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都:小小产业路打通群众致富“大通道”
原标题:甘肃武都:小小产业路打通群众致富“大通道”
周红霞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王斌
要致富,先修路。田间道路是农业生产的“主动脉”,更是群众致富的“大通道”。近年来,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着眼“以路兴产,以产振兴”的目标,全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力求把产业路打造成群众出行的“幸福路”、致富的“快车道”,让群众享受到脱贫攻坚成果带来的政策红利。
上板桥村位于武都区马街镇西南方向,距离镇政府7公里,距武都城区6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4户、1150人。提到产业路的变化,群众的感触最深。
“从前我们种庄稼半夜起来,太阳出来人才走到地里,运送农具和物资全靠人背牲口驮,吃的苦、受的罪,想起来都心酸。现在党的政策好,田间道路修到山顶上去了,三轮车一开,随时就能上山下山,运输肥料、采摘花椒都方便多了。”上板桥村村民李得祥说。
为加快产业路的修建,助推乡村振兴,上板桥村专职书记庞国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去年10月份开始,他通过走访群众、了解大家的生产需求,得知修建产业路是群众最大的心愿,为此召开村两委会议,多次向镇党委汇报,在镇党委镇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上板桥产业路成功获批。
“去年12月,上板桥产业路开始动工,目前所有工程都已完工,正在收尾。这条产业路的修建,将为村里更好地发展花椒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庞国红介绍说。
产业路的实施,不仅能打通农村公路的“毛细血管”,也能把农民增收的路子铺到家门口,把特色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子修到家门口。
据了解,上板桥村地理条件差,田间道路坡陡弯急,以往群众劳作出行及农作物运输基本是人背畜驮,致使农业设施落后,农作物产出低、效益差,群众出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去年以来,我们组织动员乡村两级干部和群众积极加入到产业路的修建工作中,路线勘探、做群众思想工作,每一步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现在路修通了,上板桥村2000多亩土地靠人背畜驮的历史也结束了。”马街镇武装部长李瑞说。
近年来,马街镇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发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修建产业路,解决群众的生产出行难题,盘活因交通不便而被撂荒的土地,集中连片发展花椒、辣椒、油橄榄等特色产业,让“荒山”变成了“金山”,彻底改变了村民“雨天两脚泥,晴天一身土”的面貌,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激活了农村经济的活力,为加快武都农村经济发展,筑起了农民致富的康庄大道。
相关新闻
- 2021-03-30仲春橄榄绿武都——陇南武都区油橄榄三年倍增行动开启农业现代化新征程
- 2021-03-20坚定如铁的理想信念——陇南市武都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两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侧记
- 2021-03-22坚定如铁的理想信念——陇南武都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两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侧记
- 2021-03-22陇南武都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两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