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富民曲 同奔小康路——两当县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原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沧桑巨变 饮水思源 全省58个贫困县脱贫攻坚成就巡礼】
唱响富民曲 同奔小康路——两当县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两当县云屏镇街道村远眺。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冉创昌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陈多
2018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两当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甘肃首批、陇南第一个摘帽退出的贫困县。
整县退出后,两当县全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做到了目标不变、靶心不散,有效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数据显示,2019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230元,同比增长10.1%,经2019年10月县级验收,全县剩余贫困人口3户12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029%。大山深处,小康路上,一首首富民赞歌经久不衰……
富了,生态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盛夏时节,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两当县金洞乡山林间穿梭飞舞着密密麻麻的蜂群。
马明祖是当地有名的中蜂养殖大户,从祖父开始到他这一代,养蜂经验已相当丰富。丰富的从业经历,让他对两当的养蜂产业信心十足:“我们两当生态好,蜂蜜品质好,知名度打出去后,不愁卖。”
两当县生态优势明显,蜜源植物丰富,是名副其实的“天然蜜库”。
然而,长期以来,受客观因素制约,两当县特色产业发展步履缓慢,不少群众守着好生态,过着穷日子。
为此,既保护好生态,又能快速发展,成为两当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方向。
近年来,按照“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思路,两当县研究修订特色产业发展奖补政策,2018年以来筹集产业扶持资金9498万元,独具特色的“三养一育”生态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如今,特色产业遍布两当县的崇山峻岭,全县发展核桃树420万株,新发展食用菌栽培400万袋、中蜂养殖5.6万箱、生态放养鸡120万只、中药材7.55万亩、苗木种植5136亩2970万株,实现了特色产业适宜区全覆盖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
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目前,两当县已成功争创为中国优质核桃基地重点县、全省中药材种植大县、全省菌业发展示范县,实现了生态环境优化和贫困群众收入增加的双赢。
活了,电子商务开辟富民新路
家住两当县云屏镇庙湾村的庞丽每天都非常忙碌,经营的网店订单不断,农家腊肉、干豆角、土鸡蛋深受网购用户喜欢。
“近两年,两当的名气越来越响,我家仅靠发展电商就带来可观的收益。”庞丽告诉记者。
最近一段时间,庞丽又增添了一个新身份,她成了网络上的“网红”达人。通过视频直播销售当地土特产,她试水新电商,成了十里八乡的标杆人物。
而这一切,她以前做梦都没有想到。
在一次和驻村干部的交流中,庞丽学会了如何通过发布抖音推介当地特色旅游以及农特产品。一直自认为读书较少的庞丽刚开始很没有底气,在干部耐心指导下,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庞丽月销售农产品达到了3万余元,这一下子坚定了她的信心,借助网络推介当地美景美食成了她每天坚持的工作。
致富不忘乡亲,她还主动担负起周边群众网络销售培训工作,多渠道促进当地群众致富增收。
庞丽的个人经历,正是两当县不断夯实电商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
“过去受制于交通、物流、信息等瓶颈,优质的农特产品卖不出好价钱,无法稳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两当县电商中心负责人说,电子商务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打通了特色产品走出大山的快速通道。
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办网店554个,实现年电子商务销售额1.12亿元。同时,两当县筛选出具有县域鲜明特色的农特产品,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发货,创建了一批知名农产品电商品牌,电商富民的道路正越走越宽阔。
美了,整治环境扮靓乡村环境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近年来,两当县杨店镇从推进“厕所革命”入手,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提升乡村颜值。
在杨店镇夏庄村村民杨永林家中,记者看到改造一新的厕所里,水箱式便槽、淋浴热水器、盥洗面盆、镜子等设施一应俱全,整个厕所闻不到一点异味。
“没有改造之前,我家的厕所就是个土坑,上面盖了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