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贫”深同聚力 今朝谱新篇——会宁县脱贫攻坚综述

20-08-11 16:45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会宁县地处甘肃中部,白银市南端,素有秦陇锁钥、丝路咽喉之称,全县总人口58.0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54.04万人,是甘肃人口和地域大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曾经贫穷、落后始终是这片厚重黄土地上人们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沉重记忆,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是最显著的特征。

  面对贫困,会师儿女高擎脊梁,奋力守望,历届会宁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通盘谋划,站在历史于现实的交汇点上寻突破求变、谋出路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会宁县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力压实责任,着力深化改革,聚力攻坚克难,切实找准制约深度贫困的问题之源,抓实脱贫致富的长效之计,坚持产业与就业对接,帮扶与兜底融入,紧紧围绕“攻坚、巩固、提升”总要求推动脱贫纵深攻坚,使贫困面貌发生了凤凰涅槃般的巨变。

  山河为证!时间为证!

  2020年3月,会宁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从此彻底撕掉绝对贫困的标签,多少代会宁人的希冀与梦想,终于得以实现。筚路蓝缕,征途漫漫。

  如今,这里项目建设如雨后春笋,产业发展遍地开花,群众收入连年倍增,城市建设方兴未艾。从此,会宁开启了迈步全面小康,开启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时代。

  巩固提升,破解时代新课题

  脱贫攻坚是“百年目标、全党使命、中国承诺”。

  脱贫攻坚必须驰而不息推进,铆足干劲攻坚,会宁县委书记王科健说,我们必须摘掉穷帽子,拔掉穷根子,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于是,全县上下广大干部风尘仆仆中开启了一段别样的脱贫奋斗史,他们俯下身子、甩开膀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看到了汗滴禾下土的辛勤劳作,见证了风雨夜归人的倾心帮扶,品尝了秋收万颗子的满足喜悦。

  会师儿女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经过7年的努力,会宁县累计退出贫困村127个(其中纳入管理的贫困程度较深的非贫困村2个),贫困人口37577户166220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31.44%,下降至2019年底的0.78%,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脱贫壮歌。摘帽不是结束,征程还在继续,做好脱贫“后半篇文章”,才能实现脱真贫真脱贫。

  眼下,会宁县正在集中优势兵力攻坚,聚焦重头戏克难,持续围绕产业富民先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让百姓的钱包鼓起来。围绕政策扶持引领,让群众增收的腰杆硬起来,围绕项目支撑带动,让人民增收的路径畅起来,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实现已脱贫人口的稳定脱贫。

  政策牵引,打通发展主动脉

  “聚焦深度贫困”,以政策牵引为主线,不断增强群众政策知晓率和覆盖率,这是打好打赢深度贫困战的基础和前提。

  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攻坚越吃力,必须用创造性思维,采取超常规手段压茬推进、加力奋战,才能务求实效。红湾村是土高山乡唯一的未脱贫村,也是全县仅剩的3个未脱贫村之一,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43户1445人,目前累计脱贫324户1386人,剩余贫困人口19户59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27%。

  土高山乡党委书记柴成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我们以挂牌督战统揽工作全局,把“紧盯达标不放松,确保效益增收入”作为全村脱贫退出的总攻要求,坚持逐村逐户、逐人逐项落实脱贫攻坚政策措施,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据了解,会宁县在推进脱贫攻坚之时,以各项政策举措为抓手,不断健全稳定脱贫长效工作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成效,用政策的准线守住脱贫的底线,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产业为基,夯实致富新路径

  富民特色产业,是会宁农民稳定脱贫的“压舱石”、增加收入的“主渠道”,持续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

  伴随着脱贫攻坚行进的脚步,会宁县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培育,大力实施“21211”农业农村产业突破行动,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作为实现全县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

  如今,米粮川上、苏堡塬间、大沟深处,从“聚点成片”到“以点带面”,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产业生机蓬勃,遍地开花,渐成体系、日益壮大。走进八里湾乡李湾村安格斯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肥壮的肉牛惹人欢喜,该村包村组长张应博告诉记者,我们探索建立“党支部+企业+养殖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运作模式,一方面代养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一方面通过入股分红的方式来增加群众收入,贫困户依靠分红等方式年均收入能达5000元以上,新颖独到的方式为全村脱贫攻坚注入不竭动力,现在,安格斯肉牛产业也越来越好,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也更“牛”气了。

  依靠发展壮大产业经济为会宁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劲动力,也持续推动着会宁脱贫攻坚进程行稳致远。

  奋进赶超,注入脱贫新动能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这是铁铮铮的誓言,也是沉甸甸的承诺。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会宁县聚焦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持续强化赶超跨越新思维,瞄准脱贫致富大梦想,按照三张主打牌协同发力的模式,倾力打亮“金色教育牌”,全力打好“红色旅游牌”,着力打大“绿色产业牌”,会宁独具特色的品牌效益日益凸显,成为推动会宁脱贫攻坚的一泉活水,一股力量。

  王佳筱是2020年会宁一名普通的高考学子,她以667分的优异成绩位列全县理工类第三名,预计被清华大学录取,他亲切的告诉记者,我们用奋进的标尺测出学业水平的优劣,量出脱贫致富的跨越。在会宁,教育成为孩子们走出大山唯一的希望,也成为了一个家庭摆脱贫困,致富发展的转折。

  自2013年至今,数以万计的会宁学子从这里走出大山,走向四方,他们带来了一个个贫困落后家庭旧貌换新颜般的涅槃和对故土会宁守望相助般的贡献。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和景明的会师大地,草木长青,风光精美。眼下,会师儿女将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决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同心同向,克难攻坚,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努力实现全县共同迈上康庄大道的新跨越!

  通讯员 魏永刚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