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圆梦·看甘肃】平凉:养好“致富牛”走实乡村振兴路
平凉红牛,是富民强市的主导产业,是平凉群众脱贫致富的法宝,被业界专家定位为牛业“茅台”。
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的独特景观,是当地群众心中一份挥之不去的乡愁,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
作为陇东群众延续多年的养殖习惯,窑洞养牛曾在我市农村地区并不鲜见,只在近十年才被渐渐淘汰……在平凉红牛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当窑洞与牛再次“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窑洞养牛是回归传统,还是向现代循环农业的积极探进?如何做好“农业+”文章,才能在体现情怀的同时,又勾勒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崭新蓝图?
连日来,记者数次走进崇信县,通过走访平头沟、甘庄等部分窑洞养牛示范点,与群众、镇村干部、养牛大户交谈,全面了解窑洞养牛的发展现状、前景及现实意义,以探寻我市通过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典型样本。
废弃窑洞变身“聚宝盆”
盛夏时节,崇信县锦屏镇平头沟村,一头头体格健壮、毛色油亮的平凉红牛,正在宽敞干净的牛场悠闲地吃着饲草。
一孔孔沿崖而建的窑洞,古朴沧桑而又干净整洁,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完美结合,描绘出了一幅极具陇东风情的田园画卷。
随着窑洞养牛示范带项目的持续推进,这两年,平头沟村因有山、有水、有绿、有人气,成了远近闻名的避暑山庄,又因黄土高原上特有的窑洞,成为周边群众周末休闲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由于气候适宜、饲草丰富,崇信县自古就有养牛的传统。“从我记事起,几乎村里每家每户都会养一两头牛用来耕地。”80后养牛大户朱海萍向记者回忆,那个时候人们吃住在窑洞,牲口圈养在窑洞,窑洞是家,也是人们情感的寄托。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推进,一座座美丽别致的小康屋拔地而起,在改变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同时,一孔孔满载故事的窑洞,被遗留在了黄土高原的梁梁峁峁,远远望去,“目光”深邃,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
废弃还是利用?崇信县敏锐地捕捉到了窑洞的价值,率先在锦屏镇平头沟村探索推行了窑洞生态养牛发展模式,通过盘活土地资源,综合治理环境,将昔日的废旧窑洞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锦屏镇副镇长文涛告诉记者,窑洞养牛具有冬暖夏凉、通风干燥、卫生环保的天然优势。能够增强红牛机体的抵抗力,减少病害,提高肉牛的品质。同时,废旧窑洞远离群众居住区,开放的养殖环境和先进的管理方式,让人看不到过去窑洞养牛“脏乱差”的现象。
“这几年我们先后建成了平头沟—姚洼窑洞生态养牛示范带、枣林谷家山窑洞生态养牛示范点。通过发展牛产业,仅平头沟—姚洼示范带就带动33户96人实现了脱贫,脱贫户可支配收入中,牛产业收入比重达到了70%。”文涛说。
碰到关浩斌时,他正在给牛添草。55岁的老关,是姚洼村最早养牛的群众之一。从最初的1头耕地牛,发展到现在的9头产业牛,老关一家7口,靠平凉红牛脱了贫、致了富。“养一头牛能补2000元,现在脱贫不脱政策,我们还能继续享受政府的支持,真好得很!”言语间,老关满是知足。
产业发展的“崇信模式”
因窑洞养牛,平头沟村成了频频见诸媒体的明星村,梁忠仁、朱海萍更是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牛达人”。3年多时间,朱海萍从最初的10头牛发展到150多头,收入也从2万元增加到30万元,增长了10倍。
很多外出青年感慨,养牛收益竟有如此之高?平头沟村村支书梁永锋给记者算账:按3-5头牛的养殖规模测算,新建一座牛棚需要4万元,改造1孔窑洞仅需1万元,而每改造一孔窑洞政策补贴贫困户1万元。除此之外,对贫困户窑洞饲养的红牛基础母牛每头补助3000元,目前一头6个月大的平凉红牛售价近1万元,“养牛收益非常可观”。
这样的补贴政策,一方面有助于增加群众窑洞养牛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于扩大平凉红牛种群的养殖规模。窑洞养牛在平头沟村示范成功之后,崇信县抓紧总结经验,串珠成链、串点成片,以强劲的势头迅速向全县推广开来。
和平头沟村一样,黄寨镇甘庄村因窑洞养牛也成了各地考察团的必去之地。
走进甘庄村,一块“全力打造红牛特色小镇”的牌子分外醒目。这两年,黄寨镇围绕打造红牛养殖特色小镇的目标定位,建成了甘庄—大麦沟—茜洼窑洞养牛示范带。镇长张小龙告诉记者,目前黄寨镇饲养红牛数量是7条示范带中最多的。
从鼓励养牛到提供技术支持再到保障销路,为提高养牛收益,崇信县全面推广“国有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为农户提供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保姆式”服务。
其中,针对有养牛意愿但缺资金、缺技术或无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实施“托管代养”模式;针对有养殖条件但缺资金的贫困群众,实施“寄养代繁”模式;针对无脱贫产业的贫困群众,实施“资金入股”模式。目前,崇信县已扶持610户贫困户养殖红牛1082头,累计分红422万元。“赶着红牛奔小康”成了崇信县群众致富增收的真实写照。
农旅融合的生态富民样板
随着窑洞养牛“版图”的不断扩张,崇信县先后建成了姚洼—平头沟、凉水泉—高年、甘庄—茜洼等7条窑洞生态养牛示范带,共改造废弃窑洞1126孔,饲养红牛3800多头。按照下一步计划,崇信县还将抢抓平凉红牛被列入国家级产业集群和全市打造平凉红牛国家级育种核心区的机遇,继续发挥窑洞养牛优势,结合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等改革,最终实现窑洞养牛全覆盖的目标。
对于从小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来说,窑洞承载着他们的美好记忆,也是其割舍不下的浓浓乡愁。窑洞养牛模式将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实现了1+1>2的效果。
这两年,崇信县一边向窑洞养牛全覆盖的目标奋力迈进,一边把窑洞养牛与农耕文化、健康养生、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大力实施“红牛+”“农业+”工程。在平头沟、甘庄等窑洞养牛示范点,以牛文化为主题打造的“农耕部落”“红牛小镇”成了吸引游人的一大亮点。
亭台掩映深绿处、涓涓溪流拨心弦,山间鸟鸣声声脆,牛铃叮当入耳来……7月11日,恰逢周末。在平头沟村,记者看到有不少游客前来消暑纳凉。来自崇信县城的高晓军告诉记者,自己经常和朋友带着孩子到平头沟玩。他说:“大人们可以烧烤,娃娃们可以看窑洞,感受农耕文化,我们觉得很有意义。”
锦屏镇以平头沟窑洞养牛示范点为中心,精心打造了农耕部落游乐场和百亩油菜花、万寿菊花海等旅游景点,形成了一条从百亩花海到窑洞养牛基地的旅游观光线。今年“五一”期间,累计接待游客6万多人次,实现综合经济收入150多万元。
看着眼前的美丽乡村,梁永锋开始谋划新的图景:尝试窑洞养奶牛,继续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打造农耕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外出打工的同村年轻人,最近常向朱海萍打听村里的事情。家乡一天天发展起来,这片土地上焕发出的生机,对游子们有了深深地吸引。
产业先行为乡村振兴赋能
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美丽。
7月13日,全市牛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暨窑洞养牛现场推进会在崇信县召开。会上,市委书记郭承录指出,要把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养牛技术结合起来,认真学习借鉴崇信县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养牛模式,走特色化发展的路子,全力推动平凉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牛产业扶贫资金9.8亿元,扶持养牛贫困户6.8万户,带动27.7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增收。
通讯员 李芳芳 图/文
相关新闻
- 2021-07-23【小康圆梦·看甘肃】 西和:“小半夏”成为乡村振兴“大引擎”
- 2021-07-23【小康圆梦·看甘肃】金塔:葡萄采摘忙 乡村旅游热
- 2021-07-23【小康圆梦·看甘肃】金塔:中药材种出好“钱”景
- 2021-07-23【小康圆梦·看甘肃】山丹陈户镇:“菜园子”带起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