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崇信:人人争做“铁人”精神的践行者
中国甘肃网11月4日讯(本报记者 靳佩佩 通讯员 吴文斌 文/图)“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铁人”精神的核心价值。近年来,崇信县各级党员干部聚焦作风转变,以“铁人”精神为指引,切实将作风建设主体责任扛在了肩、落在了事上,不断推进作风持续向好,全面提升干部作风、营商环境和群众满意度。
崇信东方希望畜牧有限公司杨家沟生猪繁殖场项目是崇信县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位于黄花乡杨家沟村,在项目落地过程中,黄花乡灵活措施、先行一步,全面落实“保姆式”服务,当好“店小二”,为项目实施提供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服务,随时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11月1日,走进黄花乡杨家沟生猪繁殖场项目施工现场,现场的建筑工人们抢抓时机,正在进行钢筋绑扎、墙面砌筑等工作,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该项目负责人郝惠东告诉记者:“杨家沟繁殖场总投资1.3亿元,9月5日开始投资建设,短短的两个月工程就完成了50%,这得益于县乡村三级的大力支持,我们每一步进展都可以说是享受跟踪式服务,这样的环境我们有信心在计划的120天完成建设。”
崇信县各级工作人员在精准服务上“走实一步”,大力推行“不来即享”政策,梳理适用不同行业的扶持政策,提供“一对一”“点对点”服务,持续“跟踪+助力”方式,为各行各业“量体裁衣”,助力重点工程尽快发挥出“经济引擎”和“新增长极”作用。
“之前我养了50头牛,今年准备扩大规模,亲戚朋友找遍了,资金还是不够,我咨询了一下县农行,没想到农行派了团队过来调查,在一月之内贷款到位了,牛也买上了,效益很好。”提起今年扩大了养牛规模,养牛大户王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王明军是木林乡大庄村的养牛大户,他的明鑫家庭农场目前经营着121头牛,今年他为了扩大养殖规模发展窑洞养牛,在县农行以“富民产业养牛贷”的方式贷款30万元,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难题。
近年来, 崇信县把红牛产业作为助推脱贫攻坚、加快乡村振兴、实现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崇信“念牛经”“发牛财”的群众数不胜数,崇信县各行各业主动担当作为、强化政策推动、创新驱动、全链拉动、品牌带动,大力推广“养殖小区+窑洞养牛+户内棚舍+半饲半牧”四种模式,全县牛产业呈现出“扩量、提质、增效”的良好势头,目前已建成两个窑洞养牛示范带,扶持发展牛产业龙头企业6户,组建成立养牛专业合作社163个,带动发展养牛大户1900多户,贫困户养牛1700多户,全县牛饲养量达到9.5万头。
作风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党性问题、责任问题和态度问题,如何将“铁人”精神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中落实见效,崇信县以“抓工作首先抓党建、抓党建关键抓班子、抓落实首先抓干部、抓干部关键抓作风”的总抓法,以建成“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县、新型工业化创新发展县、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县、宜居宜游宜创业的生态文明县”为总目标,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博学善思、厚积薄发,推动思维理念大转变,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升能力,高点定位、抬高标杆,全面解决部分党员干部工作生活中“慵懒散”“推拖绕” “不担当、不作为”等突出问题,以思想的破冰引领改革突围。
镇村干部帮助果农采摘、分装苹果
近期,正值苹果收获季,11月3日,记者在崇信县黄寨镇黄寨村果园里看到镇村干部帮助果农采摘、分装苹果。黄寨果园区主管祝永兴高兴的说:“镇上干部职工都来帮我们采摘苹果,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党的好干部贴民心,干实事,真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了。”
在甘庄窑洞养牛示范点,镇村干部帮助养牛户拉运饲料,清理牛粪,打扫环境卫生。
镇村干部组织群众清除路边杂草
在张明洼村,镇村干部组织群众对今年新硬化的村社道路进行保养,清除路边杂草。
把作风建设融入到当前的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秋季植树造林、招商引资、牛果产业发展等中心工作,全县各级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当下的崇信,各级党员干部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拼劲干劲,以脚踏实地、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人人争做“铁人”精神的践行者,以作风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干部工作效能、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不断创造着更加优异的成绩。
相关新闻
- 2020-10-26甘肃崇信县举办“相约重阳节·祈福古槐王”登高祈福系列活动
- 2020-09-22【中国梦 黄河情】甘肃崇信:满城公园满城花 一城山水半城香
- 2020-09-22平凉市崇信县举办庆祝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
- 2020-09-21【中国梦 黄河情】甘肃崇信:废旧窑洞养红牛 探生态富民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