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甘肃答卷——甘肃省各地贯彻落实“三新一高”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扫描
原标题: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甘肃答卷
——我省各地贯彻落实“三新一高”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扫描
肃州区的杂交玉米加工车间。肃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天水一中麦积分校。(资料图)
草原上的夏河甘加羊。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韦德占
白银市金沟河生态环境治理初显成效。(资料图)
静宁县迎来苹果丰收。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侯崇慧
编者按:“十三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全省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呈现出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改革开放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生福祉稳步提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的良好局面。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今年以来,全省各地牢牢把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各项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近日,记者走进酒泉、白银、平凉、甘南、天水等地,记录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贯彻落实“三新一高”要求,拼搏实干、争先进位的生动事例,展望各地起航定向、破浪前行,奋力书写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酒泉
做强“芯片” 建设一流种业基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文博 通讯员 姚明悦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凭借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天然隔离好等优势,酒泉市肃州区繁育的农作物种子籽粒饱满、水分含量低、色泽正、产量高、品质优,是全球公认的最具优势的农作物制种区之一,被誉为“天然的种子繁育场”。
近年来,肃州区加大改革创新、政策扶持、主体培育力度,加快建设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种子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了以种业发展为龙头的现代农业新格局。目前,肃州区制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年产各类种子1亿公斤。其中,玉米、蔬菜种子分别占全国用种量的10%和50%,蔬菜、花卉种子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50%以上。
现代种业成为支柱产业
走进肃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连片智能温室整齐排列,棚内硕果累累,生机盎然。在6000平方米的试验区内,有番茄、辣椒、南瓜、洋葱、花卉等15大类4600多个品种。
“对上千个品种统一管理,进行生长试验,经过对风味、果形、色泽、产量、储存、抗性等因素考核后,筛选出最优品种。”技术员常春介绍说,目前园区已引进育种企业5家,建成种子试验研发基地3000亩,带动发展专业合作社816家、家庭农场106个。
种子好不好,还得田里看长势!
“每年春耕前,各大制种公司跟我们签订合同,免费给我们提供母种的同时协定保底收购价。”肃州区果园镇中所沟村制种大户王军明说:“制种收入比较高,以甜椒为例,1亩地除去人工成本净挣1万元,收入有保障。”
在肃州区,制种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截至目前,肃州区从事制种产业的农户达5万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92.7%。当年可实现制种产业总收入12.5亿元,户均制种收入达2.2万元。现代种业已成为肃州区产业化程度最高、联系农户最广、农民收入比重最大、农业增收效益最显著的支柱产业。
构建全产业链生产体系
肃州区总寨镇西店村的奥凯种机智慧农场,是我省首个“玉米无人化农场”。
“玉米无人化农场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无人化农场技术成果为模型,集无人化农机系统、无人化灌溉系统、无人化绿色防控系统等新技术为一体的高标准、高科技型的数智化农场。”农场建设方——酒泉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付秋峰介绍说,“玉米无人化农场”在绿色种植管理与智能技术相结合、精准导航与种植经验模型人工智能AI技术相结合两个方面进行创新,突破了多农机导航定位等关键技术,实现了“老牛下岗、农民进城、科学家种田”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
从最简单的农机生产到拥有国家种子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种子加工成套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等多个研发中心,奥凯种机公司如今已成长为全国最大的种子加工装备研发制造公司。
奥凯种机公司的发展是肃州区现代种业成长的缩影。肃州区在大力发展种子繁育、生产、加工、培育为主要环节的制种业的同时,致力于构建全产业链生产体系。
目前,肃州区已经形成了以酒泉奥凯种机为龙头的种子生产加工机械和大禹节水为龙头的节水灌溉装备制造业联盟,建设了以种子加工流通、种子机械装备生产、种子包装产品加工、物流服务等功能的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园种子加工园。在玉米制种机械研发、种子加工生产线、种子精选设备、节水节肥节药设备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以农促旅三产融合发展
国庆假期,肃州区金佛寺镇变成一片花的海洋,制种花卉不仅成为游客眼中最美的风景,更为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
金佛寺镇花卉制种面积达1万余亩,品种300多个。近年来,金佛寺镇积极推动花卉制种和乡村旅游休闲观光相结合,使一些传统制种企业也走上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结构。
蓝翔园艺种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凤翔抓住农旅融合发展资源,投资8700万元建起了集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丝路花旅”度假营地。
“目前,公司主要从事花卉育种和代理繁育,同时通过‘丝路花旅’打造花海旅游,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陈凤翔说,接下来打算以本地优质自然资源为依托,投资建设一个智能温室花卉市场,使其成为国内一三产业融合的典范,并通过三产反哺一产制种。
历经40多年的发展实践,肃州区目前拥有种子生产加工企业146家,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培育敦煌种业、登海先锋等育繁推一体化省级龙头企业9家,与全球80多个国家(地区)及全国近千家种子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代繁品种达到4900多个,代繁面积达到全区瓜菜制种面积的80%。
让种业拥有“中国芯”。进入新发展阶段,一系列国家现代种业战略正在肃州区交汇叠加,一连串种业“翻身仗”的重大政策相继部署,肃州区也将在打造国际一流种业基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记者手记】
小小种子 能量无限
张文博
一粒种子,只有在合适的土壤里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戈壁深处的酒泉市肃州区,土地谈不上肥沃,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玉米制种起,坚毅的肃州人用勤劳的双手给种子的萌发、生长创造了“绝佳”的环境。如今,瓜类、蔬菜、玉米、花卉、牧草、油类作物等12个种类3100个品种农作物种子出自肃州区,蔬菜种子等更是占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
肃州人并不满足于此,他们深耕种业、精益求精,将目光转向国际市场,正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种业基地。
试想,当肃州出产的优质种子,洒向世界各个角落的农场,美化每一处田地,走上餐桌,温暖每一个家庭,小小种子,必将迸发无限能量。
天水
城区改造 构建宜居新家园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永萍
深秋时节,漫步在天水城区街道,草木葱茏,绿意盎然。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人民公园内游人如织,藉河风景线上生机勃勃……处处彰显着活力、释放着魅力。
城市的更新建设事关民生福祉。近年来,天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市情实际,科学规划,以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大气魄、大动作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持续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越来越高。
拓展城市空间
2020年5月,天水市有轨电车示范线(一期)工程开通运营,标志着有轨电车首次落户甘肃。
近日,记者从天水市秦州区藉河北路出发,搭乘有轨电车沿着成纪新城一路向东穿行,一侧是碧波荡漾的滨河,一侧是精致温馨的住宅。随着有轨电车缓缓前行,公园、学校、医院、体育馆等从眼前闪过。
“自从有轨电车开通后,我们出行更方便了。”家住天水火车站附近的居民张世杰对记者说,“儿子的婚房就买在有轨电车途经的碧桂园,最近正在装修。早上和老伴乘坐有轨电车过去,晚上早早就能回家。”
“依河而建的有轨电车,不仅打破了天水的交通瓶颈,方便了居民出行,还带动了沿途经济,加速了成纪新城的发展。”天水市城市更新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安敏峰说。
成纪新城的迅速崛起,是天水市着力拓展城市空间的一个缩影。为打破“两山夹一川”地形地貌的制约,近年来,天水市着力打造“一核、三轴、两区”的城镇区域空间布局,规划建设了成纪新城、秦州新城、麦积新城、颍川新城、东柯新城、空港新城、社棠工业新城和三阳川新城八大新城。与此同时,启动实施了南北两山乡村振兴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拉开城市骨架、扩大城市规模。
改善人居环境
“等了这么多年,可算要拆了!”听说自己居住的片区要更新改造,秦州区罗玉小区居民苏爱琴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罗玉小区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人居环境差、违章建筑多、安全隐患突出……2020年,天水市启动城市更新改造工程,计划在原址上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的安置小区。
“印象中的拆迁是件麻烦事,但这次安置程序简单、政策优厚、公开透明,从入户摸底到摇号选房再到拆除旧楼,前后不过4个月时间。”苏爱琴说,如今自己已经在为搬入新居作打算了。
住房是民生之要,老旧小区改造事关百姓福祉。2020年,天水市着眼于制度创新、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率先在全省实行城市更新专项行动,通过公开招标、融资、房屋征收、安置房建设和回购安置、土地开发出让、返还投资等方式,完善城市更新流程步骤,规范工作环节和运行渠道,摸索出了一套紧贴天水实际、行之有效的城市更新发展模式。
“老旧小区改造暖了居民心,这是很多常年生活在老旧小区居民的共同心声。”天水市城市更新服务中心安置科负责人龚雷雷说。
提升城市气质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灵魂,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
在秦州区西关片区,有一处明清时期的古民居群:既有古街古巷古树,又有古民居。漫步其中,浓厚的文化气息让每栋建筑都有了灵魂,看似普通的外表,背后却隐藏着许许多多的故事。由于年代久远和长期得不到修复,这里的古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2018年,为保护利用好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天水市启动实施了天水古城西关片区综合保护与利用项目。
修院落、砌屋瓦、镶脊兽……古建专家用丰富经验和现代技术,巧妙地复原了这里的样貌。
“现在,这里已经成了天水的一张亮丽名片,很多外地游客都要来这里打卡。”正在西关片区游玩的天水市民李斌笑着说,自己晚上没事就带着孩子来这里逛一逛,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外塑城市之形,内铸城市之魂。古老的天水以历史文化为重点,重塑着城市气质和风貌。
【记者手记】
改善人居环境 展现独特气韵
白永萍
城市是一个生命体,不论是新城建设、老旧小区改造,还是文化遗留保护,都是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关乎城市品质,也承载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天水市既与时俱进更新城市建设,改善了人居环境,又注重展现城市独特的气质风貌,避免了“千城一面、万楼一貌”,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天水市的这一生动实践,也为加强城市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甘南
减畜增效 推动绿色发展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韦德占
10月,在夏河县牙利吉办事处的阿纳村,晨冰暮霜。这里平均海拔3300米,属于高寒牧区。
穿着一袭绛色藏袍,戴着一顶宽檐毡帽,阿纳村藏族汉子桑吉东知布意气风发。他坐在合作社前的草地上,半眯着眼睛,脸上洋溢着笑容。眼前,娟犏雌牛正悠闲地吃草。
说起娟犏雌牛,桑吉东知布一下打开了话匣子:“这可是能赚钱的宝贝疙瘩啊!它是英国的娟姗牛和本地的藏牦牛杂交后繁育的,比本地传统的藏牦牛体型大、产奶量高、生长周期短。”
“藏牦牛6至7年出栏,平均价格4500元一头,娟犏雌牛一年半即可出栏,平均价格8500元一头;藏牦牛日产奶量3斤,娟犏雌牛日产奶量15斤。”夏河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工作站站长李瑞文告诉记者,每投一头娟犏雌牛,牧户就可以淘汰3头本地藏牦牛,真正实现了养殖由数量扩张向减畜增效转变,取得了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据了解,自2014年开始,夏河县针对牦牛、藏羊、犏雌牛生产性能下降的实际,以推进畜牧业产业化为载体,以畜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为目标,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协同科研院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施高原奶牛(娟犏雌牛)高效繁育暨牦牛、藏羊本品种选育体系建设项目,建成牦牛本品种选育、犏牛高效繁育、黄牛杂交改良三个产业链和种公牛交换使用的新机制,以及以甘加羊为主的藏系绵羊本品种选育模式,全面提高当地藏牦牛的个体生产水平和群体生产效益,减缓草场生产压力,走出了一条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在此背景下,牙利吉办事处雪域更盼牛羊养殖牧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桑吉东知布在夏河县农业农村局的组织下进行专业培训,拿到了“家畜繁殖员”职业资格证书。
“我们邀请甘肃农业大学的专家驻点开展牦牛人工授精繁育工作。经过培训后,我不仅掌握了用娟姗牛冻精开展人工授精的技术,还当上了合作社的监事长。”桑吉东知布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自豪的神情中还流露着几分腼腆与羞涩。
“无论是生长、体重、产奶、增收、单畜产值均成倍增加,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品种改良效益都大大提高,还不断繁育生产出了品种牛、生态牛、增收牛、致富牛。”李瑞文告诉记者,夏河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从根本上遏制了地方优势畜种退化的趋势。
据李瑞文介绍,夏河县投资3094.6万元用于娟犏雌牛高效繁育基地建设,在强格道、乃合当、索拉贡玛、索拉哇玛等草场新建牛舍18座,配建户外运动场18处,饲草棚18座;组建符合《甘南牦牛》二级以上的18个经产母牦牛繁育核心群,每群150头共2700头;引进高压消毒机、牛用可视输精枪、牛用排卵检测仪、恒温解冻仪、液氮罐等设备和娟珊牛细管冻精6500枚;2020年7月至9月,累计完成人工授配牦牛1247头,截至今年7月底共产犊865头,繁殖率69.37%。自今年6月开始,已完成人工授配450头。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验、推广,夏河县畜牧品种改良、畜群结构调整工作推向全覆盖,形成产业链,提高了牛改效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长,还解决了技术人员缺乏、人工授精设备短缺、液氮运输、全覆盖散养户自行改良等困难,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品种改良效益等方面均取得成效,实现了减畜不减产、提质量不提数量、既增质又增效的目标。今年,当地已完成“夏河甘加羊”地理标志登记1个,绿色食品认证2个,夏河县45万亩草原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全国有机农产品(藏羊、牦牛)生产基地。
【记者手记】
既要生态美 还要百姓富
韦德占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夏河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紧紧围绕畜牧产业畜群结构改良,持续落实草畜平衡制度,从向数量要效益到向质量要效益,化解棚圈内过剩的“产能”,实现了减畜不减产、提质量不提数量、既增质又增效的目标。
从夏河的畜牧业发展实践中可以看到,只有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矢志不渝践行“两山论”,坚定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才能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才能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的有机结合。
白银
以水为媒 奏响“黄河大合唱”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陈泳
黄河流经白银258公里,年均入境流量293亿立方米,滋养着180万白银人民。白银,也是黄河流域重要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和沿黄特色农业灌区,是兰西城市群主要节点城市和兰白都市圈核心城市。
近年来,白银市进一步明确在黄河流域的功能定位,主动承担上游责任,多次规划论证提出建设国家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创新试验区,谋划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环境污染防治、高质量发展等六大类490个项目,有力推动了黄河上游白银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树牢生态优先理念
白银居于全国“三区四带”中黄河重点生态区和全省“四屏一廊”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前沿,兼具黄河上中游特征,生态地位显要。
生态兴则文明兴。白银始终坚守生态环保的底线,积极实施“三高三综”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压紧压实河湖长责任制,实施生态廊道提升、生态移民自然恢复、传统工矿区生态恢复治理等工程,治理水土流失7327平方公里、修建护岸工程100多公里,四年绿化1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3.6%,黄河白银段水质达到Ⅱ类标准。
黄河靖远北城段,水清流畅、岸绿景美。近几年,靖远县强力推进河道治理工作,极大改善了境内河道生态面貌。同时,还实施了两岸环境综合整治、景观带建设等改造工程,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经过政府的大力治理,黄河两岸的环境变好了,我们经常来这里锻炼,感觉非常舒心。”靖远县城居民魏晋芳说。
人水和谐展新图。白银市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开展企业三化改造、土壤改良、水质提升等行动,协同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真正让白银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优化调整产业布局
推动黄河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白银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重大机遇,确定了谋划建设国家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创新试验区,构建大产业、大支撑、大融合“一区三大”发展格局,聚力发展现代农业、优势工业、第三产业“三个千亿级”产业,着力打造永久安澜的黄河生态带、绚丽多彩的黄河风情带、蓬勃发展的黄河经济带。
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循环、三产联动,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带动构建以5个万亩生态牧场、10个百亿级产业链为引领的千亿级沿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发展循环化工、新材料等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处理好黄河上游白银段保护利用与碳达峰、碳中和的关系,实现工业经济绿色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
发展黄河文旅产业,深度挖掘黄河渡口文化,着力打造黄河·云客小镇、黄河之滨“十大名镇”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沿黄乡村旅游……
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白银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依托黄河资源,积极构建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城市环境,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子,真正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做好绿色发展答卷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白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疆润丰、河南牧原、北京雄特、四川新希望、陕西海升、甘肃阿西娅等龙头企业先后落户白银,10个百亿级全产业链加速构建。
小杂粮、枸杞、甘草羊、胡麻油等绿色食品走向大众餐桌,221个“三品一标”产品丰富了“舌尖上的味道”,农业成为白银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亮点。
时下,靖远县五合镇的枸杞进入采摘收尾阶段。在白塔村村民张鹏茂的枸杞地里,工人们正穿梭田间地头采摘枸杞。“今年枸杞价格比较好,一斤能卖到25元。这里的枸杞大多是自然晾晒,深受消费者喜爱,枸杞种植已成为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张鹏茂说。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蒸蒸日上的枸杞产业在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务工的同时,也成为靖远县一张亮丽的产业名片,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依靠“小红果”走上致富路。
从“优化生态”到“绿色赋能”,如今在白银,生态收益正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白银将进一步发挥黄河资源优势,全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起好步、开好局,努力开创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记者手记】
强化上游担当 筑牢生态屏障
陈 泳
“十三五”以来,白银市找准自身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中的位置,因时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推进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流域污染治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沿黄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弘扬黄河文化六大任务,强力推进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创新试验区建设。但也要看到,白银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在长期开发建设中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存在。“十四五”期间,白银市将坚持强化上游担当,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屏障,努力为全流域群众提供清新的空气、洁净的土壤、宜人的气候等诸多生态产品。同时,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重塑工业竞争优势,打造宜居宜业之城,努力开创黄河流域白银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平凉
生态循环 打造高质量农业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平凉大地处处呈现一派丰收景象。
近年来,平凉市协调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初步走出了一条农畜结合、产加配套、粮饲兼顾、种养循环、集约发展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路子。
废弃树枝变有用之材
秋日,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将静宁县成片的果树清洗得格外翠绿。在静宁县爱福农业有限公司出菇棚里,香菇又长出了新的一茬,丰收的喜悦挂在公司负责人赵书静的眉梢。
“静宁苹果树多,老果园改造等废弃的枝条成垛堆码,我们就地取材,把苹果树枝粉碎成粉末后用于培育香菇菌,出四五茬香菇后,废弃的菌棒还能当肥料还田。”赵书静说。
“公司和河西学院联合成立了真菌应用工程实验室,通过检测发现苹果废枝适合做菌棒的原料,产出的香菇菇形圆整、口感爽滑、营养丰富,产量比其他枝条高出8%至10%。”赵书静介绍。近年来,公司形成了“农作物秸秆(废旧枝条)-食用菌-废料还田”生态循环种植模式,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解决了当地群众就近就业问题,还带动500多户农户发展食用菌种植,户均每年可实现纯收入2万元左右。
废旧窑洞变“聚宝盆”
走进崇信县黄寨镇甘庄村窑洞养牛场,一排排窑洞错落有致,一头头健硕的红牛在窑洞前悠然自得。
“新建一座3至5头规模的牛舍需4万元左右,而改造窑洞仅需1万元,我们对有利用价值的101孔窑洞进行了改造。”黄寨镇党委副书记路文娟说,2020年镇里依托养牛场解决了1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人均月增收2400元,年收入2.8万元,并通过“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农户”和“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带动全镇养牛1.8万头。
今年以来,黄寨镇为了解决粪便污染,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现代农业,依托永盛肉牛育肥繁育中心,由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亚东带头,建办了“陇东宝”有机肥生产厂。
“有机肥生产线每年可处理畜禽粪便3.8万吨,年生产有机肥1万吨,带动就业120人,目前已经生产2800多吨,销售收入180余万元。”张亚东说。
草畜肥循环 “种养加”结合
“变废为宝”是生态循环中的重要一环,如何打通一二三产业间的整体生态链,打造新型循环农业生态系统?记者在静宁县农发公司威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循环示范园找到了答案。
“示范园有100亩平凉红牛基础母牛超市、标准化繁育示范基地和264亩苹果标准化种植基地,目前平凉红牛存栏量为1000头,挂果园面积已达到80亩。”静宁县农发公司监事会主席李玉鹏说。
甘肃雄康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黎彦召介绍说,公司依托产业循环示范园,组建了“牛果菌”的产业循环发展模式,利用养殖产生的粪污和废弃的菌棒生产有机肥,有机肥还田进行苹果种植,苹果枝条粉碎后进行菌棒生产,初步形成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产业模式。
“近年来,公司带动周边农户进行饲草种植500亩以上,每户年增收1.5万元以上,同时为周边农户进行基础母牛的托管代养,每户每年分红700元,累计分红20余万元。”黎彦召说,示范园养殖种植基地、食用菌及有机肥生产每年可提供用工岗50个以上,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捧上了“金饭碗”。
在泾川县,也有一个人想通过种养结合实现绿色生产、绿色增收,他就是宝成彩虹家庭农场主薛保成。
“使用有机肥可以提高苹果产量,防止病虫害,提升果实品质,我这90亩苹果园,去年羊粪就花费6万元。”薛保成说,“今年我又承包了150亩地,其中100亩计划养200头牛,到时再不用花钱买肥料了。”
“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举措。”在平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路韬看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既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也能够促进农业生产资源高效节用,对于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去年,全市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96亿元,循环农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
【记者手记】
建设现代农业 实现产业振兴
田丽媛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生态宜居是关键。
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平凉市把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主抓手,协调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和资源环境节用保育,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我省粮食作物和草畜、苹果、蔬菜等农产品的重要产区,平凉市除地域优势之外,更重要的是全市上下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此谋划实施十大生态循环农业工程,并推出一系列保障措施。
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在平凉,记者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丰收与喜悦,更触摸到现代循环农业的生机与活力。
相关新闻
- 2021-10-13甘肃省下发“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2025年全省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要达388亿元
- 2021-10-13甘肃为民企办“大讲堂”把脉短板 创设新金融生态环境
- 2021-10-13甘肃省5科研项目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 2021-10-12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7000万亩 西部主产区占比逾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