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驿使图》壁画砖:聊聊中国古代快递那些事儿

21-08-26 08:53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编辑:赵满同

  原标题:《驿使图》壁画砖: 聊聊中国古代快递那些事儿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驿使图》壁画砖

  宁夏邮政博物馆馆藏的反映上古邮政故事的甲骨文片。

  宁夏邮政博物馆馆藏的古代驿车。

  快递在当下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网上下单,快则三五日,慢则十天半月,就能够将远方的物品送到身边来。这已经成为当下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那么在久远的古代,会有这样的“快递”生活场景吗? 还真有。在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着一块彩绘《驿使图》壁画砖,这是魏晋时期的一幅壁画砖,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古代一些关于“快递”的事儿。

  《驿使图》中的邮递员为什么没嘴巴?

  《驿使图》壁画砖的发现很偶然,20世纪70年代,一个牧羊人无意间的发现,揭开了嘉峪关新城古墓群的挖掘序幕。1972年-1979年,甘肃省文物部门先后8次,共挖掘13座古墓。其中8座是彩绘壁画砖墓,共出土壁画砖660块,俨然一座“地下画廊”。

  这些画像砖除军事题材外,绝大部分都是一砖一画,笔法简练,形象生动,系统反映了魏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俗、科技等内容,其绘画以中国传统的写实手法为主,早于莫高窟艺术。其中嘉峪关新城古墓群的5号墓是墓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后来整体搬迁到兰州,在甘肃省博物馆内复原。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的《驿使图》画像砖正是出自5号墓。

  这块画像砖砖长35厘米,宽17厘米。米色底,黑色轮廓线,寥寥几笔,画师用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准确地摄取了古代驿递过程的一个瞬间,以形写神,勾勒出驿使手持文书策马奔腾,生动再现了1600多年前,丝绸之路上西北边疆驿使驰送文书的历史画面。

  奔马迅疾的身姿,显示出驿递任务的重大和紧迫;骑使所举传符,乃通过关门哨卡的凭证,飞驰中仍需手持擎示,是为了不至于因关卡验符而减速。头戴黑帽,身着短衫的驿使,举邮件的手和嘴持平,最有意思的是,驿使面部没有画出嘴,寓意守口如瓶,彰显驿传保密的重要性。古人不仅构思巧妙,而且还颇有意境,整个画面简练、明快,画师意象在胸,一笔到位,形神兼容。

  此砖画有两处画得十分传神,韵味十足,一处是画师对马的刻画非常精彩,马四足腾空,长尾平甩,马尾浓墨飞白,一挥而就,将马高速驰骋的雄姿表现得淋漓尽致。另一处就是驿使面部嘴巴处精妙绝伦的留白,不着一墨,自然而隐晦地表达出保密的意思,实为点睛之笔。

  中国古代邮驿系统有多重要?

  《驿使图》壁画砖是反映我国古代邮驿最早的绘画作品。1982年,这幅《驿使图》成为中国邮政的形象大使。从此,策马飞驰的驿使形象深入人心。

  那么在古代,邮驿系统有什么作用呢?最重要的当然是信息的沟通交流!

  中国古代邮驿系统很古老,从有文字记载的商朝算起就已经显露出雏形。作为古代政府为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和交通组织,邮驿在古代一般不对民众开放。平时,它是传达政令、沟通中央与地方及地方间联系的纽带;战时,它是飞报军情、指挥作战的得力助手;一遇重大灾异或事变,它又成为政府采取特殊措施,处理非常事故的重要手段。

  早在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尧为了采纳民间意见,特地修了一条康庄大道,专设喉舌之官——“纳言”,纳言就是上传下达信息的通信员。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还有关于政府组织通信活动的记载。有一片商王武丁时期的甲骨文记载,一位年迈信使在路上走了26天,差不多600里的路,结果还没达到目的地就“过劳死”了。

  殷商王朝与外地的消息往来传报,已逐渐形成了驿传制度,还设立了许多供贵族阶级人员过行食宿的“羁”舍。

  西周时,全国有一套相当完整的邮驿通信职官系统。战国时期,单骑通信和接力传递已经开始,简牍和符节流行开来,人们在邮传简牍之时还进行加封保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还颁布了我国最早的一部邮政法——《行书律》,制定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公文、书信及时、准确到达目的地。

  古代邮驿系统从秦汉开始不断完善,一直发展到隋、唐、宋、元、明、清时期,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置”“驿”“邮”“塘”“所”“亭”“传”“铺”等一系列的汉字都与古代邮驿系统紧密相关。很多词汇也因此而诞生,“急脚递”就是400里加急快递;“信幡”是三国曹魏发明的利用不同颜色和图案的旗帜,可传达保密信息;唐代各大藩镇在长安的“进奏院”就是当时的“驻京办”;“马上飞递”“六百里加急”等成为汉语常用词汇。可见邮驿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古代的“快递”到底有多快?

  古代交通不便,那时候车马慢,但却一点也不影响帝王贵族的“快递”生活。

  张骞通西域后,顺带也开辟了国际邮路。当时邮驿通信速度是比较快的,马传一天可行三四百里,从西边金城郡(今兰州市西北)用快马到长安,1400多里的距离,7天可跑一个来回。据记载,有一次,张衡制作的地动仪西边一个龙头含珠掉落在蛤蟆嘴中,当时的洛阳城民们很难相信地震已经发生,几天后,陇西飞马来报,迅速准确地传达了那里曾发生地震的消息,足见两汉邮驿制度之完善及传递信息效率之高。

  到了隋唐盛世,随着国力蒸蒸日上,邮驿系统也随之有了大规模的发展。

  邮驿系统不仅负责公文、军事情报的传输,还得负责迎送官员和外国使者、追捕罪犯、抚慰灾民和运输贡品的诸多职能。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李隆基为杨玉环千里送荔枝的故事,就是利用这些密布在全国的驿站,才能让新鲜荔枝限时专递到京城的。《舆地纪胜》中引旧志云:“杨妃嗜生荔枝,诏驿自涪陵,由达州,取西乡,入子午谷,至长安才三日,色香俱未变。”这一路程约2000里,依照唐代急驿,3日到达,速度可是一点不慢。

  据统计,唐代的时候,全国驿站多达1600个,其中陆驿1200个、水驿约260个、水陆通用80多个。全国驿站系统雇员总数达到2万多人的规模。除了这些人员之外,根据大小,每处驿站还保养8-80匹驿马。“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杨玉环很轻松就能吃到三天前采摘的荔枝。

  除了这些常规的驿站驿马外,唐代最有特色的还是“明驼使”。顾名思义,这是一支使用骆驼作为交通工具的邮递系统,据说这种骆驼“腹下有毛,夜能明,日驰五百里”,随便送个货,两日必达。

  除了杨玉环,元朝皇帝想吃外地的新鲜水果,那也不是难事。

  宋朝时在一些地区重点设置急递铺,日速可达400里,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将这种通信方式推广到全国。由于元代是一个地跨欧亚的超级大国,所以这种“急递铺”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布中原、西域,甚至远到欧洲,形成了一个贯穿欧亚大陆的邮驿网络,这也是一个巨大的物流网络。

  马可波罗曾有这样一段描述:“从京城到各省的干道上,每隔几十里就有一座建筑宏伟、陈设华丽的驿站;驿站中饮食起居所需物品无不俱全……碰到水果采摘季节,早晨在汗八里(今北京)采下的果子,第二天晚上便可运到上都。这在平日是十日的里程。”

  可以想见,当时的皇帝已近乎过上拥有“快递”的生活了。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黄建强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在粗粝的现实中追求“意趣神色”——观话剧《八步沙》 在粗粝的现实中追求“意趣神色”——观话剧《八步沙》
  • 金戈铁马定陇原 红旗飘扬启新程——回顾甘肃解放历程 金戈铁马定陇原 红旗飘扬启新程——回顾甘肃解放历程
  • 【“飞阅”甘肃】沈家岭:硝烟散去 精神永存   【“飞阅”甘肃】沈家岭:硝烟散去 精神永存  
  • 尹弘会见郁亮一行 尹弘会见郁亮一行
  • 甘肃省推行“库长制”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甘肃省推行“库长制”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 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调研组来甘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 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调研组来甘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
  • 甘肃酒泉市阿克塞县附近发生5.8级左右地震 甘肃酒泉市阿克塞县附近发生5.8级左右地震
  • 图解丨人社民生“甘快答” 资格考试热点问题解答 图解丨人社民生“甘快答” 资格考试热点问题解答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取得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职称 甘肃省优先
2   甘肃省设立“技能大师之家”
3   兰州:公交车上女子突然晕倒 司机联合
4   甘肃陇运快客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做好车
5   醉酒男子轻生跳下黄河护栏 兰州安宁公
6   国内国际大赛16枚金牌得主三度出征残奥
7   【文化记忆】故土记忆 兰州味道
8   在粗粝的现实中追求“意趣神色”——观
9   金戈铁马定陇原 红旗飘扬启新程——回
10   杨光祖文学评论集 《批评:真理的呈现
11   兰州市卫健系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24人
12   甘肃省为科研人员“松绑”出新招
13   甘肃省科技厅出台新政为科研人员松绑减
14   四部门下发《通知》——沿黄地区严控高
15   未雨绸缪筑牢安全屏障——省科学院地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