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医卫

甘肃省政府印发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 到2025年全省中药材交易额达到540亿元

20-05-30 07:58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编辑:张玉芳

  原标题:省政府印发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

  到2025年全省中药材交易额达到540亿元

  中国甘肃网5月30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欧阳海杰)加快推动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中医药产业事业并举,将中医药打造成支撑甘肃绿色发展崛起的新兴支柱产业,实现我省由中医药资源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跨越,5月27日,甘肃省政府出台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措施》),明确指出,到2025年,全省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率达到50%以上;全省中药工业生产总值达到200亿元,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全省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到160万吨;全省中药材交易额达到540亿元。

  到2025年,全省中药工业生产总值达到200亿元

  ● 做优中药材标准化种植

  《措施》指出,优化道地药材种植布局,打造道地药材优势产区,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左右。全面推行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加大种子种苗选优提纯、统繁统供力度,普及应用生态种植技术,创建一批国家、省级中药材特优区,建成当归等11个大宗道地药材绿色有机示范基地。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推行“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引导中医药企业自建或以订单形式联建稳定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到2025年,全省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率达到50%以上。

  ● 做强中药精深化加工

  打造中药加工产业集群,引进一批中药龙头加工企业,培育一批中药企业集团,提升一批中药骨干企业,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到2025年,培育2-3家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中药加工企业。培育陇药大品种大品牌,到2025年,打造20个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中成药大品种、15个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中成药特色品种。推动中药产业集聚发展,持续提升6大中医药产业园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辐射带动全省中药加工集约化发展,到2025年,全省中药工业生产总值达到200亿元,中医药产业全链条发展的要素基本完备,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 做大中药材市场化流通

  建立中药材收储制度,提升中药材仓储能力,支持定西、陇南等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到2022年全省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到130万吨,2025年达到160万吨。完善中药材市场体系,打造陇西县全国中药材专业市场,加快岷县当归城、渭源县会川、宕昌县哈达铺3个主产区市场发展,建设临洮县等10个产地市场。到2022年全省中药材交易额达到300亿元,2025年达到540亿元。加快发展中药材电子商务,打造中药材电子交易平台,培育网货品牌。到2022年力争全省中药材网上交易额达到100亿元,2025年达到160亿元。

  ● 做活“中医药+”新业态

  发展中医药康养旅游,依托甘肃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重点建设7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打造国际中医药旅游目的地。

  ● 做精全过程质量管控

  加强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建立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建立大宗中药材质量追溯系统,实现中药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全程溯源管理。加强中药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加大中药上市产品市场抽检,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将中药企业纳入全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加大失信惩戒力度。

  重点建设10个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

  《措施》明确,要全力提升中医药事业发展水平,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医疗机构全参与、城乡居民全覆盖、生命周期全服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到2022年,基本实现省、市、县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所有综合医院设有标准化中医科和中药房,妇幼、疾控和卫生健康监督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中医馆,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能提供中医药服务。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企业登记经营范围使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规范表述。优化中医机构服务模式,重点建设10个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组建中医医院牵头的医疗联合体和医疗共同体。

  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健康中的独特作用。到2025年,全省建成50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筛选发布5-10个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和45项中医药适宜技术、30个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推进中医药促进健康甘肃行动。到2025年,创建2个省级中医治未病中心,在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推广20个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依托现有资源布局建设3个省级中医康复中心,三级中医医院全部设置康复科,85%的二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在其他医院推广中医康复技术。

  同时,提升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立健全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机制,将中医药机构和人员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成立中医药防治专家组,组建相应的中医药应急救援队伍,建立中西医协同应对工作制度。制定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加强物资、人员、技术储备。

  支持甘肃医学院河西学院设立中医药本科专业

  《措施》强调,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突出中医药办学特色,扩大中医学、中药学研究生培养规模。支持甘肃中医药大学建设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支持甘肃医学院、河西学院设立中医药本科专业,鼓励有条件的院校设立中医药专业,鼓励符合条件的中高职院校转型为中医药职业教育院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组织实施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改革完善中西医结合教育,将中医课程列入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

  实施“十百千万”陇原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通过科研合作、学科联建、柔性引进、项目带动,全面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到2025年,培养造就10名全国知名中医药创新型领军人才。建设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中医流派传承工作室,开展“读经典、多临床、拜名师”活动,选拔树立100名陇原名中医。建立高年资中医医师带徒制度,健全与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方面挂钩的师承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培养1000名师承教育继承人。实施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适宜技术全员培训工程,加大中医(专长)医师培训力度,培养10000名掌握中医技术的实用技能人才。

  壮大中医药服务队伍,适度扩大中医全科医生、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规模,推动实行中医药人员“县管乡用、乡管村用”。加大省级各类人才项目对中医药人才的倾斜。深化中医药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注重中医药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对长期工作在基层的中医药人员,享受职称晋升的倾斜政策。

  提出系列政策扶持中医药行业

  《措施》提出了系列扶持政策。对农业生产者自产中药材免征增值税,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纳税人从事中药材种植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开展中医药购销行业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

  强化用地保障。在组织编制省级和市县国土空间规划时,统筹考虑中医药项目用地需求,为中医药发展提供用地保障。中医药项目中属于永久性设施建设用地的,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鼓励利用闲置设施、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发展中医药产业。鼓励将城市转型中退出的工业用地根据相关专项规划用于发展中医药产业。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相关规划的前提下,支持使用未利用土地建设中医药项目。

  建立以突出中医特色为主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对中医特色项目调整进行适当倾斜,逐步提高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机构。积极将适宜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中药及医疗机构治疗性中药制剂按规定纳入医保范围。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城乡居民分级诊疗按病种付费,实行中西医同病同价。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