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一体化保护
原标题:平凉: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一体化保护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俞树红
平凉市地处黄河中上游泾渭河流域核心区,渭河第一大支流泾河横穿东西,是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汭河、达溪河、芦河流经区域内。
平凉市始终遵循“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集中精力,下活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一盘棋”。
一项技术 让垃圾变废为宝
治理黄河流域污染,贵在治理区域内垃圾污染源头,净化流域生态。以前,平凉市主要靠回收垃圾填埋的办法处理生活垃圾,但深埋的垃圾对土壤环境污染影响大,不利于生态环境长期治理。
如何让生活垃圾变废为宝,技术成为决定性因素。平凉市把治污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利用高技术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推动节能减排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采用中国海螺创业研发的生活垃圾气化焚烧处理技术,利用水泥窑资源化协同处理生活垃圾项目,对城乡生活垃圾实施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6月2日,“美丽中国 生态甘肃——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污染现状调查工作”全媒体主题采访活动记者走进平凉海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实地查看了这一创新技术。
2014年10月,该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成为西北首个利用水泥窑资源化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的示范项目。
此项技术,为治理污染环境,究竟能创造多大的生态价值?
平凉海创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程洲介绍,日处理300吨生活垃圾,年处理垃圾18.25万吨,利用垃圾焚烧年发电量7800万千瓦时,实现发电收入5000万元,减少财政垃圾处理补贴支出1496.5万元。每天焚烧垃圾发电造成的炉渣在4吨左右,全部用作水泥生产原料,垃圾变废为宝。
先进技术与传统的填埋处理、堆肥处理和垃圾发电处理方式相比,无需分拣,整个过程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避免了垃圾填埋场对周边环境和地下水的污染,对节约利用资源、优化人居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平凉市生态环境局有关人士介绍,这项技术是平凉市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改革的一次创新探索,采取企业投资建设,政府逐年购买公共服务的运营模式,实现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营管理市场化的转变,为全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探索出了新路子。
一个理念 实现流域生态美
泾川县在治理泾河流域过程中,将原计划占用250亩地的一项工程项目取消,为泾河治污让路。眼下,泾川县城关镇新沟村正在实施泾河整治EPC(一期)工程项目施工。
平凉市生态环境局泾川分局副局长董小花介绍,该工程去年3月动工,预计今年7月底完工投入使用。主要建设项目配合泾河流域治理氧化塘人工湿地1处、水质监测断面2处,在表面流人工湿地出口设置巴氏计量槽1处,使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水经过生物氧化塘进行二次处理,确保最终流入泾河的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Ⅳ类标准。
泾川县在治理泾河流域期间,先后关闭采砂场40多家,排污口18个,新建生活污水厂,杜绝了城乡生活污水和工业垃圾流入泾河。静宁县为治理葫芦河流域污染,在关闭部分污染企业的同时,新建方圆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厂,解决了葫芦河流域内污水污染难题。
黑河经过治理,水质质量持续改善,河水清澈见底,河道周边生态逐步恢复,水质连续5年稳定达到国家Ⅲ级标准。
平凉市落实各级“河湖长”职责,深入实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回头看”,246处入河排污口全部完成治理;依法取缔河道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非法采砂厂、石料厂、疏浚点162户;完成了平凉中心城区南干渠、甘沟河、纸坊沟和水桥沟13.06公里黑臭水体整治任务。
“全村100多户,家家户户改装了水冲式厕所,村里铺设生活污水管道,污水直接进入污水处理厂。村子比过去干净多了,葫芦河水也清了。”家住葫芦河畔的静宁县城川镇鲍家嘴头村村民陈发财亲身经历了污水治理带来的新变化。
平凉市委书记郭承录在接受“美丽中国·生态甘肃”主题全媒体采访团记者专访时说:“在打好碧水保卫战方面,七县(市、区)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泾河、汭河、达溪河、葫芦河水质都达到了Ⅲ级以上标准。”经过两天的实地调查了解,记者亲眼目睹了平凉市河流流域初步治理成果,四条河流域生态环境大变样,山清水秀,河水清澈,河畔绿树成荫。
一个目标 建设绿色新平凉
郭承录说,平凉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组成部分,也是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实验区建设中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和综合治理的重点地区,生态地位极其重要。近年来,平凉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谋划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时,把绿色发展放在第一位,提出了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的战略目标。
按照这一目标,平凉市在逐步推进重大项目、重大产业、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中,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扛稳扛牢政治责任,围绕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治污攻坚战,下活黄河流域生态屏障“一盘棋”。
郭承录介绍,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是平凉市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市上对燃煤锅炉、电厂超低排放、扬尘治理等方面采取最严格的措施;七县(市、区)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泾河、汭河、达溪河、葫芦河水质都达到了Ⅲ级以上标准;每年植树50万亩以上,特别是苹果种植面积已达到267万亩,生态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把接受环保督察、整改反馈问题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责任,对中央第一轮、第二轮和省委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采取一个问题一名责任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个整改方案和一个督查组‘四个一’的办法逐一整改,举一反三,健全长效机制,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有力提升了环境保护质量和水平。”郭承录说。平凉市生态建设与治污有机的结合,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19年,中心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了341天,比三年前增加了51天。
平凉市创新“一盘棋”,为治理黄河流域生态屏障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2017年被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去年又被命名为甘肃省唯一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