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深挖寒旱区“绿色有机”特质 “变劣为优”错位发展
原标题:甘肃深挖寒旱区“绿色有机”特质 “变劣为优”错位发展
2020年4月中旬,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戈壁滩上现代农业大棚内番茄成熟。(资料图) 杨艳敏 摄
中新网兰州7月9日电 (记者 刘玉桃)“设想我们从陇南经兰州到河西走廊,从空中看,我们的左手边始终是青藏高原,而右手边先是黄土高原,过兰州后便是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是高寒,而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的特征是干旱少雨。”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克恭表示,“因而,发展寒旱农业是我们资源禀赋所决定的,这种禀赋有许多劣势,但高寒和干旱则具有病虫害少的天然禀赋。”
8日启幕的第27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正在进行中,期间举办了“现代丝路寒旱农业高质量发展论坛”。陈克恭说,“寒”与“旱”是甘肃农业发展环境的重要生态特征,这种特征是由甘肃地理地貌特征所决定的。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是甘肃发挥比较优势、构筑错位发展格局、打造甘味特色农产品的重要举措。
甘肃地处古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在此交汇,黄河、长江、内陆河蜿蜒奔流,使其具有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
图为酒泉市一温室大棚中,工人正采摘新鲜蔬菜。(资料图) 魏建军 摄
近年来,甘肃现代丝路寒旱农业蓬勃发展,以“牛羊菜果薯药”为代表的优势特色产业种养规模不断扩大,“厚道甘肃·地道甘味”美誉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为全省农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能。
陈克恭称,甘肃“十四五”发展规划对发展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把河西戈壁打造成为“一带一路”特色农产品重要供给基地等重要工作任务,将有力促进全省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学教授陈学庚表示,甘肃农耕文化底蕴深厚、高寒干旱气候条件的土地资源丰富,2019年初,甘肃提出着力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通过反弹琵琶、扬长避短,提质增效,不断放大强化寒区旱区蕴藏的绿色有机特质,形成错位发展格局,重塑西北地区农业的整体形象。
针对目前寒旱农业发展中出现的农田残膜治理不彻底问题,陈学庚建议,综合集成技术和政策,政府和市场联动,开展农艺、农膜、农机深度融合研究,集成农艺技术、农膜技术、残膜回收和再利用技术、信息化监测管理技术等关键技术,实现残膜污染的高效防治。
陈克恭表示,希望专家学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甘肃农业发展问诊把脉、传经送宝。以现代科研手段、技术装备,瞄准多样化高品质需求,深挖人无我有的“寒旱”内在特质,提升“甘味”特色产品,为提升甘肃现代丝路寒旱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完)
相关新闻
- 2021-07-09现代丝路寒旱农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兰举办
- 2021-07-09在智慧碰撞中探寻现代农业发展密码——第二十七届兰洽会现代丝路寒旱农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侧记
- 2021-07-08民乐:现代丝路寒旱业农业稳步发展
- 2021-06-28会宁推进寒旱农业产业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