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圆梦·看甘肃】天水武山丁家门村:“小暑”时节插秧忙
中国甘肃网记者 屈杰文 通讯员何慧娟
近期,天水市范围内的小麦已大面积收割,而在武山县鸳鸯镇丁家门村近30亩水田里,大家才正忙着水稻插秧工作。近日,记者来到丁家门村的水田边看到,几位农民撸起袖管、挽着裤腿正弯腰在田间忙碌,一株株秧苗被整整齐齐地插到田里,绿油油的嫩叶从水中冒出,摇曳着身姿。
据了解,这些水田是去年7月武山县通过招商引资与中勘天成科技有限公司签约的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于去年10月开工建设,将有效增加水田面积及改善耕地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这30亩是试验田,由于是第一年自主育苗,加上平整水田、做基础工作等,所以插秧时间稍微有些迟,但并不影响后续生长,我们采用的是目前水稻种植领域较为先进的钵体育苗技术,缓秧快,还可以配套机械化播种。”正在育苗田里忙碌的高级农艺师杨生明介绍道。
杨生明曾在宁夏研究水稻种植多年,近几个月专门在武山开展水稻育苗和种植工作。从5月中旬开始育苗以来,经过一个多月时间,育秧工作已取得圆满成功,前几天插好的秧苗已在水里扎根,长势良好。“在这海拔1500米的地方,要综合考虑积温、霜期以及土质、水质等各方因素,育秧插秧工作之所以能顺利进行,除了凭借多年的经验外,还得益于武山优良的水质和适宜的土壤。”杨生明说。
记者了解到,耕地提质改造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旱改水”提高耕地等级,耕地等级提高后产能也会提高,将对当地群众带来更大收益。
“这些区域以前是旱地时属于10到14级,现在成了水地提高到了8到9级,‘旱改水’项目的顺利实施,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增加群众收益的同时,也在全县土地提质增效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探索作用。”武山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董忠义说。
自去年耕地提质改造项目成功招商以来,鸳鸯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徐新宇便负责土地流转工作,通过入户宣传动员等,目前已流转土地70多亩,其中30亩试验田今年就能有产出。“今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衔接之年,‘旱改水’项目的成功,能有效改变全镇的产业结构,也是我们推动农业现代化迈出的新步伐,在为乡村振兴开好头、起好步的同时,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徐新宇说。
采访当天记者看到,除了一片片水田被修整的方方正正之外,产业路、水渠等设施也已配套建成。据中勘天成科技有限公司武山县耕地提质改造项目负责人方伟青介绍,目前他们主要做了前期基础工作,进行了道路、水渠等配套设施建设,经过土地整合、土方平整、土壤改良等多个环节,为下一步实现机械化种植奠定了基础。
“我们从东北、宁夏等地引进11个品种进行试验种植,目前这30亩试验田已经取得成功,预计每亩田产量在700公斤,大面积机械化种植以后成本更低、产量更高。公司计划在三到五年内改造5万亩水田,发展小麦、水稻一年两熟种植模式,这将大大提高土地产能,增加群众收入。”方伟青说。
相关新闻
- 2021-07-15【小康圆梦·看甘肃】临夏康乐车场沟村:大山深处的奋进画卷
- 2021-07-14【陇原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答卷”】定西:山上绿化城中净化 经济发展交出“绿色答卷”
- 2021-07-09【聚焦兰洽会】第二十七届兰洽会兰州市城关区签约项目54个 总签约额595.35亿元
- 2021-07-12唱支山歌给党听——庆祝建党100周年葫芦丝艺术展演在兰州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