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夏:移民下山天地宽
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甘肃省临夏县南塬乡,境内山、沟、塬交错,也是该县唯一的“山旱之乡”,是全县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
在南塬乡韩沟村白草社,67岁的村民刘祥祥家中有6口人,只有9亩山地,儿子刘昌玉没读几天书,常年在家务农劳动。可山上种地靠天吃饭,种的粮食解决温饱都困难,2013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日光温棚劳作的农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摄
自2016年开始,临夏县在南塬乡贾家沟、韩沟、源泉3个村,集中实施了以下山入川、出山进城为主要内容的易地扶贫整村搬迁项目,世代居住在深山大沟的23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进了土桥镇次县城中心的和谐苑小区,刘祥祥一家也住上了小区楼房,过上了现代城市生活。
“住到了楼房里,可花费随之增加,更要自己努力挣钱。”自从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虽然享受了低保政策,但刘昌玉还是觉得要靠自己的双手改变生活。从2013年起,他就下决心学门手艺,拜做藏式家具的亲戚为师,在其手下边打工边学技术,经3年刻苦学习,掌握了藏式家具的制作工艺。
“有了一门技术,收入就有了保障。”从此,刘昌玉就和亲戚合伙,在青海省黄南州揽活做藏式家具,每个月能有七八千元的稳定收入。除此之外,当地政府为移民量身打造的扶贫产业也成为刘昌玉家的稳定收入来源。
刘昌玉在做藏式家具。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 摄
针对故土难离、城市生活难融入的实际,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临夏县促进后续产业形成,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确保搬迁群众生活水平不受大的影响。“在县上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园,集中修建了日光温室蔬菜大棚,户均一座棚,分配给搬迁户来搞温室蔬菜产业。”南塬乡党委书记李铁军说。
自从搬迁下山,刘昌玉经常在外干活做藏式家具;家中妻子安排了公益性岗位为移民点老人理发,每月有500元固定收入;父亲干老本行养蜜蜂,每年卖蜂蜜能有5000多元收入;母亲留在家中专门照顾上学的孩子。刘家人缺少人力,也缺少温室大棚技术,实在顾不过来经营大棚。
较之传统农业,种植日光温室成本大,还需要精耕细作,和刘昌玉一样,部分群众顾不上经营,也有群众有后顾之忧不愿种植日光温室。
为了带领群众尽快奔小康,当地发起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领群众发展,经营日光温室,带动贫困户从中受益。了解到大棚交合作社托管,每年还能有5000元收益,刘昌玉就把大棚交合作社托管,自己安心在外挣钱。
如今,刘昌玉和3个合伙人常年在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做藏式木工活,每个月稳定收入,加上媳妇和老父亲的收入,一家人一年能收入七八万,生活逐渐好起来了。去年,全家顺利脱贫,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刘昌玉展示女儿画的画。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摄
从山里搬下来后,最令刘家人欣喜的是孩子上学的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我们都吃了没读书的亏,再苦也要给孩子创造好的教育条件。”刘家人非常重视孩子教育,自搬迁到土桥镇移民小区后,奶奶专责照顾上学的孙女刘祖坪和刘祖婷。
目前,大孙女刘祖坪15岁,已升入临夏中学高一年级,学习主动性强,成绩优异;二孙女刘祖婷11岁,在土桥镇侯段小学读六年级,受其姐姐的影响,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
刘昌玉将女儿的奖状裱在新家的墙上。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摄
“我们全家都希望孩子们读大学,有个光明的未来,这是最大的心愿。”每天挥洒汗水做木工,刘昌玉最幸福的是看到孩子给他展示新得的奖状。在移民点装修新家时,他特地把孩子们的奖状裱在了墙上。“我盼望把这堵墙全部裱上(奖状)。”他满怀憧憬地说。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