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为中国西北偏远山村点燃求学“明灯”
原标题:乡村教师为中国西北偏远山村点燃求学“明灯”
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孟坝镇沟畔教学点,全校仅有的三名二年级学生正在上课。新华社记者任延昕摄
新华社兰州9月11日电(记者梁军、任延昕、文静)入夜,漆黑的院子里偶有虫鸣,刘进仓宿舍里透出的灯光,是这附近唯一的光亮。喝一口茶,他转头望望窗外,又低下头,沉浸在教案中。
漫长的夜晚,除了忙于教案和批改作业,陪伴他的只有孤独。46岁的他远离家人,在这里已经工作1个多月。
刘进仓出生于中国西北的甘肃省庆阳市。这里干旱少雨、山大沟深,教育成了当地孩子们摆脱贫困命运的重要途径。
今年8月,一直从事乡村教学的刘进仓,来到镇原县孟坝镇沟畔教学点担任校长。这所学校位于镇原县的边远地区,距离县城有近50公里。
刘进仓的家在25公里外的方山乡。他平时住在学校,周末才能回家。白天,他辅导学生,料理伙食;放学后,等住在附近的另一名老师赵文喆回了家,2700多平方米的学校里,留守的就仅有他一人。
孤独令人备感煎熬。但支持刘进仓的,是孩子们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希望。
10岁的赵津磊正在认真写作业。新华社记者任延昕摄
镇原县是甘肃省深度贫困县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城镇工作和生活,原有的乡村人口基数不断减小,乡村学校的学生数量不断萎缩。沟畔教学点最热闹的时候,有6个年级、150多名学生;如今,全校仅有3名二年级学生和3名学前班儿童。包括刘进仓在内,学校共有2名老师。
学生数量锐减,让维持教学点运转的学生人均成本越来越高。但为了让所有孩子均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各级政府作出了巨大努力。
尽管只有6名学生,但沟畔教学点的校园面积超过2700平方米,当地政府为校舍建设和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总计超过90万元。
9月初,当地政府还为学校开通了“同上一堂课”的远程教育系统,让孩子们有机会直接享受县区学校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孩子们的课程一节也不会少。刘进仓的宿舍里,贴着一张崭新的课表:语文、数学、体育、美术、道德与法治……他和另一名教师赵文喆分担了所有的课程教学。
记者近日在庆阳了解到,像沟畔教学点这样的学校不止一个。因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包括沟畔教学点在内,当地共有898所百人以下的乡村小学及教学点,分布在8个县区。刘进仓等5193名乡村老师,如星星般散落在这些小学和教学点。
在镇原县马渠镇汪庄小学,2名教师负责7个学生的教育。为了方便照顾学生,这所学校的校长蒋斌甚至把母亲从45公里外的乡镇接到学校,成为学校的临时厨师。
当地还在探索通过“走教”“送教”等形式,为偏远山村学校、教学点义务输送素质教育资源。镇原县城区的所有优质学校,对接13个未脱贫村的17所乡村小学,安排艺术类老师上门授课。
第一次去马渠镇汪庄小学“走教”,镇原县城关初级中学的音乐老师包文轩发现,孩子们虽然低着头、不太敢说话,但眼神中流露出对艺术的渴望。
“只要有学生在,老师就在。”刘进仓说,“哪怕只有1个学生,我们也要坚守。”
在中国的农村贫困地区,无数个像刘进仓一样的老师,坚守在基层教育一线。他们久居深山,年复一年,甘于寂寞,照亮孩子们走出大山的路。
中国教育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现有数百万乡村教师、近百万特岗教师、数十万支教教师坚守在最边远、最贫困、最艰苦的地区,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日前,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通过提高工资待遇、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加强教师培训等措施,为乡村教师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更好的育人环境。
同时,借助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东部部分学校“一对一”帮扶西部偏远地区的乡村小学。像刘进仓这样的乡村教师,也有了去发达地区进修培训、提升教学业务水平的机会。
初秋清晨,刘进仓打开校门,站在路口,理了理衣领,等候6个小小的身影出现在山坡尽头。一个、两个、三个……映入他眼帘的,是这个山村的希望。
相关新闻
- 2014-10-24【中新网】甘肃贫困县发乡村教师生活补助 防止优秀教师流失
- 2012-06-14【中国青年报】崔永元:在甘肃培训乡村教师 副省长每次都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