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从草原女孩到舞台“卓玛”——专访甘肃省民族歌舞团创研室主任秦琼

20-08-14 16:40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程建

    记者 程健 实习生 张玲 文/视频

  “怕死了,但我不想放弃。”

  “没钱了,我妈劝我退学……”

  “从新娘跳到了母亲……”

  “把自己关在黑屋子里,静静地、反复地想象泥石流涌来的场面……”

  “抬头,孩子在哭,台下,观众在哭,感动了所有人,我们成功了!”

  或许,简单的几句话无法讲清一个人的三十年,但对秦琼来说,这五句话,足以阐释逐梦于民族歌舞艺术路上的酸甜苦辣。

  梦从天降

  初见秦琼时,她正在练功房指导演员排练节目。

  一头利索的短发、一米七的个头,给人一种干练、洒脱的印象。但眉宇间透着的焦急,说明这个节目很赶时间。

  “明天就要出发去演出,有些地方还需要再完善。”秦琼一边穿鞋,一边告诉记者:“晚上主管部门要对节目进行审查,所以比较忙。”

  虽然很忙,但她依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坐在办公室,她把时光倒回28年前。

  在张掖市肃南县的草原上,12岁的秦琼赶着自家的羊群载歌载舞。她的生活无忧无虑,也不曾设想未来会是什么模样。

  然而,几天后,在肃南一中的校园里,甘肃省民族歌舞团的领导一眼看中了她:不论长相还是身材比例,俱佳。

  “我要上兰州了!”

  “上兰州去干嘛?”

  “我要上兰州跳舞去呢!”

  秦琼迫不及待地跑回家,与父母分享这份喜悦。满心欢喜的她,一直沉浸在可以去学习舞蹈的快乐中,却不知父母被她一句话为难到说不出一个字。

  “对父母而言,上有父母,下有4个儿女,单我一个人就要2400元学费,钱从哪来?”回想起当时的情形,秦琼苦笑道:“2400元对当时我的家庭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但我那会儿还小,哪里懂得父母的难处。”

  为了赚钱,秦琼的父亲天天出差加班,母亲去了工地打工,妹妹因此辍学,弟弟在放学之余也去工厂挣钱……

  “即使这样,钱还是不够,东家借西家凑,最后父母终于给我凑够了学费,让我上了学。”秦琼哽咽道:“从草原上突然来省城学跳舞,对我来说,如梦从天降。而且,学费来之不易,因此我倍感珍惜,什么事我都要努力做到最好。”

  苦尽甘来

  在兰州学跳舞的日子,与在草原上随意起舞截然不同。

  每天早上6点起床,7点练功,8点吃早餐,紧接着两个小时的芭蕾舞课,而后又是素质课……

  将近五年的封闭式训练,秦琼用了两个字形容:苦、怕。

  “因为我个子高,身体也比较硬,每次上素质课,一听到老师喊到自己名字,我就躲到角落里哭……”秦琼说,基本功的训练,日复一日,身体的痛苦与精神上的恐惧带给她的只有哭。

  “感觉自己每天都在上刑场,一进练功房就各种喊各种哭,跟屠宰场一样。”

  “每天晚上还要上晚功,看着镜子里腿一点一点劈开,又疼又怕,又开始哭。”

  “记得有一次贴着墙掰后腿,看到自己的脚尖从头后面伸出来,我就不疼了,因为,直接晕了过去。”

  回忆起训练时的岁月,秦琼微笑着如是说。她用轻松的语气,似乎在讲别人的故事。但她轻描淡写的话语里,隐隐约约透着练功房里撕心裂肺般的哭喊声。

  然而,每一节课、每一天,甚至每一年,哭完,擦干眼泪,一切继续!

  学习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一转眼到了集训的第四年。

  “我们家又拿不出学费了,家里实在是太穷了,妈妈劝我退学,但我真的不想半途而废。”秦琼无奈地苦笑了一下:“还有一年就毕业了,已经看见希望了,我怎么可以放弃?怎么能放弃?”

  就这样,在苦与哭,恐惧与害怕,贫穷与艰难中,秦琼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完成了学业,正式成为甘肃省民族歌舞的一员。

  五年的苦与泪,让秦琼从一个草原上的毛头丫头蜕变成了舞姿优美的花间卓玛。

  由此,也拉开了她向全省、全国人民展示自己曼妙舞姿的序幕。

  从黄河到草原,从大漠到高原,从陇原到江南,从西部到东部,随后的十多年里,秦琼伴随着歌舞团走遍甘肃的山山水水,跳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也正是她对自己更严更高的要求,对舞蹈艺术的执着与热爱,让她快速地从舞蹈的最后一排跳到了前列,从伴舞跳到了领舞、从领舞跳到了独舞,也从裕固族经典舞蹈《迎亲路上》的“新娘”跳到了让无数人泪流满面的《民族之舟·大爱之曲》中的“母亲”。

  学无止境

  能够成为省级歌舞团的领舞、独舞演员,秦琼已然达到了事业的高峰。但是,对她而言,这远远不够。

  “要时刻给自己充电,不停地去学习。”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2008开始,秦琼再一次踏上了求学的道路:舞者的最高学府——北京舞蹈学院,跳跃性地放下民族舞蹈,深入学习现代舞和编导知识。

  2012年,学成归来的秦琼,还未来得及充分实践,便接到了重要任务:《民族之舟·大爱之曲》舞蹈编排。

  “接到这么大的任务,我既高兴又忐忑。”秦琼介绍,其中第一篇章是用舞蹈呈现泥石流灾难,具体来说就是用人的肢体语言展示泥石流来袭时那种庞大、恐惧的场景。

  这是一道没有答案的难题。

  “下班回到家后,我把家里的灯全都关掉,音响放到最大,躺在沙发上,一遍一遍感受音乐。”

  “我问舟曲的朋友,看舟曲的各种资料,想象每个人从舞台上像泥石流一样涌来……”

  但一次次的设想,在实际的排练中又被自己一次次否决。

  一遍遍尝试,一遍遍失败,又一遍遍把自己关起来寻找灵感……

  “不能让所有的演员只是涌出来,要给每个人设定特定的动作,以特定的呈现方式出现,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秦琼说:“还要再加上一些技巧,慢的、快的,终于,我想要的效果有了雏形。”

  而作为演员,她在该剧中扮演一位托举着孩子被泥石流淹没的母亲。

  扮演被托举孩子的是一位13岁的孩子,秦琼与她的舞段表演将近3分钟,这段时间里,孩子几乎一直在秦琼的背上。

  “训练时,好几次都因为太累晕了过去。”

  “演出是在北京举行,即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当我每次抬头看到爬在我背上苦苦挣扎的那个孩子,她的眼泪跟下雨一样往我脸上滴,我几乎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台下,所有人都被我们呈现的故事所感动,纷纷泪流满面,随即掌声雷动。”秦琼说:“那一刻,我知道我们做到了想要的结果,之前所有的付出已然不值一提。”

  不出所料,该剧获2012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编创金奖,可以说《民族之舟·大爱之曲》亦是她逐梦编导的开篇。

  期待破茧

  如今的秦琼,已是国家二级编导、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甘肃省舞蹈家协会会员、CHUC甘肃联盟会员,现任甘肃省民族歌舞团创研室主任。

  2014年甘肃省“飞天杯”舞蹈大赛及首届校园舞蹈大赛她编创的作品分别获得了金、银、铜共8项大奖。2016年“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其编导的歌舞剧《裕固族姑娘就是我》获最佳编导奖。2017年“全国‘小荷风采‘少儿舞蹈比赛”中,其编导的藏族舞蹈《马铃声声》获编导金奖。2018年甘肃省舞蹈比赛《沙依巴克》《回坊小巷》《踏歌飞舞》等作品分别获得一、二等奖。2019年首届西北五省藏族舞蹈大赛作品《褪色的流年》荣获作品金奖。2019“石榴杯”甘肃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最佳编剧编导奖。

  “做编导至今已经10年了,作品很多,但作品大多由确定选题到演出呈现,时间很短。在快餐文化横行的今天,我想创作精致的作品,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这是秦琼担任编导职务以来,隐藏在心中的梦想。

  “我现在就想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去做作品,把每一个作品做好做精。”她说:“在发扬甘肃独有的民族文化与艺术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寻找自己的风格,还未成形,也很难成形,但我会一直坚持走下去。”

  可以预见,秦琼将是新时代民族歌舞艺术的接班人之一。如何传承创新民族歌舞艺术,她这样理解: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现实生活,让人民群众有充分亲近感。

  如今,秦琼除了紧锣密鼓地搞编创之外,仍然积极参加各类工作坊、艺术节,挤时间、自己花钱去接受培训,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秦琼能够在编导的路上走的更远。而未来,甘肃省民族歌舞艺术传承与发展事业中,也将有她浓墨重彩的一笔。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山丹:农民进城种瓜销路好,市民下地摘瓜乐趣多 山丹:农民进城种瓜销路好,市民下地摘瓜乐趣多
  • 从草原女孩到舞台“卓玛”——专访甘肃省民族歌舞团创研室主任秦琼 从草原女孩到舞台“卓玛”——专访甘肃省民族歌舞团创研室主任秦琼
  • 首批3000多辆 共享单车入驻临夏州 首批3000多辆 共享单车入驻临夏州
  • 永靖县刘家峡镇红柳村因地制宜发展葡萄等特色产业 永靖县刘家峡镇红柳村因地制宜发展葡萄等特色产业
  • 临夏州康乐县加强生态保护开展爱鸟护鸟活动 临夏州康乐县加强生态保护开展爱鸟护鸟活动
  • 方大帮扶见成效 全忠薯品货畅销 方大帮扶见成效 全忠薯品货畅销
  • 青春“篮”不住  党建向前行——平凉救援大队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青春“篮”不住 党建向前行——平凉救援大队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 丹霞上的流星雨 丹霞上的流星雨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民乐:高原夏菜喜迎收获季
2   漳县:打造农民“聚宝盆”这么做!
3   临泽:文旅融合焕发时代生机
4   康县岸门口镇:发展中药材种植 助农增
5   金塔:好政策带来好日子
6   靖远:易地搬迁解锁旱塬群众“幸福密码
7   康县:司机命悬一线 交警挺身相救
8   临泽蓼泉镇:千亩旱稻长势旺 特色产业
9   临泽新华镇:特色种植绽放致富花
10   康县:创城路上披荆斩棘的“女子突击队
11   山丹: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助力脱贫攻坚
12   金塔:筑牢民生保障网 提升群众幸福感
13   漳县:“四新”共筑旅游强县新格局
14   临泽:文化惠民活动点亮“夜间经济”
15   扩大·深入·实践——盘点平凉崆峒文化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