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书写高质量脱贫“答卷”
原标题:张家川 书写高质量脱贫“答卷”
张家川县“马关花椒”进入初果期
张家川县“四好公路”建设解决群众出行难
龙山镇疙瘩川500亩饲料玉米种植示范点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苏海琴 通讯员 苏晓东
从“吃饱”到“吃好”,从“破窑洞、土坯房”到“新农村、小洋楼”,从“小路、土路”到“硬化路、柏油路”。脱贫攻坚以来,张家川县群众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位于天水市东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自然条件差,历史欠账多,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定深度贫困县。
脱贫攻坚以来,张家川县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脱贫攻坚取得实质性进展。截至2019年底,全县累计减贫11.18万人,14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33.79%降至0.92%。2020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张家川县整县脱贫摘帽退出。
发展特色产业 助推脱贫攻坚
初夏时节,刘堡镇窑儿村的沟壑梁峁,到处是长势喜人的乌龙头树。“与很多村庄相比,我们村子山地多,交通不便,加之很多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传统粮食种植投资大、收益少,所以土地撂荒严重。”这是村支书马甲平口里的窑儿村以前的村情。
这一切,因为乌龙头的引种发生了变化。
“乌龙头可以说是个懒人产业,不用施肥、不打农药,只需要定期除草就可以了,不费力,投入小。”马甲平告诉记者,乌龙头是药菜两用的作物,皂苷含量比人参都要高一倍,而且是一种富硒蔬菜,对人体非常有益,所以乌龙头的售价比较高,收益好。为发展壮大乌龙头产业,张家川县委在窑儿村成立了乌龙头产业党委,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同时注册成立了绿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全村乌龙头栽植面积达到1500亩,户均5亩。据了解,2019年窑儿村300亩乌龙头共采摘成品菜20吨,实现销售收入100万元,户均增收4237元。
扶贫攻坚中,张家川县始终把产业作为贫困群众脱贫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实施了4个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通过加快构建生产组织、投入保障、产销对接、风险防范体系,推动清真餐饮业提质增效,壮大乌龙头、胶原驴等特色种养业规模,做优劳务产业,发展光扶贫和电子商务等新业态。
川王镇西崖村辖4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总人口111户630人,贫困人口63户402人。依靠劳务输出业、畜牧养殖业和餐饮服务业等富民产业,截至2019年底,累计减贫62户396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63.8%降至0.95%,2019年整村脱贫摘帽退出。
在推进产业扶贫中,张家川县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5.69亿元,其中到户资金4.22亿元,户均达2.01万元,实现了贫困户到户产业资金扶持全覆盖。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7.45亿元、扶贫小额信贷1.1亿元,续贷5.35亿元;开展创业致富带头人、劳动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07万人,做到了有需求、有意愿的贫困群众全覆盖。
完善基础设施 补短板强弱项
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既不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降低标准、影响成色。在脱贫攻坚战的推进中,张家川县是如此要求的,也是如此做的。
2017年以来,全县共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6.84亿元,累计争取到东西部扶贫协作单位帮扶资金1.73亿元,中央定点扶贫单位帮扶资金988.6万元,各级帮扶单位投入资金2.83亿元,为群众办实事5794项。全县先后实施了19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解决了29.48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不稳定问题。
2018年至2019年共建成通村道路1159.4公里、农田道路501.02公里,硬化入户道路450.34万平方米,255个行政村通水泥路率达100%,宽带网络覆盖所有行政村,彻底打通了制约群众脱贫的“致富路”。
2014年以来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9290户,“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1536户7595人,有效解决了群众安全住房问题。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落实“河湖长制”“路长制”,扎实推进农村“三大革命”,改造农村厕所7190户,拆除“空心危房”3996户,拆旧复垦1475户,打造省市级示范村93个,农村贫困面貌明显改善。实施教育“改薄”等项目340项,改扩建校舍面积13.22万平方米;完成了县医院整体搬迁,实施了县中医院迁建项目,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兜底保障政策,加快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严兑现教育资助、医疗报销、农村低保等保障资金,织密织牢了贫困群众脱贫的“兜底网”。
2013年至2019年,全县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777.9元增加到7632.9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630元增加到5709元。
强化政策延续 巩固脱贫质量
张家川县在脱贫攻坚中,始终把脱贫质量摆在首位,深入贯彻精准方略,落细攻击点位,精准施策推动,坚决做到脱贫攻坚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
该县严格按照“一核二看三比四评议五公示”识别认定方法,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扎实开展建档立卡动态管理等工作,近年来新识别784户3754人,返贫64户310人,实现了贫困人口有进有出、动态精准管理。坚持精准施策、精确扶持、精细算账,完善落实“一户一策”,做到了底数清、任务清、职责清、问题清、对策清、措施清。严把贫困退出关口,坚持“谁签字、谁负责”,每年由县级领导带队,逐村逐户逐项地毯式验收认定。坚持脱贫退出与巩固提升并重,严格落实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要求,强化对已脱贫人口的后续帮扶,扎实开展“两摸底一核查”工作,有效防止了返贫和发生新的贫困。
“我是个兜底户,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在合作社务工,收入稳定了,我今年就能脱贫了,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峡口村为民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饲养员马志刚对记者说。
摘帽不是一劳永逸。“坚持政策不变、力度不减,全面总结脱贫攻坚经验做法,强化政策延续和保障,融合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加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张家川县将以巩固提升脱贫质量为核心,向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起冲刺。
本组图片由苏晓东 摄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