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三河镇:创新思路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村民们挑炼天麻
入驻园区的谷畜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国平:“我们几个合作社也是第一次在园区尝试零代天麻种子培育,没想到产量这么高。感谢党委、政府的搭建的平台和农业专家的精心指导,后续我们将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做强'三河'品牌。”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园区共采挖天麻种子5万余斤,产值可达15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120户,创造就业岗位120个,通过劳务带贫、入股分红,人均增收达8500余元。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县委1号文件精神,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优越、农特产丰富的优势,以特色产业为重要依托,以循环生态为建设前提,以产业融合为发展方向,以机制创新为重要抓手,聚力产业扶贫,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通过引导龙头企业发挥产业组织优势,以“党建+公司+基地+农民合作社”模式,联手农民合作社、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做大做强天麻种植、中蜂养殖、中药财、食用菌、茶叶、山野菜等优势特色主导产业。
脱贫攻坚伊始,牛头山村以传统山区农业经济为主,群众在大山之中“靠天吃饭”,交通、信息闭塞使得全村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村庄也显得分外“偏远”。2017年以来,镇党委、政府高点站位、科学谋划,村“两委”班子和广大群众不懈努力,通过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村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富民产业更是迅速发展。“我们村通路、通电、通信号后,村里群众积极申请精准扶贫贷款、富民产业小额贷款,大力发展天麻种植、中蜂养殖等产业,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房子也修得越来越漂亮。仅2020年全村天麻产量达12万斤,销量达120万元,天麻种植户户均收入4万余元,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牛头山村驻村帮扶队长杜宁生说道。
村民们采摘鲜茶
村支部书记李永业说:“牛头山村小地多,40多户的村落有30多户在发展天麻,家家户户在这个产业上的收入都很乐观。现在信息发达了,党的政策也越来越好了,大家发展产业的信心更是高涨。”如今,牛头山村以“发展产业、搞活经济、富裕百姓”为目标,充分发挥地缘优势,积极引导群众用勤劳的双手托起致富的梦想,着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不断增强了群众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走出了一条多元化发展的致富路。
去年以来,同润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加工销售天麻1400吨、枣皮40余吨、杜仲雄花30吨、五味子23吨、梭罗果45吨、蜂蜜10000余斤,销售额达2800万元。经过2年的发展,联合社从当初的3名工人发展到现在60余名工人 ,人均务工增收2600余元,吸纳贫困户入股64人,户均分红1400余元。 同润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成立改变了合作社发展低、小、散的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销售难问题,不仅实现了农产品附加值,而且带动销售、保证农民增收,开启了规模发展的新里程,实现了更高经济效益。该镇将继续突出党建引领,依托联合社规模、技术、人才、品牌等优势,全力推动镇域农业特色产业链协调发展,实施农资供应、技术指导、质量标准、宣传推介和销售渠道‘五统一’,实现集体增收、群众致富和产业升级的共赢。
斜坡村扶贫车间位于陇南市康县三河坝镇斜坡村大方山社,距离三河坝镇政府18公里。扶贫车间负责人马世兴说:“现在车间效益好了,为了感恩回馈贫困群众,前段时间我们为18户经常在车间务工的建档立卡户发放米面,为25人分红20万元。三河坝镇农业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园区不仅引进了先进的设施、生产技术、管理方法和示范园建设运行理念,而且有力促进全镇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向前发展,让更多贫困群众享受到了产业增值带来的收益。入春以来,该镇农业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园区零代天麻种子喜获丰收,周边群众争先恐后抢购天麻种子。
村民们捡炼鲜香菇
该镇公家湾村充分利用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优势,按照“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科技”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联建中药材种植基地,运用合作社的技术、管理及市场优势,推动农村闲置土地流转,开发种植以白芨、黄精、天麻、猪苓为主导产业,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纯天然绿色农产品,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了村级经济,建立起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
扶贫车间晾晒的药材枸棘
睿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睿介绍:“合作社2017年成立到现在,纳入社员2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户,一般农户10户。目前我们发展白芨育苗大棚6亩,年育苗200余万株;黄精育苗基地3亩,年育苗50万苗;重楼育苗基地1亩;猪苓种植面积3亩;天麻种植基地15亩。通过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模式,现在中药材产量和价格提高了许多,给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去年,在镇党委、政府,省科技厅驻村帮扶干部的技术指导下,我们管理得当,全村40余户农户天麻获得大丰收,产量达70余吨,产值达110万元,户均增收2万余元;培育白芨苗300余万株,产值达90余万元。 ”
该镇大湾里村统筹谋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坚持一村一品,突出发展茶叶主导产业,实施茶旅融合,让群众因茶而富,乡村因茶而美。大湾里村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把发展茶产业作为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来抓,不断壮大茶叶种植和加工规模,形成种、管、收、加工的服务模式,带动建档立卡户稳定增收,使满山的“康南茶”真正变成了村民巩固脱贫的“幸福茶”,通过做优绿色产业进一步促进巩固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截止目前,该村共成立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建成茶叶基地160亩,年产茶18余吨,实现茶叶收入260余万元,惠及贫困户21户,群众通过土地流转、本地务工等方式稳步增收。
通讯员 燕兆林 卯怡波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