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印发《“十四五”及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 到“十五五”中期我省实现市市通高铁
原标题:我省印发《“十四五”及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 到“十五五”中期我省实现市市通高铁
中国甘肃网11月27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11月26日,记者从省发改委了解到,《甘肃省“十四五”及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近日印发。《规划》提出,到“十五五”中期我省实现市市通高铁,到2035年90%的20万人口以上县(市、区)实现铁路覆盖。
谋划布局
“一心两廊多放射”铁路网格局
《规划》立足甘肃省独特区位优势,谋划布局以“一心”为核心,“两廊”为骨架,“多放射对外通道”为动脉的“一心两廊多放射”铁路网格局,加快形成“快速客运网+大能力货运网”,全面实现对内成网、对外辐射、内通外畅、点线协调的路网布局结构。
“一心”指大兰州枢纽核心区,主要包括兰州市、兰州新区、白银市、定西市及临夏州部分城区,通过陆桥通道发展主轴、中部发展走廊交汇形成的经济区位优势,主要承载引领全省、辐射西部、服务全国、面向国际的枢纽经济体功能。
“两廊”指陆桥通道发展走廊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走廊。陆桥通道发展走廊由陇海—兰新主通道和兰张—兰庆、兰州—天水辅助通道组成。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走廊由平天—天陇—兰渝通道、中兰—兰合、西成通道组成。形成客货线合理分工、相互补充的铁路运输网络,强化连接“一带”和 “一路”的陆海联动通道运能。
打造三大产业融合集聚区
和五大铁路经济带
《规划》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统筹经济和生态、城镇和乡村、发展和安全,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提升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水平,打造三大产业融合集聚区和五大区域协同、要素集聚、产城融合的铁路经济带,推进铁路与关联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
三大产业融合集聚区,主要包括兰白都市圈、河西走廊和陇东南产业融合集聚区。五大铁路经济带,以省内主要铁路通道为依托,衔接周边地区和全国铁路网,构建形成陆桥、西部陆海新通道、兰西银、兰十(武)、陇东南五大铁路经济带。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融合发展关联产业,通过补链、强链和延链,大力发展“铁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
“十四五”规划20个铁路项目
建设总里程2438公里
《规划》明确,“十四五”规划20个铁路项目,建设总里程2438公里(含扩能改造),争取年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亿元以上。其中,到“十四五”末建成中兰铁路、兰州—张掖三四线、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线铁路、平凉—庆阳铁路等项目,新增铁路运营里程约1000公里。待“十四五”规划项目全部实施后,全省铁路运营里程将达7614公里。将兰州—汉中—十堰(武汉)高铁、庆阳—延安(北京)高铁和兰渝高铁3个项目,作为“十四五”前期研究项目,为后续推动做好技术储备。
中长期规划项目,到2035年谋划实施13个铁路项目,建成后全省路网总规模达9017公里,其中高铁3606公里,铁路网密度211.8公里/万平方公里;谋划研究12个铁路项目,建成后全省路网总规模达10172公里,其中高铁4240公里。
铁路、民航、轨道交通
实现“一站购票”“一票出行”
《规划》强调,将构建舒适便捷的客运服务体系,加强对城际、市域(郊)及其他短途客运市场、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培育,常态化开行“环西部火车游”旅游专列、公益性“慢火车”等定制产品,形成高速动车、城际列车、普速客车、市域(郊)列车等客运系列产品。同时,发展铁路+航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共享汽车等联程联运服务,推动铁路与民航、城市轨道交通等运输方式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安检互认,实现联运客票发售、座席资源分配、旅客信息共享的统一管理,实现“一站购票”“一票出行”和旅客行李运送“一站到底”。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莉
相关新闻
- 2021-11-25一图读懂 甘肃“十四五”科技创新“图谱”
- 2021-11-23【开局“十四五”】今年前10月甘肃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符合预期 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较快增长
- 2021-11-23【甘快说·飞天评论】才聚陇原"驱动"创新 甘肃要赢在"十四五"
- 2021-11-24兰州“十四五”期间加油站、加气站、油气合建站新建总量控制在20座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