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甘肃酒泉:精细治理、群防群治 打造市域社会治理新名片
近年来,甘肃省酒泉市坚持把市域社会治理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不断创新和发展枫桥经验,大力推广以“一个中心一张网”为路径的市域社会治理模式,构建了中心指挥、网格辐射、社区共振、多元参与的社会风险防控机制,最大限度拉长了治理半径,最小范围就地化解矛盾纠纷,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四级综治中心实现全覆盖
酒泉市深入开展“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着力打造“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高标准综治中心,全面推行以综治中心为牵引,矛盾纠纷综合调处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公安指挥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5个110”联动以及信息化平台集成共享的“1+5+1”协同共治模式。
目前,酒泉市共挂牌成立综治中心573个,市、县两级综治中心全覆盖实体化运行,建成77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488个村(社区)综治中心。市、县、乡综治中心批复编制338个。同时,积极鼓励特色化、差异化建设,其中玉门“一个中心一张网”模式、敦煌“多中心合一”样板、肃州区“一厅五室”夯实社会治理基础的经验做法,成为市域社会治理的典范。
网格服务实现精细治理
酒泉市优化网格设置,强化人员、职能、资金“三整合”,推行“党建+网格”基层治理新模式,把支部建在网格上。推进网格统一编码,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设置网格管理体系图,在村组、小区、楼栋和单元进行张贴宣传网格信息二维码,有效推动网格管理规范化、全覆盖。
据了解,酒泉市共划分“全科网格”3964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4128人,建立社会治理网格长制管理模式,由党组织书记任网格长,整合公安、司法、执法等工作人员入格工作,充分发动社会力量担任兼职网格员,为网格化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真正把社会治理网格打造成为发现风险、解决问题的第一阵地,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
此外,酒泉市积极探索12345热线+综治信息系统工作机制,广泛倾听民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打通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的联通网络,扩大视频在线覆盖面,实现点对点指挥调度。
构建长效机制化解矛盾消除隐患
酒泉市建立了矛盾纠纷常态化排查机制,统筹协调网格员、治安户长、法律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紧紧围绕婚姻纠纷、邻里纠纷、劳动纠纷、电信诈骗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线下大排查、大走访活动,做到各类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建立“中心吹哨、部门报到”联调机制,依托综治中心,整合群众诉求集中、社会治理关联度高的部门,采取常驻、轮驻、随驻等方式进驻综治中心,按照“兜底受理—信息收集—分流交办—执行处置—结果反馈”的闭环流程,实行简单事项现场办,复杂事项会商办,实现矛盾调处“一站式”办理。
据介绍,酒泉市建立了风险隐患预防预警机制,每月召开一次分析研判会议,对当月受理和办理各类案(事)件分析研判,发布平安指数,对重点高发领域及时预警、重点整治,推动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化解在基层,有效防范“民转刑”案件发生。今年以来,酒泉市各级综治中心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611件,全市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分别同比下降3.7%和7%,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群防群治共绘蓝图
酒泉市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挖掘培育了“先锋赞”“巧姐”“管的宽”“新青年”等一批志愿者服务队,为居民群众开展健康义诊、卫生保洁、心理咨询、法治宣传、政策宣讲、助残扶困、爱心帮办等便民服务活动。该市还发动老党员、在职党员、退休老干部、业主委员会、“两代表一委员”、专业律师、社区民警等群体,搭建居民议事协商平台,培育了“妈妈唠嗑队”“邻里帮帮团”“小总理议事会”等一批自治组织,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据了解,酒泉市开设了“法治大讲堂”“普法直播间”,不断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营造全民学法、全民懂法、全民守法、全民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借助文化带头人、体育达人、文艺爱好者的影响力,常态化举办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形成了“思家风、忆家训”诗朗诵、居民运动会、送春联、同心乐等一批社区品牌文化活动,以文聚人、以文悦人、以文化人的功能逐步显现,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友善。
据介绍,酒泉市利用网络、微信、微博等大力宣传社会治理典型,策划开展了全市社会治理典型经验评选、“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与群防群治品牌创建”做法与案例分享竞赛等一系列活动,社会知晓率明显提高,“社会治理,人人有责”的氛围更加浓厚。
相关新闻
- 2018-05-10酒泉市第15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启动
- 2021-03-16玉门市委工作会议暨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
- 2021-03-30酒泉市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有声有色
- 2021-06-10酒泉市党史学习教育特色不断凸显 规定动作不走样 自选动作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