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要闻

【我和黄河的故事】生态环保员:用“心”排查 用“行”丈量

21-09-08 19:11 来源:新甘肃 编辑:高正武

  生态环保工作人员在黄河岸边检测水质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蔡文正

  奔流不息的黄河,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河”。我们,又该如何保护“她”?

  自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启动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及污染现状调查工作以来,为摸清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环境底数及污染现状,助力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全省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排查人员同步开展了排查工作。

  “各市州排查情况怎样?排口总数多少?排口为何类型?排口是否需要监测?入河方式是什么?”

  答案在哪里?就得靠查数据、找资料、实地勘探来寻找。

  截至2020年底,武威市、白银市、定西市、天水市、平凉市和庆阳市等6个市共完成排查登记3766个,其中疑似问题数945个,新增排口2821个。

  这样的答案,是一位位生态环保基层工作者顶风雪、冒严寒、钻桥下、涉河道得到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工作需要,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监测,分析数据……他们,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最有力的数据支撑,良好的生态环境背后凝聚着无数生态环保员的心血和汗水。

  用“心”排查、用“行”丈量。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一位排查员就是这支队伍的缩影。

  2020年,武威市生态环境局天祝分局排查组成员克服冰雪路滑、设备简陋的困难,来到甘肃省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进行现场排查。排查员马元斌在这一天内走了60多公里,排查排污口12处。

  

  排查员马元斌爬下桥面排查

  为确认桥下有无排污口,马元斌爬下桥面拍照取证。桥面坡陡湿滑,天气寒冷,稍有不慎就会失足滑落。

  有些排口位置隐蔽,车辆不易到达,“走,我们蹚水过去,车停得下来,我们的脚步不能停,核实排口就要较这份真。”和马元斌一样的排查员们,迎着直灌衣领的寒风,逆风踏水而上,确保“有口皆查,不放过任何一个排污口”。几段山路下来,几个点位采样后,马元斌已经累得气喘吁吁。

  这份“较真”,是环保人的情怀,更是环保人的责任。也正是这份较真,让问题有了答案。

  在排查员马元斌和队友们一丝不苟的排查下,终于将黄河一级支流金强河两岸排查清楚,排查终点到达金强河安门渠首。至此,现场排查组按时完成了35个排污口及疑似排污口的排查总量。

  这样的情形不仅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更是现场排查人员的真实写照。“严要求、重落实”,所有排查点位都必须亲眼看到才放心。

  没有光鲜亮丽的外表,工作完一天回家时,每位排查员的身上都蒙着灰尘。排查员马元斌经常开玩笑说自己“远看像逃荒的,近看像要饭的”。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作为生态环保人的他从未退缩,把事情做真做细。

  在一次排查结束后,一位老人站在车窗外一直挥手:“你们干的是好事儿!”听见老人的话,马元斌的内心被深深触动,群众的点赞让每位排查人员心里暖暖的。

  

  排查人员徒步在河道内进行排查

  作为一名基层生态环保者,入行12年的马元斌身兼数职。监测工作、督察工作、省市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省市布置的排查工作……一项项繁琐的工作,让他多在奔波,少有空闲。

  “从小生活在这里,小时候这里的居民会在黄河里洗衣服,有时候还会把垃圾倾倒在河里。”说起过往,马元斌的眼中闪过一丝追忆。“那时候经常在黄河边玩耍,每隔一段都能闻到臭味。”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随意排放,导致当地的黄河成了一条“有味道”的河。

  “后来国家有了政策,省委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我们的整治工作有了主心骨,也顺利了起来。”谈起这两年的黄河治理,马元斌很是欣慰。“刚开始只是把生态环保作为一项养家糊口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进,看着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昔日垃圾遍地,河水泛滥的黄河成为一条生态河,我打心眼儿里开心。”

  

  排查员雪中排查

  随着生态保护工作的不断开展,当地生态环保员进村社、进企业,不断普及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黄河的重要性,加入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过程中。

  “有一次,一位外地的游客在黄河里洗车,被当地村民看到,隔着老远就劝阻他,游客赶紧把车开了出来。”当地的居民和马元斌一样,成为了黄河的守护人,也成为了绿水青山的守护人。

  在天祝县,生态环境的改善让当地黄河沿岸小商贩生意更加好了,旅游人数多了,当地收入增加了……流经九省的黄河,造福着两岸的人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幸福河”。

  “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保护生态环境、守护青山绿水,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生活环境。”站在黄河边,马元斌的眼中尽是光芒。

  在甘南州夏河县区域段河岸,排查员杨才富徒手在河堤上进行攀爬,寒冷的天气伴随着刺骨的朔风。

  在甘南州卓尼县若龙村,为了给后续现场采样和溯源工作打好基础,排查员卢刚跨过护栏用手拉住栏杆,用冒险的动作拍出最真实的现场画面。

  在黄河流域黄河玛曲段,大雪突降,道路泥泞湿滑,车辆无法到达排查点,为了排查数据的及时准确,排查员何世杰步行1小时到达排口现场,进行现场数据采集……

  迎着晨曦出发,伴着夜色归来。和马元斌一样,一位位生态环保员用脚步“丈量”黄河,用真心解决问题,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为保护母亲河发光发热。

  

  生态环保人员现场模拟排查工作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高台烙画雕刻手艺人张爱国:最满意的作品永远是下一个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高台烙画雕刻手艺人张爱国:最满意的作品永远是下一个
  •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邢余杰和他的西部民俗记忆博物馆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邢余杰和他的西部民俗记忆博物馆
  •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请党放心,我在这里——记录24小时张掖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人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请党放心,我在这里——记录24小时张掖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人
  • 天水胡大村当真不一般 天水胡大村当真不一般
  • 天水秦安乡镇中学抓质量生源回流 老师:“我们的孩子也在这上学” 天水秦安乡镇中学抓质量生源回流 老师:“我们的孩子也在这上学”
  • 【治理创新 共建共享】兰州广武门街道: 开门议事多包容 不怕群众提意见 【治理创新 共建共享】兰州广武门街道: 开门议事多包容 不怕群众提意见
  • 兰州车站多举措服务学生顺利返校 兰州车站多举措服务学生顺利返校
  • 兰州:城市向南有一片烟火人间的山水“醉”了秋天 兰州:城市向南有一片烟火人间的山水“醉”了秋天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甘肃高台:“绿色”铺就发展路
2   院士“把脉问诊”为甘肃高质量发展“开
3   高质量教育关键在课堂,甘肃一场青年教
4   首趟秋季“环西部火车游”旅游专列开行
5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高台烙画雕
6   甘肃“梯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协同推
7   “黄河之都”兰州如何扛起上游责任?制
8   甘肃“80后”教师:教孩子学精一门手艺
9   作家莫言话甘肃民勤:让沙漠腹地变致富
10   “黄河之都”兰州“智慧逐绿” 减污降
11   第五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12   甘肃东西部劳务协作品牌“鲁甘人力”:
13   8月兰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
14   甘肃森林消防湖中锻造“水域尖兵” 提
15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邢余杰和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