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圆梦·看甘肃】漳县:良好生态扮靓乡村振兴美丽底色
通讯员 张春雷
近年来,漳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建设与绿化同步、经济与生态协调,遵循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从源头上根本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努力打造天蓝、水净、地绿、林茂的美丽漳县。
全域绿化从“重生态”到“种生态”。“十三五”以来,累计完成三北、天保、退耕、森林植被恢复、造林补贴、森林抚育任务21.9689万亩,实施天保工程二期森林管护面积47.5万亩。特别是2019年以来,累计投资7083.4万元,完成面山绿化、森林抚育等14.8万亩、林区道路51.4公里。全县森林植被总量得到快速恢复增长,森林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目前,绿色已然成为漳县最鲜明的底色,生态成为漳县最靓丽的名片,全县林地总面积达到183.64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65.52万亩、灌木林地面积60.19万亩、疏林地面积0.73万亩、未成林地面积12.58万亩、无立木林地面积4.08万亩、苗圃地面积0.03万亩、其他林地面积40.4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0.18%。
生态整治从“小打小闹”到“重疴猛药”。始终牢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建立起党委领导、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社会参与、系统治理的工作格局,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实施水土保持、土地复垦、泥石流灾害治理等生态工程,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24.2平方公里、梯田6.2万亩、高标准农田5.2万亩,新修堤防120公里。完成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划定。县级空气在线自动监测站建成运行,空气优良天数年均保持在340天以上。全面推行“河长制”,漳河、龙川河、榜沙河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运行,地表水、地下水及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农用地和重点行业土壤污染调查全面完成。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违建别墅清查、“大棚房”问题清理、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成效明显,永久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县级煤供中心建成运营,城区第二水源地完成主体,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实现扩容增量。坚持对环境违法行为严管重罚零容忍,扎实推进非煤矿山、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治理,各级各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有效整改。
产业培植从“简单粗放”到“生态绿色”。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把发展干果经济林作为促农增收的重中之重来抓。推行“谁家地、谁栽植、谁管理、谁收益”的做法,制定“政府购苗、乡村组织、部门指导、农民栽植”的配套措施,建立政府资助、个人得利的长效机制,坚持零星种植转向规模发展,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管理,统一供种,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大力发展沙棘、核桃、苹果、花椒、仁用杏等特色林果产业,努力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同时,坚持适地适树,采用科学合理的造林模式,不断提高造林成效,促进了林业三大效益的发挥。全县育苗基地面积达2000余亩,年生产各类合格苗木1500多万株,确保了全县各类工程造林用苗之需。 为确保各项工程顺利实施,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先后成功进行了云杉、侧柏、油松、白桦、沙棘人工采种育苗及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引种栽培。
绿色生活从“羡慕生态”到“融入生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通过学校教育、媒体报道、制度引导、监督约束等各种方式,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在思想观念上来一次破旧立新,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强烈意识,大力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同时,立足“宜居、宜游、宜投、宜会、宜商”的山水园林旅游城市建设,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等创建活动,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特别是今年以来,围绕乡村示范建设,扎实开展乡村绿化美化,不断加强生态振兴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春季实施县乡通道绿化85公里,完成全民义务植树108.8万株;秋季完成通社道路绿化105.238公里,完成全民义务植树20.26万株,全年完成农村“四旁”植树39.1080万株,稳步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宜居乡村,实现了“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相关新闻
- 2022-01-25【小康圆梦·看甘肃】崇信:河美水清入眼来
- 2022-01-25【小康圆梦·看甘肃】瓜州: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 2022-01-24【小康圆梦·看甘肃】临泽鸭暖镇:强化金融帮扶“贷”动乡村振兴
- 2022-01-24【小康圆梦·看甘肃】高台:民政“温度”让群众幸福生活更有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