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经济跟跑”到“生态领跑”——甘南藏族自治州焕发新活力
原标题:由“经济跟跑”到“生态领跑”——甘南藏族自治州焕发新活力
8月31日,当地群众和游客在当周草原观看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开幕式表演。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新华社兰州9月2日电(记者马维坤、张文静、陈斌)8月31日,一场盛大且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旅游艺术节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当周草原举办。精彩刺激的马队表演、婉转悠扬的民族歌曲、奔放洒脱的锅庄舞等节目吸引了上万名群众和游客观看。
早上6时许,天还未亮,24岁的祁红英带着父母,乘坐出租车,从约100公里外的甘南州临潭县赶到当周草原,为的就是欣赏这场独具特色的演出。
这场由甘南州委、甘南州政府主办的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已连续举办了二十届,是全景展现甘南文化旅游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和开放开发水平的重要窗口。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就想带父母出来旅游放松。甘南美景果然名不虚传,抬头看蓝天,低头看草原,到处都是美景。”祁红英说,辽阔的草原、绚丽的演出给他们一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还想再来。”
甘南州位于甘青川三省交界,被视为西部最具自然魅力的地区之一。雄奇秀丽的自然景观、色彩缤纷的民族风情和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是甘南发展生态旅游的先天优势。但长期以来,受自然、地理等因素制约,这里社会发育程度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整体属生态脆弱区,是中国深度贫困地区。
祁红英看到的美景只是甘南州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兴旺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当地政府以摆脱贫困为切入点,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生态文明小康村,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推动甘南由“经济跟跑者”向“生态领跑者”转变。
在甘南州玛曲县河曲马场,河曲马在湿地旁觅食休憩。 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甘南州委书记俞成辉介绍,2015年以来,甘南州在全州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面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打造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同时,当地转变生产方式,加快传统畜牧业转型,实施退牧还草、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等工程,全力核减超载牲畜,引导农牧民发展乡村旅游、种植中药材等生态型产业。
甘南州卓尼县刀告乡村民康主交是一名环保志愿者。60多岁的他仍在捡拾垃圾第一线。一手拎着纸袋子、一手拿着长夹子,他不断地重复着低头、弯腰的动作。
“垃圾少了,环境美了,游客多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就更好了。”康主交说,在旅游艺术节举办的当日,康主交和30多名环保志愿者专程从卓尼县赶到当周草原,用实际行动保护草原干净整洁。
这是甘南州桑科湿地一景。新华社记者张文静摄
生态之路,不仅是摆脱贫困之路,更是可持续发展之路。甘南州在改善环境的同时,打造生态文明小康村,发展旅游产业,以实现农牧民脱贫增收。
在国家投资等支持下,甘南州累计投入156亿元,打造了环境友好型、生态体验型等生态文明小康村1603个,惠及10.9万户48.9万农牧民群众。
如今的甘南,青山绿水大草原,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感受自由的户外天堂。
2019年,甘南州接待国内外游客1447万人次,较2014年增长18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4亿元,较2014年增长228%。尽管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但前7个月全州乡村旅游接待人数仍达771.96万人次。
从全域无垃圾到全域有风情、全域人气旺,绿色发展理念赋予了雪域高原新活力。
“靠山护山、靠水护水、集约利用将是我们长久的发展之计。”甘南州委副书记扎西草说。
数据显示,甘南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3年初的20.61万减少到2019年底的0.28万,提前一年实现整体脱贫摘帽,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相关新闻
- 2020-08-22【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甘肃甘南:做好生态文章 助力脱贫致富
- 2020-08-21甘肃甘南办节揽客二十载 草原多彩民族风情持续“吸睛”
- 2020-06-22甘肃甘南州夏河县安果村:吃上“旅游”饭,安心奔小康
- 2020-07-31甘肃甘南拟“立法”保护牦牛藏羊品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