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战“疫”一线绽放
原标题:让青春在战“疫”一线绽放


“老师,需要志愿者您随时联系我,我们群里现在270人,人手够!”“您好,我有昨天的核酸检测证明,可以优先安排吗?”“老师,如果可以请把我安排在晚上,我当过兵、站过岗,有经验!”
疫情来临之际,兰州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开设医学类专业的高校,迅速组建由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的抗疫志愿团队,利用周末的时间奔赴抗疫一线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为抗击疫情贡献青春力量。
连日来,兰州大学的志愿者们积极响应团省委、团市委的号召,投身社区疫情防控战役中。白朝是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生,自发组建的抗疫志愿小分队负责人,也是该学院2019级研究生,更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疫情出现后,他主动请缨组建志愿队,联系需要志愿服务的社区和街道,奔赴抗疫一线开展工作。志愿队成员在南关亚欧国际的核酸采样点,协助维持秩序、贴一米线、为居民们答疑解惑;搬运物资转移到中街子社区,入户动员居民尽快做核酸检测,维持秩序,查健康码,测体温,登记信息。
谈起志愿工作期间的点滴,同样是党员的团队成员李思宇说,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在排队登记信息的时候,一位居民笑着递给她一根棒棒糖说:“小姑娘,你们辛苦了!”那一刻,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一天的寒冷与疲惫荡然无存。还有马有布牛肉面馆免费邀请他们志愿者去吃牛肉面,不仅送蛋还送肉,老板热情地说:“你们饿了就来!外面太冷,来吃碗牛大热乎热乎!”那一刻,所有志愿者的心都像刚出锅的牛肉面一样滚烫。团队成员王仲阁表示:“当我听说有机会能够去参加防疫工作时,没有丝毫犹豫就报名参加了。那些医务工作者、警察、社区工作人员几乎都是24小时不休息,真的要感谢他们的付出。通过这次志愿服务,我也意识到作为一名医学生,我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未来我也会努力成为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在焦家湾社区有一个忙碌的身影,他是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0级研究生李靖,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他负责收集焦家湾街道9个采样点的样品送检,直至22日晚10时共收集样品20000份,虽然疲惫但依旧坚守。“在志愿服务中,采集点的老师们说‘焦家湾街道人数多,任务重,我们要全力配合全员核酸检测’,我才真正体会到抗疫一线工作者的辛苦,正是每一位公卫人的担当和使命感铸成抗疫的铜墙铁壁,我们必将战胜疫情,愿家国常安!”
“看到群里辅导员发的迅速集合的通知,室友一个个摩拳擦掌,在宿舍当即演练了起来。在实验楼门口集合后,我们乘坐公交奔赴抗疫一线。”10月22日中午,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大四的白天乐和两位同学到达了小西湖东街社区,接过两位工作人员的接力棒,三人立即开始穿防护服,互相提醒规范,在穿好防护服后迅速上岗,分别轮流在咽拭子采集、信息录入和标本封存三个项目工作。下午太阳高照,汗水浸湿了里面的衣服,N95口罩也压得脸疼,但是三人仍然坚守岗位,一丝不苟地完成着自己的任务,口渴、想上厕所等困难都一一克服。下午6时他们与兰大一院的护士们完成了任务交接,共采集样本340份,任务圆满完成。白天乐告诉记者,如果之后疫情防控有需要,自己随时都可以再次参与其中,若有战,再请战。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医学生应该练就过硬本领,做胸怀家国、勇于担当的奋进者,做知难而进、不惧危险的逆行者,让青春在奋斗拼搏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在甘肃中医药大学,从志愿者招募伊始,同学们便热情高涨、积极响应,第一时间以党支部、团支部、班级等为单位写下请战书,一张张按着红手印的请战书,像一股股坚强的力量,饱含着学院医学生们在疫情面前的责任与担当。利用周末时间,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前往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路社区、欣欣嘉园小区、兰州文理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辰北小学等15个核酸检测点,配合当地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核酸采集工作,顺利完成全市第一次全面核酸筛查工作。
同时,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部广大青年学子积极响应省教育厅、团省委的号召,1465名在校学生踊跃请战,迅速成立抗疫青年志愿服务队,认真参加专业培训,立即奔赴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铁路局、广武门、拱星墩等街道和社区,以昼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者为榜样,积极投身兰州市核酸检测工作。医学部的孙慈会同学告诉记者,“作为医学专业的学生,我在入学之时就已经笃定了医者仁心的人生信条。重难助国,多灾兴邦,纵然征途坎坷,荆棘密布,最终我们一定可以战胜疫情。总之,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记者 耿睿 文/图)
相关新闻
- 2021-10-26甘肃省民政厅倡导疫情期间红事缓办、白事简办
- 2021-10-26兰州12处停车场可免费停车
- 2021-10-26甘肃省市场监管局暂停政务大厅窗口服务
- 2021-10-26中铁兰州局担当列车累计停运70.5对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