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拖胜在果园查看苹果长势
中国甘肃网8月20日(本网记者 宋芳科 任磊)从刚种苹果树苗时的种了偷偷拔掉,到如今有空地就“见缝插苗”。历经30多年发展,从静宁苹果品牌价值中分享红利的村民,通过发展苹果产业,走向小康之路。
8月20日,由中宣部组织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中国苹果之乡平凉静宁,在静宁最早种植苹果的治平镇雷沟村,有着30多年苹果种植经验的雷拖胜回忆往昔,依然历历在目。
“我们雷沟村是1985年开始种苹果,那年县上开始发展苹果产业,很多村民不认可,政府发的苹果树苗种上就悄悄拔了,有些还干脆横塞到地里用土埋了。”雷拖胜回忆当年刚开始种苹果的情形如是说。
35年过去了,如今雷沟村到处苹果园。雷拖胜说,现在只要有块空地,村民都赶紧种苹果树,毕竟大家种苹果园都尝到了甜头。
雷拖胜说,就是90年代,1亩苹果园也能收入700到800元,而种小麦、玉米顶多收入100元。现在,拿他家的果园来说,正常年景一年能收获6万到7万斤苹果,收入能达到30万元左右。
雷沟村村民刘迎新是个外地媳妇,她和静宁的老公在外地打工认识,这几年静宁苹果发展势头好,她和老公干脆回到雷沟种苹果。
刘迎新说,她家的果园一年能产优质苹果4万斤。行情好的一年能卖20万元,一般年份也能收入10多万元。
刘迎新家的小别墅
如今,刘迎新家盖起来2层小别墅,装修风格清新简约很惬意。
静宁县治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尹婉琴说,治平镇有耕地4.7万亩,其中3.5万亩种植苹果,户均从苹果上获得的年收入达8到10万元。像雷沟村很多村民家修了小别墅,户均一辆小轿车,大家通过苹果种植过上好日子。
居安思危,如今,治平镇正在进行老果园改造行动,期待“金果果”的成色更足。尹婉琴表示,通过30多年发展,老果园品种老化,果实品质一般。对于治平镇来说,能种苹果树的耕地已经种了苹果树,想要挖掘潜力就必须改造老果园。目前镇上已经改造了4000亩,后续还将稳健推进改造行动,力争让老果园焕发新生机。
落头、开型,通过现代果园种植技术,改造后的老果园矮化密植,两年就可以挂果,极大缩减了村民改造果园等待收益的时间。
雷拖胜说,果园改造前优质果的比例占到50%,通过矮化密植加上田间管理,优质果比例能达到80%以上。优质果收购价4到5元,一般果1到2元。改造后优质果比例上升,一棵果树就能多收入100元。
通过电商卖苹果,现在是刘迎新的一项新任务。刘迎新说,她的亲戚朋友都在河北,平常她会分享一些自家果园的美图。亲戚朋友都来问,她就邮寄一些苹果让大家品尝。品质过硬的静宁苹果就这样口口相传,在河北打开了市场。去年,她通过电商卖了2000箱苹果,虽然只占她家所有苹果产量的10%,但是带来了2万元收入。今年,她准备开直播,到果园里现场卖苹果,相信一定会比去年收入好。
尹婉琴说,年轻一代的果农不仅种苹果,更会卖苹果。现在苹果收获的季节,快递服务就在地头等着接单,电商销售已成为治平镇苹果销售的一个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