】我吃过你的
3   保障伙食到“胃”,这个武警支队有“食
4   【喜迎党代会 AI“小陇”有话说】多元
5   2022年3月23日白银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6   甘肃高速人的战疫“十二时辰”
7   兰州市七里河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公告(
8   兰州市七里河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公告(
9   2022年3月23日兰州市七里河区新冠肺炎
10   兰州市西固区连发3条公告 去过这些地方
11   图解|开局“十四五” 津甘聚力乡村振兴
12   【甘快看】甘肃张掖:“天宫课堂”第二
13   王嘉毅到甘肃农业大学检查指导防疫工作
14   3月24日,兰州市安宁区新冠肺炎疫情防
15   嘉峪关峪泉镇:农技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