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初心】临夏第一个地下党组织——中共导河特别支部 在河州大地点燃革命星火
原标题:【探寻初心】临夏第一个地下党组织——中共导河特别支部
在河州大地点燃革命星火
胡廷珍
胡廷珍烈士纪念馆如今成为临夏州各界人士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本版摄影:孟 捷
胡廷珍烈士雕像。
参观者在展板前驻足观看。
美丽新临夏。(资料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蹇勇德 李欣瑶 王睿君 彭雯 孟捷 蔡文正
2021年3月,与兰州相距一百余公里的临夏市东郊公园,春意刚刚萌发。公园内的胡廷珍烈士纪念馆中,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驻足观看,他们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汲取前行的力量。
94年前的春天,依然是在临夏大地,一名共产党员将革命的火种从兰州带到了这里,临夏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导河特别支部于1927年4月在导河(今临夏)建立。
星火传递,中共导河特支建立
在胡廷珍烈士纪念馆门前,一座用红色岩石铸造的纪念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犹如一面凝固的旗帜,它象征胡廷珍烈士和广大革命者用鲜血铸就的革命丰碑。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在苏联顾问团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倾向革命。在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中共中央和中央北方区委派遣刘伯坚、钱崝泉、宣侠父等一批共产党员到国民军中开展工作。
也就是在这一年,一名出生在临夏殷实农商家庭的青年,在北京经李大钊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就是胡廷珍。
1925年10月,驻守张家口的西北边防督办冯玉祥派其国民军第二师师长刘郁芬率领全师进入兰州。刘郁芬部的宣侠父、钱崝泉等共产党员,也随军进入兰州。
“当时,深受李大钊、恽代英影响的共产党员张一悟已先期到达兰州。宣侠父、钱崝泉等人到达兰州后,很快与张一悟接上党的组织关系并开展工作。”临夏州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马凌鹏介绍说,1925年冬,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共甘肃特别支部在兰州建立。
在兰州期间,宣侠父、钱崝泉等共产党员曾在国民军创办的“政治人员训练研究所”担任教官,他们向学生传输新三民主义思想,一大批进步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其中,包括杨松轩、李剑虹、傅琇等青年。
1927年3月,在西安冯玉祥的国民联军政治部工作的胡廷珍,与王孝锡、马凌山、保至善等人一起,作为“西北政治委员会特派甘肃省党部党务委员”到达兰州,整顿国民党党务,改组国民党省党部。
胡廷珍等人与张一悟很快建立了联系,根据党的指示,改组成立了新的中国共产党兰州特别支部,由胡廷珍任书记。
担任中共兰州特别支部书记后,胡廷珍十分关注家乡的党组织建设。1927年4月,他以国民党甘肃省党部特派员的身份来临夏视察工作。在此期间,他秘密和驻防临夏的国民军赵席聘部政治处主任、共产党员李印平取得了联系。
经过几人的努力,1927年4月下旬,中共导河特别支部建立。当时,中共导河特支共有党员4人,分别是李印平、杨松轩、李剑虹、傅琇,由李印平负责支部工作。
“20世纪初期,临夏土地高度集中,工商业萧条,社会经济落后,普通百姓的生活陷于困苦。”马凌鹏说,胡廷珍、李印平、杨松轩、李剑虹等一批革命先驱就是在最黑暗的时候,建立了中共导河特支,“他们像一束光,让黑暗的临夏大地透出了一丝光明。”
临夏州文联三级调研员、《胡廷珍传奇》作者王维胜对胡廷珍有深入研究。在他看来,临夏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在甘肃早期进行革命活动的三个地区之一,关键因素在于:胡廷珍是临夏人,他一直致力于在家乡宣传进步思想。同时,当时临夏的国民军中本来就有共产党员。两方面的因素,为新建党组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传播进步思想,开临夏新风气
在1927年的临夏,中共导河特支的成立,在当地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
中共导河特支成立不久,石印旬报《工农之声》面世。王维胜说,作为导河特支的宣传阵地,《工农之声》响亮地提出了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的革命口号,报纸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列主义,宣传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为临夏带来了不一样的信息和风气。
为配合中共导河特支活动,胡廷珍还将一些革命书刊和马克思、列宁照片分送给当地的亲友和在校学生,并利用公开身份发表演说,讲述革命形势,宣传革命理论,极大地鼓舞了临夏各族青年的斗志。
此时,一支年轻的力量在胡廷珍的母校凤林高等学堂集结,革命青年组织——导河青年社成立。
在成立大会上,胡廷珍号召大家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走向社会和工农相结合。
王维胜说,青年社活动,类似现在的沙龙。李印平定期讲授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史,杨松轩组织杨定仁等编演文艺节目,用文艺形式宣传革命思想。
1927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在临夏的山陕会馆中,青年社成员排演的小话剧《斗地主》打破了整座城的平静。“剧情反映了地主的富有和穷人的贫困,号召穷人联合起来打倒地主劣绅。”王维胜说,这出小话剧的成功演出,让临夏的地主豪绅感到惶恐,贫苦人民耳目一新。
1927年4月28日,著名共产党领导人李大钊等20名革命者被军阀杀害,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
消息传来,临夏进步青年无不感到悲痛。5月7日,在胡廷珍的带领下,中共导河特支组织临夏各界600多人,在东关庙广场召开悼念李大钊烈士大会。
悼念会上,曾经与李大钊一起工作的胡廷珍慷慨陈词。
他介绍了李大钊的生平,揭露、控诉了反动军阀的罪行,号召广大人民学习烈士大无畏的战斗精神,继承烈士未竟之业。
“这次悼念活动,影响很大、意义深远。”王维胜说,悼念活动造成了群众性声讨反革命暴行的巨大声势,提高了群众反帝、反封建、反军阀斗争的觉悟。
支部遭破坏,火种得以延续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派公开发动反革命政变。同年6月,冯玉祥也公开走向反动,他下令解散国民军中的共产党组织,“礼送共产党员离开国民联军”。
1928年,刘郁芬按照冯玉祥的指令,成立“甘肃清党委员会”,搜查中共组织,搜捕共产党员,禁止出版、销售进步书刊。钱崝泉、张一悟、胡廷珍、马凌山、王孝锡等30多名共产党员被通缉,中共兰州特支被迫停止活动。
“当时,反动当局对胡廷珍的亲属进行残酷迫害,并强令解散青年社,在城乡四处搜捕共产党员。”马凌鹏说。1928年7月,杨松轩、李剑虹、傅琇等被捕入狱,中共导河特支遭到破坏。
中共兰州特支和中共导河特支被敌破坏后,胡廷珍等共产党员仍然继续坚持地下斗争。1928年至1933年间,胡廷珍先后在永靖、临夏、张掖,以及青海保安、新疆等地活动。1933年3月,他被反动当局枪杀于新疆绥来(今玛纳斯县),时年31岁。
马凌鹏介绍说:“尽管中共导河特支遭到破坏,但在临夏各族人民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革命影响。导河青年社培养出牙鸿伟(牙含章)等一批进步青年,后来积极投身革命事业,赓续着导河特支的星火。”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周恩来总理多次致电中共甘肃省委,询问胡廷珍的下落。
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下,民政部为胡廷珍烈士家属颁发了烈士证书。1993年,临夏州在临夏市东郊公园内修建了胡廷珍烈士纪念碑。
2014年4月,胡廷珍烈士纪念馆新馆建成。如今,纪念馆不仅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成为全省各级党组织、党员的“加油站”。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我们将纪念馆内容通过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呈现,讲好红色故事,讲好烈士的故事。”胡廷珍烈士纪念馆副馆长马晓真说。
马晓真介绍说:“我们主动走出去,开展了红色故事进军营、进村社、进校园、进企业的‘四进’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胡廷珍的事迹。”同时,纪念馆还专门邀请河州贤孝艺人,在贤孝的腔调内填入唱词,生动地展现了胡廷珍烈士的一生。
2020年,胡廷珍烈士纪念馆累计接待各界群众10.8万人次,这里已成为加强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
胡廷珍烈士的革命精神,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临夏儿女,他们继承先烈遗志、弘扬优良传统,正奋进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
相关新闻
- 2020-12-24来峡口古城,探寻河西走廊“蜂腰”的奥秘
- 2020-05-06【走近考古】探寻秦人的足迹——李崖遗址
- 2019-11-27【影评】探寻文明根脉 彰显艺术之美
- 2019-03-03刘学堂在《金城讲堂》讲述考古故事 探寻史前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