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陇人相】敦煌引进拖拉机第一人吴永固

21-03-09 16:40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任磊

【专题】打造都会城市 构建精致兰州

吴永固和妻子刘惠琴合影

  “我今年90岁了,虽然到不了战‘疫’最前线,我想用我的一点积蓄,尽我一份爱心”。2020年2月11日早晨,一位老人带着平时省吃俭用攒下来的1万元钱来到敦煌市委组织部,向组织交上了一份特殊党费,希望用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这位老人,是敦煌市离休老干部吴永固。如果翻开敦煌的建设发展史,你会发现他还有一个特殊身份:敦煌拖拉机第一人。

第一台康拜因开进敦煌(右一吴永固)

  1955年,远在宁夏工作的吴永固被甘肃省农林厅任命为敦煌国营农业机械拖拉机站机耕队长。

  第二年的2月,从没有去过敦煌的吴永固带着妻子刘惠琴和一张新买的地图,押运着3个车皮的农机具赶赴敦煌。谁料积雪封山,装货的火车行至乌梢岭时,便搁浅在了离武威不远的地方。因为当时担心拖拉机被人损坏拆解,他就和妻子白天晚上都睡在拖拉机的驾驶室里,照看着三节装货的车皮。后来,车皮又被转到武威、张掖,一个月后,他俩才雇车将拖拉机拉至敦煌。

吴永固在田间工作

  由于敦煌县首次引进拖拉机,那时人们没见过拖拉机,此事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几百年来,人们早已习惯了畜力拉犁,许多人都心存疑问:这个“喝油的铁牛”能拉犁吗?

  吴永固说,开拖拉机是个苦差事,噪音大不说,颠簸更厉害,每开一小时就得换班。稍有闲暇的空档,他就在地埂上给农民介绍机械耕地的好处,宣传农业机械的优越性。后来村民发现拖拉机耕地较深,杂草没了,病虫少了,再加上吴永固的一遍遍解释,他们的顾虑打消了。

  仅1956年,4台拖拉机完成机耕面积3.5万亩。

修理拖拉机

  敦煌离省城路途遥远,如果机器有了故障,只能靠自己想办法解决。因为拖拉机在使用过程中时不时出点毛病,吴永固是机修专家,业务特别精练,他必须人跟车走,有时甚至中午也回不了家。

  吴永固(右一)

  从1956年到1969年之间,敦煌农业机器拖拉机站的实力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最多时人员发展到了300人左右,拖拉机的数量也发展到近100台,成为建设新敦煌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此期间,吴永固从机耕队长到站长,从机务科长再到站长,他的命运一直和拖拉机交织在一起。他先后37次受到省、地、县和单位的表彰奖励,并出席了甘肃省第二次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作为先进工作者代表,他在大会上做了《我将在农机战线永远奋斗》的发言。

拖拉机站职工合影

  1972年,敦煌县恢复“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吴永固成为该局的一名专职培训教员。早从1958年开始,吴永固就开始陆陆续续兼职或专职的为敦煌以及驻敦部队培训了近5000人的拖拉机机驾驶人员(不包括校外和应季培训数)。他培训出的拖拉机手还被省上抽调充实了其它兄弟县市技术力量。

  为了应对培训,吴永固自己编写了近30万字的讲义,自己绘制了教学挂图140多张,为不同时期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方便。

1985年2月第二期拖训班结业留影(第二排左8为吴永固)

  1986年,吴永固从敦煌县农机局离休。如今,在党河风情线和滨河路上,我们仍可以遇见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两鬓霜雪,精神矍铄,谁也不会想到,他会是建国以来敦煌拖拉机第一人。

  偶而有一辆拖拉机从身边驶过,他会盯着远去的拖拉机沉思良久,也许,他又回忆起了昔日那段非同寻常的岁月。

  本期陇人相 边振虎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