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姚彦贝:敦煌文化点亮我艺术之梦
头顶红色火焰纹,身穿黄色背带裤,背着一个驼峰样的双肩包。敦煌文创吉祥物驼小驼眼含星光,面呈微笑,站在展示柜的台子上,欢迎着来来往往的游客。
离驼小驼不远处坐着它的“妈妈”姚彦贝设计师,她正坐在电脑桌前,眼睛紧盯着屏幕,表情略带严肃,不知在和哪一个“孩子”较劲儿。
听工作人员讲,这样的一幕是常事了。
7月25日,记者一行来到了大敦煌旅游集散中心,一起走近姚彦贝和她的创作世界。
驼小驼站在展示台上 罗欣怡/摄
始于机缘,终于热爱
思路被打断的时候,姚彦贝显得有些茫然,随后迅速站了起来,笑眼眯眯,透露着阳光和热情,和旁边的驼小驼如出一辙。
戴着口罩,使姚彦贝的眼睛看上去更加炯炯有神,她的头发随意地拢在后面,简单地扎了一个马尾,衣服和裤子上沾着星星点点的颜料,充满了艺术家的气息。注意到记者们的视线,姚彦贝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你们稍等一下,我去换件衣服。”
姚彦贝是敦煌本地人,27岁的她说起自己的文创生涯,提得最多的是巧合与注定。“我大学是学平面设计的,也擅长画插画,每到假期就会回来,跟着师傅去学习并描绘敦煌壁画,后来作为交换生到韩国进修了一阵,回来就直奔这边了。”
从平面转到文创设计,是一份机缘。“刚进文创是因为朋友的介绍吧,我想着学的这些也都是相通的,而且之前也画过,感觉很感兴趣。”据姚彦贝说,她做文创最初的“动机”并不纯粹,只觉得这是一份可以贴近她所憧憬的敦煌文化的平台。
“跟你这么说吧,在我们本地,没有一个学画画的不想去勾勒一下敦煌的辉煌,我们被它的神秘深深折服。”因为对敦煌文化的赤诚热爱,姚彦贝渐渐爱上了文创设计,这份工作让她有机会把钟爱的敦煌元素融进自己的奇思妙想中,可以花更多的时间泡在敦煌文化中去细细钻研,也能够更好地传播与推广敦煌文化。
“这是我的文化信仰。”
姚彦贝接受采访 杨静/摄
“我要陪着‘孩子们’一起走下去”
目前,姚彦贝是工作团队的中坚力量,也是整个文创设计部的主要“把关人”,很多出色的文创产品皆是出自或经由她手。
提到作品,姚彦贝的眼中盛满了温情与欢喜,声音更软了几分,“作品真的就像是自己的孩子,我为它们注入了太多的心血。”摆在展示台上的物件是死物,但对于设计师而言,它们是活着的,每一份作品都有它的“气”和“魂”,都叙述了设计者辗转反侧的日日夜夜。
以经典的敦煌文创吉祥物驼小驼的形象为例,据姚彦贝回忆,这已经是驼小驼七、八稿后的形象了。“你们看着它好像很简单、很平常的卡通形象,但其实花费了我两三年的时间,它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我精心考量过的。”驼小驼头顶标志性的火焰纹毛发是姚彦贝修改很多次后确定下来的创意,源自波斯,寓意是光明。
“这是我进公司以来设计的第一个产品,本来是个废纸上的草稿,大家看到后却很喜欢。几经波折,才有了现在的驼小驼。”姚彦贝说,驼小驼的设计过程充满了争议,有的人认为骆驼就该是四脚立地的,不该像人似的站着;有的人觉得骆驼一定得有两个驼峰才更好看,也更加鲜明;还有的人甚至不问设计,只一味地质疑和嘲讽。
“那段时间真的是折磨,我感觉所有的人都不理解我的设计,每天心情都很糟糕。”后来,随着心态的调整、想法的成熟以及设计风格的转变,姚彦贝逐渐放下了执念,思想也变得更加开阔。“我想明白了,我的驼小驼更应该服务于社会大众群体,让更多的人去认识它,了解它背后的敦煌文化,而不是‘死’于我个人的执念,只为我一个人欣赏。”
姚彦贝整理好心情,总结了周围人的意见,看遍了评论区的评论。好的、坏的,她把这些都当作驼小驼“出生”的养料。
姚彦贝最终还是作出了让步,但她觉得这种让步是值得的。
类似的设计其实有很多,在采访过程中,姚彦贝向我们展示了几款她钟爱的团队作品。其一便是佛耳型回形针,这款回形针虽然尺寸很小,放在展示台中容易被忽视,但它的想法和设计是十分精妙的,充分结合了敦煌壁画中的佛耳元素。另一件作品是一个笔记本,外观看上去很普通,工艺上却花费了很多心思,它采用了莫高窟窟顶覆斗顶的设计结构,如果不细心看,是发现不了的,但如果是对敦煌文化有了解的人,一眼就可以察觉出其中的奥妙。
佛耳型回形针 邢若男/摄
创意笔记本 张荣荣/摄
谈到市场认可度,这个一门心思放在设计中的90后女孩愣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尴尬和无奈。“说实话,听说好像不太好,就比如这个回形针,虽然创意真的很好,但因为太小总容易被人们忽视,即使有的游客看到了,也只是走马观花扫一眼,很少去探究它的样子和背后的故事。”姚彦贝对这些优势不太明显的“孩子们”很操心,便经常送它们去参加各式各样的创意比赛,给予它们崭露头角的机会。
从寻找创作元素、设计创意作品、调整设计细节,再到产品的选材与制作,姚彦贝始终是亲力亲为,严格把好每一关。“这是对我的‘孩子们’负责,也是对将要认识它们的人负责。敦煌是大家带不走的,但敦煌文化却是可以走到更远的地方。”
姚彦贝在设计和修改作品 受访者提供
姚彦贝在发表产品设计的理念 受访者提供
至于“孩子们”的未来,姚彦贝表示,她一定会陪着它们一起,经历更多的考验和辉煌。
生命不息,追逐不止
“我很崇拜敦煌文化,这是点亮我艺术之梦的开始。”
对于姚彦贝而言,精妙绝伦的敦煌文化是激发她绘画兴趣的源头,也是她探寻不尽的灵感宝藏。“前两年遇到了创作瓶颈,拿起笔,什么也画不出来。于是我就每天往莫高窟跑,天亮进窟,天黑回家,不断地去学习、挖掘和沉淀。”
忍得了艰苦,耐得住寂寞,远离尘嚣,潜心钻研是姚彦贝在设计上的执着。
“敦煌的元素太多了,莫高窟、月牙泉、玉门关、雅丹地貌,有太多的元素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运用。”姚彦贝认为,要想让敦煌的文创产品更好地宣传和推广敦煌文化,使敦煌文化能走得更远、传得更广,就要从最基本的细节之处入手,一点一毫都不能放过。
除此之外,创新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何让敦煌文化中的古风元素与现代时尚碰撞出精妙的火花是姚彦贝和她的团队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领域。增加受众体验感,让他们能在学习、玩乐中感受敦煌文化的魅力是目前正在积极尝试的方向,如带有敦煌壁画元素的魔方,以及讲述敦煌文化的漫画国宝等团队作品便是小有成就的范例。
拥有敦煌元素的魔方 邢若男/摄
讲述敦煌文化的漫画国宝 杨静/摄
“设计要融入生活,贴近日常,才能被更多的人认可和接受。”这并不是要让文化变得世俗化,为了盈利而进行设计,相反,姚彦贝觉得这是为了让敦煌文化更“接地气”,剥去神秘高深的外衣,才能让人更好地了解文化的趣味与内涵。
“我想我会坚持下去,坚持设计文创,直到敦煌文化能为更多的人了解、热爱,直到我能领略透这片土地蕴藏的故事。”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指导老师王臻、阴雨永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