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省外媒体刊甘肃

乐此不疲捡牛粪 他们到底图个啥?——揭秘青藏高原上的牦牛“铲屎官”

21-08-11 11:00 来源:新华社 编辑:赵满同

  新华社兰州8月10日电(记者张文静、龚哲、程楠)一群牦牛正徜徉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慢悠悠地低头觅食。当它们把尾巴抬起来的一瞬间,跟在身后的郭娜赶紧上前,因为她知道,牦牛要拉便便了。

  郭娜跟着牦牛群“散步”。(受访者供图)

  牛粪落地后,郭娜用戴着乳胶手套的双手,轻轻地将牛粪表面的杂草等污染物剥离,接着将牛粪搅拌均匀,再用特制的勺子将牛粪一点一点地放入冻存管内。完成这套流程后,为了防止牛粪里的关键物质分解,她将冻存管放入随身携带的液氮罐里冷冻保存。

  龙瑞军团队成员正在捡牦牛粪。(受访者供图)

  郭娜是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龙瑞军教授团队的博士后。“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捡过牛粪。牛粪是我们做实验和研究的宝贵材料。”郭娜说,刚开始捡牛粪时,她内心也有抵触,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她逐渐习惯了牛粪的气味。

  牦牛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与草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物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龙瑞军带领团队通过研究牦牛这种“全能家畜”,解读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郭娜(右)和同学在进行春季牧场的植被调查。(受访者供图)

  龙瑞军介绍,极端环境条件下,放牧动物的食性选择和采食量关乎其健康和生存,但如何准确量化其择食组分,一直是国际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因此,他的团队以牦牛为研究对象,探寻放牧动物的采食特性以及其适应青藏高原的机制。

  近年来,龙瑞军团队扎根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在海拔3000米至3700米的高原牧场上,研究牦牛“吃什么、怎么吃”。他们对当地牧区所有牧草进行了DNA条形码的挖掘和分析,再将这些DNA片段与从牛粪里提取的未消化残渣牧草DNA比对,可得出放牧牦牛采食牧草种类的季节变化特征。

  龙瑞军(右)与牧民交流放牧草地管理经验。(受访者供图)

  龙瑞军说,传统放牧管理学难以准确获知牦牛择食哪些种类的牧草。但他们的研究发现,牦牛四季均以采食富含蛋白的阔叶杂类草为主。具体来说,在天祝这片草场有400余种植物,牦牛会吃其中的80多种既好消化营养又高的杂类草,以蓼科、菊科和蔷薇科植物为主。

  龙瑞军团队的研究还揭示了牦牛体内有完整的适应机制,能根据季节性牧草变化“挑食”,而且与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起交互作用,进而能从有限的饲草中获得更多的营养,以应对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

  接下来,他们还将进一步研究如何完善牦牛的饲养管理,为青藏高原放牧牦牛的健康养殖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杖头木偶戏”传承创新人徐宁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杖头木偶戏”传承创新人徐宁
  • 惊险!火车来临小男孩铁路上玩耍 兰铁民警飞奔将其救下 惊险!火车来临小男孩铁路上玩耍 兰铁民警飞奔将其救下
  • 旅客遗失贵重物品 兰铁民警深夜帮忙找回 旅客遗失贵重物品 兰铁民警深夜帮忙找回
  • 临夏州乡村振兴示范村埉塘村—— 擦亮乡村振兴的“底色” 临夏州乡村振兴示范村埉塘村—— 擦亮乡村振兴的“底色”
  • 临夏州康乐县在草长沟景区打造了占地30多亩的花海 临夏州康乐县在草长沟景区打造了占地30多亩的花海
  • 临夏州积石山县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临夏州积石山县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 宁县中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6800亩紫花苜蓿开始二茬收割 宁县中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6800亩紫花苜蓿开始二茬收割
  • 通渭常家河山楂小镇德源祥产业园共有四个大棚种植玉木耳 通渭常家河山楂小镇德源祥产业园共有四个大棚种植玉木耳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武威凉州:创建平安“小细胞” 推动基
2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杖头木偶
3   惊险!火车来临小男孩铁路上玩耍 兰铁
4   【“飞阅”中国】瞰!兰州奥体中心“穿
5   【“飞阅”中国】航拍红沟丹霞:赤壁陡
6   旅客遗失贵重物品 兰铁民警深夜帮忙找
7   白银:抢抓机遇人工增雨缓解旱情
8   白银市一批新建学校陆续亮相
9   陇东南局地仍有降水 兰州市晴转多云伴
10   甘肃省2021年下半年自考网报9月3日开始
11   兰州新区中川体育公园今起停运改造
12   兰州新区制造向“智造”华丽转身
13   兰州市成为甘肃省骑行减少碳排放最多城
14   兰大一院创伤外科正式开诊
15   兰州市五力并驱共建平安医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