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平凉崆峒:蹄疾步稳奔小康 笃行致远再启航
俯瞰颉岭村-由受访单位提供
千帆过尽换新颜,泾河两岸满目新。崆峒区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用时间标注是五年,用发展标注是跨越。
这五年,崆峒区在面对脱贫攻坚大考题、经济下行大挑战、新冠疫情大考验中砥砺前行,不辱使命。1936平方公里的崆峒大地处处呈现勃勃生机,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这五年,是乘风破浪的五年,是美丽蝶变的五年。崆峒区发展蹄疾步稳、质量好、变化大、民生改善多,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目标,最终落在了“奋斗”二字上。
攻克贫困堡垒 奔向小康之路
崆峒区,地处六盘山东麓丘陵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处,是甘肃革命老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区。一川两塬,三大贫困片带,脱贫后劲乏力。进入国家扶贫的大盘子后,崆峒区也是平凉市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
迎着冬日暖阳,漫步山水之间,人们从脱贫攻坚作战图中,从搬迁群众的笑脸中,从产业发展的路径中,在东西协作扶贫的成果中,找到了崆峒区攻克贫困堡垒的答案。
马俊德不曾想到,崆峒镇贾咀村梁洼社犹如一幅画卷挂在山巅,居然通了硬化路,他感慨地说:“以前去趟平凉得住一晚上,如今个把小时,上千斤的粮食就能换成钞票。”
颉岭村人更不曾想到,几辈子人“耕地靠牛、通信靠吼、交通靠走、养牛靠放、吃水靠挑、电视雪花飘飘”,却眼看着“路通、水通、电通、网通”,小康来了,“浪子”们竞相“回头”了……
有路可行,有梦可做。22.9亿元投在了村组道路硬化、安全饮水、动力电扩容改造等535项扶贫项目上,45个易地搬迁安置点拔地而起,1.05万户危旧房屋得以改造。
有事可干,有钱可花。“党支部+产业联盟+基地+农户”模式推行,入股配股、“八补两投”“惠农e贷·养牛贷”等扶持政策落地,4.8亿元特色产业扶贫贷款精准投放;“五小”产业、扶贫车间、25家龙头企业、95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65家家庭农场经营得红红火火,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75元,年均增长17.36%……
志智双扶、鱼渔并授。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崆峒区对接到位天津市河西区援助资金1.3亿元,实施帮扶项目71项。73个省市区帮扶单位、4866名干部、105户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105名第一书记、210名驻村干部长年奋战一线,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战贫困、攻难关,高质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2018年,崆峒区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0年,崆峒区牛产业“五动模式”纳入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2021年,崆峒区扶贫开发办公室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回看2013年底,崆峒区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05个、贫困人口1.24万户4.89万人,贫困发生率14.9%。
而如今,崆峒区105个贫困村1.24万户5.0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村退出率达100%,撕掉了“绝对贫困”的标签,实现了“全面小康”的跨越。
坚定转型发展 提高综合实力
数据无言,体现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发展指数。 崆峒区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崆峒区生产总值达151.73亿元,年均增长5.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9.58亿元,年均增长2.4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7.2亿元,年均增长6.48%;三次产业结构更趋优化,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明显增强。
这五年,崆峒区共实施重点建设项目630余项,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1亿元。其中,4000多名建设者历时5年奋战建成的彭大高速公路顺利通车。从四十里铺镇上彭大高速公路,沿着关山山脉前行,目光所及满目苍翠,带给人的直观感觉是舒适。一路贯通陕甘宁,互联互通福银、青兰、平天、灵华等数条高速公路,畅通陇东南高速公路网,提升崆峒区外联能力,重新撑起了昔日陇东旱码头的雄风。
五年来,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累计争取中省补助资金130.45亿元、债券资金31.37亿元,引进金润国际城市综合体、海创生活垃圾处理焚烧发电等项目142项,落实到位资金262.86亿元,招商引资项目正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位于全市前列。
五年来,崆峒区紧盯现代农业提档升级,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17万吨以上,优质农业示范园系数建成,伊通牛肉、崆峒山药特色品牌得以树立,肉牛饲养量、果树经济林、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23.17万头、11.7万亩和8.59万亩,“平凉红牛”获得直供国家级运动员“入场券”,荣获“首届中国牛·优质牛肉品鉴大会品质特别奖和最具风味奖”……
五年来,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新世纪建筑石料生产线等55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全区建筑石料用灰岩产能超过1000万吨,成为全省最大的石灰石生产基地。通过落实减税降费、援企稳岗等政策,培育小升规企业8户,辖区工业增加值达39.98亿元,年均增长28.6%……
崆峒区柳湖镇永红村设施蔬菜基地温室大棚内工人正在劳作 苟依哲/摄
保障改善民生 提升幸福指数
今年7月,一份“清退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花名册”在崆峒镇政府的微信公众号上得以公示:新纳入的1户是特困供养户,6户由于出嫁、死亡或外出务工等原因被整户清退或户内减1人,7户则因患病、受疫情影响家庭经济情况有变而调整了保障类别。
“这是区上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后我们镇公示的第一批审核确认结果。”崆峒镇政务便民中心副主任李亚妮介绍。这份花名册是将民主评议大会和妇女代表民主评议会组合在一起经过全方位公开讨论评议得出的。
李亚妮补充道:“评议现场,妇女代表、党员代表、大学生代表、退休老干部、村干部以及群众代表坐在一起讨论、发表意见建议。一户一户过,反映问题,现场消化,有疑义的我们再继续入户。权限下放后,我们乡镇也能优化救助流程。”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崆峒区坚持每年措办10件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到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2.5%。安置高校毕业生4916人,引进专业技术人才503人,新增城镇就业5.17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11万元和1.22万元,年均增长6.15%和6.54%,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五年来,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新建改建学校240所19.2万平方米,“大班额”“择校热”“入园难”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崆峒区妇幼保健院医疗综合楼、崆峒区疾控中心综合业务楼和6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46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成投用,崆峒区乡村医疗服务体系更趋完善。文化、科技等事业协调发展,现代眉户剧《崆峒山下》入选“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14项科研成果荣获市级科技进步奖。
五年来,社会治理更加完善。平安崆峒建设,“雪亮工程”、110联合作战研判指挥中心等项目建成投用。创新宗教事务管理,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一核多元、五治融合”社会治理模式在全省推广。全民法治宣传教育,“七五”普法任务全面完成。扫黑除恶、禁毒“两打两控”,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特种设备、食品药品、防汛防火等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崆峒区的光伏发电项目 梁璐/摄
夯实基层基础 点亮城乡魅力
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产业特色化、生活传佳话。走进安国镇余家庄村,清朗的乡村“画风”扑面而来。
五年来,崆峒区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安全饮水达标率、4G网络覆盖率、光纤通达率均达100%;建成崆峒、白水等重点小城镇10个,培育贾洼乡村旅游、清街商贸等特色村镇23个,农村户用卫生厕所、行政村公厕覆盖率分别达58.5%和100%;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41个、“清洁村庄”169个、“美丽庭院”1260个。深入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乡村舞台、“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实现全覆盖。
五年来,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完成造林绿化16.91万亩,建成绿色通道1849公里、绿化示范村83个,新增城市绿化面积224.4万平方米,全区森林覆盖率和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3.81%和39.6%;完成燃煤锅炉改造346台、清洁供暖改造2.86万户,建筑工地扬尘管控率达到96%,中心城区道路湿法清扫率达到86%,清洁能源使用率和油烟净化设施安装率均达到100%。淘汰黄标车、老旧车1.1万辆,投放新能源公交车105辆,PM10、PM2.5浓度连年下降。
近期,崆峒区全面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施城市建设项目65项,果木寺巷等20条背街小巷完成改造提升,兴北路、五里墩棚户区改造片区完成签约319户,马庄村民安置楼三期、蒋家沟安置楼二期工程全面建成。依法拆除违法建筑916处1.33万平方米、违法户外广告1522处,车辆停放“一难两乱”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历史经验和经济规律告诉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螺旋上升。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相信,只要全区上下勠力同心,携手共进,崆峒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力开创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美丽崆峒新篇章。
通讯员 梁璐
相关新闻
- 2021-11-22【甘快看】平凉灵台:持续推进“小手拉大手”禁毒教育
- 2021-11-22【甘快看】肃南:解锁“幸福密码” 绘就文明“同心圆”
- 2021-11-22【甘快看】山丹:“双线”监督 保障复工复产
- 2021-11-22【甘快看】民勤县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