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文化遗存变为地方精粹——访太平鼓传承人缪正发
原标题:将文化遗存变为地方精粹——访太平鼓传承人缪正发
中国甘肃网6月11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记者 华静)
纪录片《太平鼓记忆》在庄浪河畔拍摄
给儿子传授太平鼓打法
缪正发
出生于1955年,兰州市永登县人,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兰州太平鼓代表性传承人,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地方史志学会会员,甘肃省、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理事,永登县文联、音乐戏剧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苦水镇综合文化站站长。曾于1991年9月带领组织太平鼓队参加“山西国际锣鼓节暨第二届中国民间艺术节”,荣获国际锣鼓节最高金奖。2000年被评为兰州市“政治思想先进工作者”。2005年以来协助兰州市文化馆申报6项非遗项目,整理文本、视频、图片资料及传承谱系等。出版《苦水史话》荣获省地方史志学会一等奖。曾在永登县红玫瑰太平鼓艺术团任团长4年,带领该队参加公益性演出一百多场,荣获“中华鼓王”称号。2019年被市委宣传部、兰州市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评为“敬业奉献”的兰州好人,在省市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近50多篇。
兰州太平鼓是一种具有浓郁西北风情的汉族鼓舞,因其含有庆贺太平的美好寓意,是我们最喜爱的表演形式之一。兰州太平鼓素有“天下第一鼓”的美誉,又与安塞腰鼓、威风锣鼓、开封盘鼓、凤阳花鼓并称为“中华五鼓”。拥有厚重文化背景的太平鼓离不开“鼓舞”它的人,缪正发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兰州太平鼓代表性传承人,他给记者介绍了自己与太平鼓的不解之缘。
一说起缪正发,生活在苦水镇的人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每当逢年过节,镇上开始闹社火、耍龙灯、吼秦腔的时候,人们总能看见他乐此不疲的身影。“我从小就喜欢各种民俗文化活动,每年村上有耍社火的表演,我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去看,那是童年记忆中不可多得的乐趣……”随着年龄的增长,缪正发从看太平鼓的人变成了表演太平鼓的人,在震耳欲聋的鼓声中,他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我的哥哥比我大22岁,是他手把手的教了我太平鼓的打法,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做事都很执著,认定的事情就会一辈子做下去、做好……”缪正发说。那时农村的文娱活动也比较少,猫了一个冬天的村民们都非常渴望能在“二月二”热闹一下。所以为了这个一年一度的盛宴,作为鼓手,我们都会全力以赴。
时间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很多村民忙着“下海”,而缪正发却一门心思放在农村文化活动上。他的行为在外人看来有些“不务正业”,组织太平鼓队费钱费力,甚至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有时碰到经费不足的情况,他就想方设法自己筹措。太平鼓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让缪正发如此痴迷呢?“太平鼓有一种气势磅礴的美感,击鼓动作融入汉族传统武术元素,场面十分壮观。看过太平鼓的人都知道,在舞动时动作幅度大、力量强,忽而将鼓擎至头顶,忽而又将鼓抡于地面,前后腾跃,骑鼓击打,传统的太平鼓差不多要30多斤,哪怕是年轻力壮的人,表演起来也非常不易。如果没有武术功底,很难打出气势,所以兰州太平鼓表演,既有舞蹈艺术的柔美,又有武术招式的刚健,这正是其迷人之处。”缪正发说。
说起太平鼓的渊源,那就要提到兰州市博物馆收藏的兰州市永登县乐山坪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类彩陶鼓,史学界称它为鼓的“鼻祖”。它和今天的太平鼓外形极为相似,被看作是太平鼓的雏形。那么,兰州太平鼓的渊源究竟是怎样的呢?缪正发介绍,关于太平鼓的来历众说纷纭,总的来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太平鼓大约出现在西汉。元狩二年,汉武帝开辟西域建立丝绸之路,东西文化积聚交汇。这时的鼓除用于战争鼓舞士气外,大多用以祭祀、舞蹈、音乐。据《玉海》记载:“羯鼓如漆桶,两头具可击”,这就是早期的太平鼓。另一种说法是明朝初年,朱元璋令徐达等将西征,收复了庆阳和临洮后一举将兰州城攻下。唯有黄河北王保保城有元军坚守,久攻不下。时逢元宵佳节,徐达设计,命将士装扮成社火队入城,将兵器藏于鼓中混入城中。随着一声炮响,城内外将士里应外合击败元军,收复城池。为了庆祝胜利不再兵刃,愿天下太平,即取此鼓名为太平鼓。由于此事发生在春节期间,人们就约定俗成了在春节社火表演中,太平鼓是不可或缺的表演项目。成为人们渴望和平、向往天下太平的情感表达方式。
近三十年来,由缪正发带领的太平鼓队先后百余次到兰州、北京等地表演,十几次获国内外大奖。缪正发说:“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1991年参加山西国际锣鼓节时的那次,我们的太平鼓把很多参加比赛的外国人都惊呆了,我们淳朴、震撼、保留着原生态特点的太平鼓让世界为我们刮目相看,这让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除了太平鼓表演,缪正发也热心群众文化。他经常利用农闲时间组织秦腔表演团,深入农家院落、田间地头,让乡亲们过把戏瘾,有时还亲自上台吼上几嗓子。2005年,当时的兰州市文化局组织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缪正发作为永登红玫瑰社火会会长、兰州太平鼓队的负责人,积极地协助文化局工作人员收集资料完成申报工作。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当时,大家对‘非遗’这个概念还非常陌生,关于乡间民俗文化的文字和影视资料更是少之又少。”缪正发说。于是,为了顺利收集到各项申报项目需要的影视资料,缪正发不辞辛劳、各处奔走,没有视频资料,他就现场录制、编辑素材,没有文字资料,他就自己采写,经过几个月的筹备报审,缪正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就在当年,兰州太平鼓和苦水高高跷两项苦水当地民俗文化被收录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缪正发也因为多年来对兰州太平鼓的贡献被文化部(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登太平鼓的典型性传承人。同年,他还被任命为苦水镇综合文化站站长,专门负责镇上各项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组织表演、交流创新。缪正发告诉记者:“这个身份让我自豪的同时又倍感压力,除了太平鼓的传承,我还一直拯救挖掘本地的文化遗存,抢救这些文化遗存我是带着强烈的紧迫感的。”
缪正发说干就干,又带领苦水镇民间艺人挖掘整理了苦水老调也称“兰州民歌”。在挖掘整理苦水老调的时候,缪正发带领着几位当地民间音乐人,挨家挨户到苦水当地民间艺人家中进行采访和记录,挖掘整理了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苦水老调,如《下四川》《转灯》《绣荷包》《十道河》等。
经过缪正发和其他非遗传承人的努力,苦水现在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两项、省级非遗项目两项、市级非遗项目五项,分别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太平鼓”、苦水高高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苦水铁芯子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苦水玫瑰栽培技艺、木偶戏及“二月二”龙抬头社火;永登老调、藏传佛教傩祭跳禅(羌姆)村处于县级非物质文化的申报阶段。
那么,为何在苦水这一方天地有如此之多的文化遗存?缪正发说:“苦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中原农耕文化、马家窑文化在这里交融,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在这里荟萃,所以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世代传承。深究其原因,我觉得一个是历史原因,一个是多民族文化的原因。西汉元狩2年(公元前121年),永登正式纳入西汉版图;西晋末年首次出现‘永登’名称,寓意永远五谷丰登。当时的苦水将近一万人的人口,有很多移民。且苦水自古就有多个古老的民族,如羌、吐蕃、藏等民族。另外,据《永登县志》记载:‘苦水堡,以驿站为据点,大明洪武十二年(1380)筑造。’苦水堡虽以驿站定型,却有城池规划。当时也有屯军,明朝时期又移入多地的移民,多民族与移民文化的交融和汇集让这里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所以形成了苦水多重文化遗存相依存的状况。”
现在,缪正发最忙的日子是“二月二”龙抬头社火和五月初的苦水玫瑰节。每逢这些节日,苦水街村长街都被挤得水泄不通、热闹非凡。缪正发说:“包括太平鼓在内,每个非遗项目都需要展示的平台,因为这些传递了成百上千年的‘非遗’不仅仅是静态的文化遗存,它们更需要动态地展示,需要人们的欣赏和参与,这样对‘非遗’的传承和发扬才是有意义的。这些民俗活动对‘非遗’来说就是一个‘活’的展示舞台,一个地方的‘非遗’成活与否,与这些民俗活动息息相关。所以我接下来的工作还是要继续发掘苦水镇的文化遗存,如李佛传奇故事、苦水老调及更多的民间技艺、传说、民间文学、信仰习俗等,我要继续发扬太平鼓的精神,在有生之年把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流传下去,成为地方精粹。”
相关新闻
- 2020-06-11【文化掠影】王符故里的文化情结
- 2020-06-11天水胡缵宗,给唐伯虎题写墓碑的甘肃人
- 2020-06-11甘肃文化丨瓜州“八仙拐杖” 发现往事
- 2020-06-11甘肃文化丨瓜州象牙佛 四位道士为护国宝献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