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是做好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甘肃康县岸门口镇杨家河村4个月华丽转身的回顾与思考
甘肃康县岸门口镇杨家河村,全村有126户40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6户178人,低保户16户45人,五保户12户12人,贫困发生率达到44%,属于深度贫困村,群众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
该村地处偏远、道路泥泞、屋舍破旧、缺少生机,当地人称之为“野狐沟”。入户走访时发现村民思想观念落后,文化水平较低。如何扭转局面?如何摆脱贫困?如何重振信心?经过深入思考,我尝试用5步工作法开展工作。
第一步是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我组织召开了村两委班子和村社干部会议,与会者畅所欲言,从村务管理、三会一课、产业发展、村容村貌、基础建设等多面建言献策,最终形成一个共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目标一致,杨家河就会越来越好。
第二步是找一个工作抓手。从哪找呢?经多方联系,中建装饰伸出了援手,主动提出要为该村的脱贫攻坚助一把力,随即派人来到村里,我们和村民一起交流沟通,倾听群众的声音,了解群众的诉求,集思广益,确定了一个帮扶方案—“积分兑换心愿,勤劳改变习惯”的文明习惯养成-微心愿实现活动,以户为单位,对积分排名前21名的村民发放价值不超过3000元的物质奖励。经村两委班子讨论,一致同意把实施这个方案作为工作抓手。
第三步是把方案推进落实。8月初活动拉开帷幕,我们和村干部一同向村民征集他们的“微心愿”—彩电、冰箱、电动车...,每份微心愿都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心愿配上摄影师为他们拍摄的生活照,被制成精美的海报,张贴在村里醒目的位置,每份海报上都印着两行群众感言。看着自己竟然也能像明星一样登上如此精美的海报,村民们的荣誉感增强了。
第四步是评比过程公平公开。我们精心设计了十项涵盖个人卫生和居家环境的评分细则以及加分项。每周由村两委班子和党民代表随机入户检查打分并时时提醒鼓励村民进步,在村委会墙上专门制作了公示栏,将每周每户得分公布,并进行周排名、月排名,接受群众监督。年终按照总积分排名兑现前21名的“微心愿”,以此来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帮助大家养成好习惯,涵养新风尚。改善家居环境卫生一时间在村里蔚然成风。
短短4个月,从锅碗瓢盆、个人起居,到房前屋后、禽畜养殖,杨家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到护美之行人人为之,杨家河这个曾经落后的小山村,村干部干劲十足、群众比学赶超、处处透着生机。“3+1”冲刺清零、种养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多项工作同时在村里蓬勃展开。
最后一步是让所有心愿都有回响。12月21日上午,在村中心的小舞台上,我们为表现优异的前21户家庭圆梦,同时也为其他家庭送去棉服、抱枕、围巾等暖冬礼物。村民们领到梦想已久的热水器、电视机、电冰箱、书桌柜等,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2019年12月,该村实现了整村脱贫;2020年1月康县文明委发布1号文件号召全县学习借鉴“杨家河经验”;2020年4-7月接待了多位省部级领导和兰州市、白银市等多地党政考察团来村里实地考察。
思考:我们仅仅用了很有限的资金就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把千百年来难以改变的脏乱差陋习在短短4个月内彻底根除,从而以此为抓手推动了全村各项工作百花齐放,不仅顺利脱贫,还从后进村一跃成为全县学习的标杆,为什么?
就是因为我们让群众有了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群众是最善良、最本分、最淳朴的,我们干部只要是为群众多着想、多干事,让群众咧嘴笑、得实惠,并以此激发出他们的内生动力,群众就会用实际行动加倍的回报我们、回报我们的党和国家。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党坚如磐石的执政之基、取之不竭的发展之源!
作者:中建集团挂职康县县委常委 副县长 张强
相关新闻
- 2020-11-20临泽板桥镇:种下经果林 拓宽致富路
- 2020-11-20【中国的脱贫智慧】山丹:劳务输转成农民致富增收的“铁杆庄稼”
- 2020-11-20甘州龙渠乡:冬闲忙“充电” 助推群众脱贫致富
- 2020-11-20【中国的脱贫智慧】武都:“双椒”模式唱响麻辣“致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