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党建让发展成色更足——白银景泰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综述
原标题:高质量党建让发展成色更足
——景泰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综述
段桂花
2020年,景泰县各级党组织抓主责强担当、抓基层打基础、抓品牌带全面,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成色,绘就了景泰县“十四五”乡村建设画卷。
“一盘棋”聚焦中心谋大局
中心工作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在哪里。景泰县坚持“一盘棋”抓党建的思想,不断强化对基层党建工作能力的统筹谋划,真正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县委主要责任人认真履行基层党建“第一责任”职责,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先后召开8次县委常委会和4次党的建设领导小组会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带动全县各级党组织负责人树立凝心聚力抓党建的责任意识。接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年”活动,建立和落实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党支部制度,形成了常态抓、抓常态、长久抓、抓长久的党建工作格局。围绕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建立《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确定共性目标和个性目标,采取任务分解、量化到岗、责任到人的办法,同步建立常态化的党建暗访督查制度,层层传导压力,强化基层党组织抓好党建的主业意识。
“一张图”对标对表强基础
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全面有效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一张图”,以全面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全域落实“四抓两整治”具体措施为抓手,通过“三个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提质。着力筑牢夯实促振兴堡垒。实施“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行动,坚持抓两头带中间,不断扩大先进党支部增量,提升中间党支部水平,促进后进党支部整顿提升。2020年,新建改建村级活动场所8个,整顿提升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10个,创建省级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先进党支部6个、市级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先进党支部17个,整体推进农村党组织工作水平,全面建强基层党组织“最后一公里”。着力选优配强带头人队伍。开展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分2批选派年纪轻、学历高、有干劲的专职化村党组织书记42名,开展“专职村党组织书记励志培训班”2场次,增强奉献乡村振兴大潮的责任感。全面完成村党组织换届工作,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37.6岁、比换届前下降6.2岁,村党组织书记高中以上学历占99.3%、提高14.1%。着力织细织密党组织体系。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化管理,构建“五级治理、一网覆盖”的党建网格化管理体系,确保政策宣传、纠纷调处、为民服务一网兜牢,进一步提升党建整体效应。
“一谱曲”奏响党建新乐章
景泰县把党建品牌培育创建作为推动农村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突出特色,抓实亮点成功塑造出“幸福城北、逐梦前行”等七个党建品牌,进一步擦亮了农村党建底色、夯实了党建工作基础。“幸福城北”党建,做强一个产业。芦阳镇城北村以党建为统领,新建440平方米“样板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1处,发挥“红色股金”撬动“集体经济”发展作用,成立村集体所有的鑫城盛源有限责任公司,着力做强露天蔬菜种植、塑料制品加工、现代生猪养殖等产业,全村每年露天蔬菜种植面积保持在1000亩作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0万元。“人文芳草”党建,打造匠心文化。芦阳镇芳草村把抓党建与发扬乡土文化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另辟蹊径开启了党建+乡村文化的党建工作模式,村党支部通过撰“志”、建“馆”、兴“文”,增强村民一心一意兴村富村的共同愿望,也将丰富的乡土文化变成了发展资源。“寿鹿疃庄”党建,铺就幸福之路。寺滩乡疃庄村将党的建设贯穿易地搬迁全过程,扩建集便民服务中心、综治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为依托的安置点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围绕打造新产业、营造新风尚、开辟新天地点亮党建“灯塔”,集中连片流转农户耕地,建成1.2万亩的甘草产业园,带动本村147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万元,实现了“企业、村集体、农户”共赢。“好客红岘”党建,助推乡村旅游。中泉镇红岘台村以打造“全域旅游示范镇”为契机,依托217线、黄河石林大景区、国家体育冬训基地区位优势,开启“党建+乡村旅游”模式,以“桃花谷邸·石林驿站”为中心,引导辐射发展农家乐、青年旅社、采摘园等经营性项目,全力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乐居石城”党建,实现门口就业。芦阳镇石城村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规划建设占地面积91.83亩,承接正路、寺滩等6个乡镇40个村贫困户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住宅楼19幢104127.43平方米。建成石城现代设施农业基地1处、服装加工扶贫车间1个等等,新增贫困户就业岗位1000多个,在党建引领下实现安居乐业目标。
相关新闻
- 2021-01-21白银景泰县东西部对口帮扶结硕果
- 2021-01-19白银景泰县全力做好天然气冬供工作
- 2021-01-19让生活更美好——景泰县“五个聚焦”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 2021-01-08白银景泰县第二中学教师李怀忠荣获“苏步青数学教育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