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看甘肃】一次特殊的拜年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的元古堆村,海拔2400米,三面环山,高寒阴湿,过去是一个庄前屋后破破烂烂的“烂泥沟”,不论是群众的出行、住房、吃水,还是孩子上学、看病就医都十分困难。
2012年,全村人均收入1466元,贫困发生率高达57%。
2013年3月,脱贫前的渭源县元古堆村一处民居。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如今的元古堆村,因为脱贫而变美:硬化路,自来水,安全房,经济作物遍沟梁,入选第二届“绚丽甘肃·十大美丽乡村”。
2018年,元古堆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6年增加近6倍,贫困发生率降至1.83%,整村退出贫困序列。
2019年9月,渭源县元古堆村村貌。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从烂泥沟到美丽乡村,蝶变始于一次特殊的拜年。
2013年2月3日,农历小年,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第一次春节慰问,习近平选择了甘肃。
总书记绕过九曲十八弯,来到海拔2400多米的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给乡亲们送年货,并鼓励乡亲们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一定会给乡亲们更多支持和帮助,乡亲们要发扬自强自立精神,找准发展路子、苦干实干,早日改变贫困面貌。
2013年3月,渭源县元古堆村的孩子们从取水点抬水。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一个细节让当时在场的人记忆犹新。
总书记走进当时还很破旧、低矮的土坯房,舀起一瓢水尝了尝,水的滋味让他紧锁眉头。
之后,他专程来到渭源县引洮供水工程工地视察,对当地和随行的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说了8个字:“民生为上、治水为要”。
总书记的关心关怀,极大鼓舞了群众的信心。
这几年,元古堆村在各方面帮助支持下,硬化了以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沙土路。通过饮水设施改造提升,自来水通到了每家每户。结合灾后重建,进行危旧房改造和搬迁改建,村民都住上了安全房。
除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改造之外,元古堆村更注重“里子”的提升。村里通过开展“双富先锋活动”,提升党员致富能力,先后发展13名致富能人入党,推选5名致富能力强的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
2018年3月12日,甘肃省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小学的老师利用网络开展教学。甘肃日报供图
鼓励村民发展多元富民产业,每家每户都有了“旱涝保收”的增收渠道。
通过这些措施,村里勤劳致富、互帮互促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村民的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2016年以来,甘肃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78.5万,贫困发生率由14.3%下降到0.9%。
2017年,甘肃扶贫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贫困县数量净减少。
到2019年底,75个贫困县中已有67个县脱贫摘帽,藏区实现整体脱贫。
在这样的工作基础上,甘肃有信心、有把握完成今年剩余8个贫困县、17.5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详见:《牢记初心使命 决胜脱贫攻坚》
来源:综合自求是网、新华社、甘肃日报社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