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人物

张大跃 痴心不改育豆种

21-03-31 08:56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杨瑞

  原标题:张大跃 痴心不改育豆种

豆秧上结满密密实实的豆荚。

张大跃察看豆秧生长情况。

颗粒饱满的杂交大豆。

张大跃曾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

红沙窝种植区内长势良好的大豆。本版图片摄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范海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范海瑞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

  当下,国内主产区的大豆亩产量只有200公斤左右。张掖市大豆杂交育种方面的“土专家”张大跃培育的杂交大豆,亩产量早已达到400公斤左右,而他的目标是亩产500公斤!

  张大跃已经66岁,患有严重的糖尿病,靠注射胰岛素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为了这个目标,他依然常年忙碌在田间地头,几十年如一日,痴心不改。

  一片赤诚

  痴心不改攻坚大豆“芯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节还未过完,张大跃就已奔走在甘州区、临泽县等地的多个乡镇,为今年的杂交大豆高产示范推广田做准备。

  “作为一名并非大豆主产区的育种工作者,我能培育出亩产量达到400公斤左右的大豆种子,很多国内的农业专家到现在都不敢相信!”张大跃感慨道。

  接着,他为记者讲述了一段几年前发生在火车上的故事——

  前几年,张大跃带着大豆标本乘坐火车,一位乘客看到后,情不自禁地用手掐了掐他的豆荚,“我以为是塑料做的仿真大豆,真的大豆怎么可能一株豆秧上结出这么多的豆荚!”

  这是一株什么样的豆秧?2020年8月19日,记者第一次随张大跃来到他位于甘州区红沙窝种植区的种植基地。这里,160亩的杂交大豆高产示范田已经临近收获期。走进田地,高85厘米左右的豆秧上,密密麻麻结了六七层豆荚,每层有5至8个,每个豆荚多是4粒。张大跃告诉记者,自己试验种植的每亩地大概有1.6万株豆苗。

  2020年9月9日,记者再次来到红沙窝种植区,“张豆1号”杂交大豆已经收割完毕,正在晒麦场上晾晒,等待脱粒。

  连续多日,张大跃吃住都在晒麦场旁边的一间小平房内,炕上放着他需要注射的胰岛素。刚刚翻晒完豆秧的他,肩上搭着的一条白毛巾被汗水浸湿,微微泛黄。

  记者拿起几株已经去了叶子的豆秧,上面的豆荚密密实实,颗粒饱满。两天后,张大跃通过电话告诉记者,刚刚脱粒后的“张豆1号”杂交大豆实收实测亩产为387公斤,稍微晚熟的“张豆3号”还需一段时日才能收获。

  2020年10月12日,记者第三次来到红沙窝种植区。“张豆3号”已经完成了脱粒装包,张大跃高兴地说,种植面积近50亩的“张豆3号”再创张豆系列杂交大豆亩产新高,实收实测亩产432.6公斤,而他接下来的目标是冲刺亩产500公斤……

  经过记者一个收获季节的持续关注,加上张掖当地科技部门的证实,亩产量400公斤左右的大豆并无夸大。而这个数字,张大跃用了10年时间在反复证实。

  张大跃向记者提供了两份由原国家农业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上面清晰记载:“张豆1号”作为植物新品种授权保护的日期为2015年9月1日,而其申请日为2009年8月7日。同时,还有一份“张豆3号”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上面的授权日期为2018年7月1日,申请日为2009年4月10日。

  这两个2009年,把张大跃的思绪带回了那段艰辛的育种生涯。

  两地奔走

  只为能够多育两茬种子

  1955年,张大跃出生在张掖市一个农村家庭。因为家中兄弟姐妹众多,贫穷和饥饿成为他最初的记忆,吃不饱的困境让他对粮食有着现在许多年轻人难以想象的质朴情感。

  1978年,从张掖农校毕业后的张大跃先后在武威农林牧局、武威地区种子公司从事农业技术和良种繁育推广工作。1987年,他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出高产小麦“武春121”,获省农业厅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和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1989年,他主导研发推广的玉米金黄417杂交种,获省农业厅农业科学技术改进二等奖……

  1993年,38岁的张大跃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次重要转折。这一年,在小麦、玉米等育种领域小有成就的他响应“经济要上去,干部要下去”的政策号召,放弃武威地区种子公司总经理的职务,毅然投身到“冷门”的大豆育种领域。

  “大豆是当时国家农业育种的短板,我当时就是要在这个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做出成就!”张大跃说。1994年开始,他远赴海南,在三亚市凤凰镇林家村租了10亩地,专注于大豆杂交育种。

  困难远比最初想象的要多。“之所以去海南,是因为我们甘肃一年大豆繁育只能种一茬,在海南却可以种三茬,我每年都是在张掖繁育一茬,然后到海南连续繁育两茬,以此来缩短植物新品种的培育周期。”

  那些年,张大跃每年秋天都要孤身一人从张掖启程,带着几十斤重的大豆育种原材料,乘坐两天两夜的火车,赶赴海南。第二年4月份,他又从海南坐上北上的火车回到张掖和家人团聚,培育一茬大豆种子之后,再次南下。就这样,周而复始了15年。

  大豆育种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失败是“家常便饭”。从开始进行大豆杂交育种试验,每培育一代就需要一个生长季,但培育出来的这一代是不稳定的,还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培育第二代、第三代……直至第六代左右,才可以进行“决选”。种子杂交试验工作繁杂而艰辛,大多时候,张大跃都是或蹲或跪在田里劳作,海南潮湿的气候,让他的双腿落下了风湿的毛病。

  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2009年,张大跃终于成功培育了“张豆1号”“张豆3号”等几个品种,他15年来第一次乘坐飞机从海南回到兰州。由于担心托运会丢失大豆种子,张大跃在机场将自己携带的50多公斤大豆种子,托付给6个老乡带上飞机……

  虽然艰辛而漫长,张大跃依然认为自己是幸运的,15年的时间没有白费。

  而这,仅仅是他育种之路的一个新起点。

  三十余载

  怀揣着“金豆子”却在“要饭”

  从1990年前后萌生杂交大豆育种的想法开始,张大跃已在育种之路上走过了30个年头。

  一个大豆新品种,从开始培育到最终通过审定,一般要经历10到20年的时间,而人的一生又有几个10到20年?

  “我们刚结婚时,大家都说我很幸运,嫁了一个干部,可事实是,我这辈子都是一个四处奔波打工的农民……”“老头子本来身体不好,又有糖尿病,可是一扑到大豆地里,一下子就精神了,也不用打针吃药了,大豆对他似乎能包治百病!” 张大跃的妻子陈丽在抱怨和调侃之余,又对丈夫有着深深的理解和怜惜。多年来,由于经常帮着丈夫干农活,陈丽的双手显得有点粗糙,还有明显的静脉曲张。

  1994年,张大跃只身前往海南做大豆杂交育种试验时,他的小儿子刚3岁,而当他育种成功时,孩子已经18岁。儿子还曾给张大跃算了一笔时间账,“一年下来,你在家的日子不到一个月,不是在大豆地就是在外面忙。”

  张大跃的老家在甘州区碱滩镇草湖村。起初,他是家里几个兄弟姐妹当中最早从农村老家出来到城里生活的人。十几年后,痴心于大豆杂交育种的他又回到农村老家,把家里原有的40多亩地当成试验田,多年来,张大跃靠着种植大豆的收入维持大豆杂交育种事业。

  丁学俭跟张大跃是多年的朋友。十几年来,他一直在背后支持着张大跃的这份事业。“我太了解老张这个人和他干的事儿,大家都是农民出身,知道好种子对农民的意义有多大,只要这个研究成功了,农民能受益,我们的帮衬也值了!”丁学俭坦言。

  张大跃不仅将种植大豆的收益全部用于再试验再生产,还用退休工资贴补育种所需,如今居住的还是张掖市政府几年前为他提供的一套公寓。

  走进张大跃的家,电梯门一开,楼道两侧都是他堆放的大豆标本,用鱼皮袋包裹着。屋里陈设简单,角落里堆放的也是大豆标本。

  行内人都知道,做杂交育种,大量的标本是基础。多年下来,张大跃积累了大量的大豆杂交育种标本。并且,他在农村还租了一院房子,专门用来存放这些“宝贝”。

  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多年努力,张大跃的事迹渐渐受到业界人士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张掖市政府为他安排了办公场所,从政策和经济层面对其予以支持。

  张大跃心怀感恩的同时,却总感觉自己怀揣“金豆子”却在“要饭”,问题出在哪儿?

  四百公斤

  高产大豆期待全国推广

  张掖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而大豆育种在这里却是一个冷门的小品种。放眼整个甘肃省,也没有全国大豆主产区,这也就意味着,张大跃培育的这一粒粒杂交大豆种子,出生地在甘肃,成长地却应该在其他大豆主产区省份。

  “我这一辈子,专心做大豆杂交育种,市场推广并不是我的强项。而且我现在岁数大了,很有限的精力、财力还得继续投入到杂交大豆的栽培规程研究方面,继续推动高产大豆栽培示范,也没有精力去做市场推广!”张大跃说出了他所面临的窘境。

  产研转化之路没有打通,研究事业必定会面临投入难以为继的局面,这正是张大跃怀揣着金豆子却在“要饭”的症结所在,“我这一辈子就干了育种这一件事儿,如果我的杂交大豆不能得到推广,我真的不甘心啊!”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这些政策让张大跃深受鼓舞。在他看来,自己多年坚持的杂交大豆育种事业之所以举步维艰,关键还是缺少商业化育种体系的支持,没有形成一个高效循环的产业链条。

  板凳要坐十年冷,而张大跃的这条冷板凳已经坐了30年。“真的很不容易,正规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冷板凳’时期面临的是没有科研成果,而对于他(张大跃)来说,面临的却是没有研发资金和经济收入,其中艰难,可想而知。但也正因如此,他在杂交大豆育种方面取得的成就又让很多农业育种专家汗颜。”河西学院教授魏生龙感慨道。对此,张大跃却连连摆手。

  张大跃身上,有股特别能感染人的精神头,让人心弦为之一振。说起大豆,他立马两眼放光,精神矍铄,滔滔不绝。各种行业政策,甚至大豆生产销售的相关数据,张口就来。“一辈子就做了这一件事儿,这些事儿宛如长在了我的心里。”

  高产的种子和科学的栽培技术是影响杂交大豆产量的两大核心因素。自2009年解决了种子问题后,接下来的这十余年来,张大跃一心投入到了大豆的科学栽培规程上。栽培密度、水肥、温度、生长周期等,都是他反复试验的内容。

  “我必须研究出一套适合不同地区、科学高效的栽培规程,给豆农提供全方位的种植技术服务,确保高产。”张大跃说。同时,他也期望,能将自己一生研究的亩产量400公斤左右的杂交大豆推广开来,造福人民,不负此生。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甘肃旅游丨唐汪杏花开 楚楚等君来 在这里赏花看丹霞,美哉! 甘肃旅游丨唐汪杏花开 楚楚等君来 在这里赏花看丹霞,美哉!
  • 今年甘肃省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城市低保标准达到年人均7476元 今年甘肃省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城市低保标准达到年人均7476元
  • 甘肃旅游丨寻幽渭源 探秘官鹅 问道崆峒 清明小长假两日游攻略 甘肃旅游丨寻幽渭源 探秘官鹅 问道崆峒 清明小长假两日游攻略
  • 甘肃省出台措施构建社会救助新格局 甘肃省出台措施构建社会救助新格局
  • 甘肃旅游丨永靖看湖 皋兰赏花 景泰观山 清明小长假一日游攻略 甘肃旅游丨永靖看湖 皋兰赏花 景泰观山 清明小长假一日游攻略
  • 兰州市黄河风情线大景区保护管理将有法可依打陀螺甩响鞭或被禁止 兰州市黄河风情线大景区保护管理将有法可依打陀螺甩响鞭或被禁止
  • 【陇人相】新青年刘晓燕:平凡岗位上的“大拿” 【陇人相】新青年刘晓燕:平凡岗位上的“大拿”
  • 中央省市媒体记者走进安宁区建设现场探访兰州市重大项目“班底” 中央省市媒体记者走进安宁区建设现场探访兰州市重大项目“班底”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酒泉金塔:杏花争艳春光美 游客赏花正
2   兰州市推进信用与大数据深度融合 解决
3   甘肃旅游丨唐汪杏花开 楚楚等君来 在这
4   《敦煌廿咏》入选教育部二〇二一年“高
5   今年甘肃省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城市低保
6   酒泉敦煌市:“加减乘除”优服务 审批
7   赠予早产儿“健康”新生礼——甘肃省妇
8   兰州新区6月底将完成常住人口40%新冠疫
9   甘肃旅游丨寻幽渭源 探秘官鹅 问道崆峒
10   团市委首场民族团结专题宣讲活动开讲
11   甘肃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产品展示展销活
12   甘肃省出台措施构建社会救助新格局
13   兰州市督促落实疫苗流向管理
14   甘肃省积极筹备参加第129届广交会
15   甘肃省特困救助供养未成年人年龄延长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