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贺世清:醉心编笼60载 匠心传承照芳华
在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曾有大批依靠编笼技艺谋生的手艺人,新宁镇的贺世清老人就曾是其中一个,他的笼,因其造型精美、结实耐用的优良品质,曾在改革开放之初极为畅销,他的编笼故事也在当地群众之间广为流传。
走进81岁的编笼人贺世清家里,老人正坐在自家客厅专心编笼,地上一堆堆荆条、彩线、彩色软管、笼柄、切削工具整齐排列,荆条随着老人的手指不断翻动,一只精致的小笼很快便显现雏形。
“每年的7月—11月都可以割条子,主要是榆树条子,割下来晾晒两天,然后根据笼柄的大小、形状,选用合适的条子开始编。”随着贺老娴熟的技艺,一根根荆条飞舞交织,很快成为了笼上的筋骨。
交谈中,老人告诉记者,他是在19岁初中毕业后开始学习编笼的,那时候亲戚中有一个哥笼编得好,他便常常去他家边看边学,起底、编织、收沿、锁口,每一道工序他都牢记于心,然后回家慢慢琢磨、研究,由于性格内敛,多数时候,贺世清都是默默观察,很少发问。通过不断地摸索、思考、实践,贺世清逐渐掌握了编笼的关键技术,编笼技艺日益精进,渐臻成熟。
“半年之后我就完全学会了,然后等到遇集日就拿到和盛、董志、肖金等地拿去卖,我的笼编的好,刚开始人不知道,后来人都知道了买笼的人就越来越多了。”荆条舞动,贺世清一边回忆一边说。
随着编笼生意越来越好,贺世清开始根据市场需求和顾客喜好对笼的种类进行拓展,大笼、小笼、揽柴笼、提菜笼、提蛋笼、吃食笼、小孩玩具笼……笼的品类不断丰富,顾客的口碑也越来越好,每次出摊,都能吸引大量行人的目光,人们聚拢在笼摊前,无不为贺世清的巧技妙思感叹称赞。编好的笼很快销售一空,贺世清也每每能因此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小小的笼,承载了青壮年时期贺世清全部的生活支出,靠着这门手艺,他养活了一大家子人。
“那几年信息还不发达,我的笼都是靠人口口相传,苹果园卸果子,农民掰玉米,都要用笼,经常有人来我家里买笼,还有好多外地人也来。”想起那时候热闹的情景,贺世清笑着说道。
就这样年复一年,几十年过去,贺世清的头发开始斑白脱落,然而一双巧手却依然灵巧如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实用为主的大、中型笼逐渐退出市场,人们开始关注起了更为精致小巧、具有观赏价值的精品笼、巴掌笼,这使编了一辈子笼的贺世清又提起了探索兴趣。他让自己的孙子、孙女帮他在网上购买了彩线、彩色软管等装饰材料,再根据顾客要求和自己的想象,创造性的将这些材料融合编进笼中,通过不同的颜色搭配、层次渐变,荆条笼在颜色和花纹上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色彩单一的荆条笼被他赋予了新的生命。
“我曾和人打赌,说如果这种小笼有比我编的更精致美观的,我给他出一百元,”贺世清老人笑着说道:“像这种小笼,咱们宁县买的人少,但西峰人买的多,西峰有个女顾客,最多的一次拿了70个精品小笼,还给我说有多没少,她全都要。”
逢集的巩吕街道人头攒动,贺世清向往常一样在街上摆起笼摊,然而人群来来往往,大多数却都是问问看看,真正买笼的人寥寥无几。
时代潮流滚滚向前,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许多传统的老手艺早已被机械化流水线所取代,大批量、多材质的框笼制品遍地开花,传统的手工制品逐渐没落,曾在人们生产生活中产生过重要作用的笼逐渐被人们遗忘,仅有的一两个散落在时代潮流中的编笼艺人和笼制品早已如沧海遗珠般弥足珍贵。“我今年81岁了,儿子在外面忙着挣钱,不愿意学这个。人老了,觉少,我有时半夜睡不着起来编笼,老伴没少责备。我编了一辈子笼,只有在编笼的时候,我才能觉得时间过得快。”老人一边说一边给记者展示他因长期编笼而变形的双手,“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个,以后估计再也没人会编笼了吧。”老人遗憾地说道。
通讯员 曹康 赵晶晶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