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看!沈沟的锐变
通讯员 焦杨红 王凤文
“‘这么偏远的地方,还有这么漂亮的村子。’去年8月31日,县委书记李廷俊在我们上磨村调研时,看到沈沟社的变化高兴地说。”康县云台镇上磨村党支部书记贾生员激动地说。
春风已暖,农人正忙。行走在去上磨村的路上,一路都是栽树造绿的乡亲,山树开花,麦苗青青;美丽的小山村掩映其中,传统的民居,错落有致地聚集在一起,宛如一幅水墨画。
这个名不见经传,从未被人提及的小山村,只有19户72人,却在短短100天之后,成了云台镇响当当的“美丽乡村”,该镇党委书记李生宝还号召全镇都要学习“沈沟精神”。到底是什么力量促成了沈沟社的锐变呢?
“原始村落”的一声惊雷:“沈沟要建美丽乡村了!”
沈沟要建美丽乡村了!这个绝好的消息,却“吓”坏了沈沟人。“我们不相信,也不敢相信,沈沟社还能建美丽乡村。当我给乡亲们通知这个好消息时,大伙儿都瞪着眼睛,说我‘酒喝醉了,瞎说。’”云台镇上磨村沈沟社社长陈守忠说,“我们社离上磨村村委会虽说只要2.5公里的路程,但却一直制约着沈沟的发展,错过了08年的‘灾后重建’,村容村貌一直处于‘原始状态’。沟外面的人,都嘲笑我们沈沟人可以不买拖把,因为没有地板可拖。”
听到这些“开玩笑”似的介绍,笔者才体会到“沈沟人”为什么不相信自己的家乡会变好。
“从不相信到相信,可不是一句话或者一个文件能解决的事儿?”贾生员说,“沈沟社的情况实在太特殊了,由于交通不便相对落后,为了增加收入,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了,留下来的大都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妇女’。为了借‘通社’路通畅的东风,紧抓发展机遇,我们就和镇上的驻村干部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遇到‘锁门户’,就通过电话联系,讲解政策,劝返回乡,建设家园。”
“在逐户排查的基础上,我们召开村民大会,和乡亲们一起谈论建设方案、政府补助、实施步骤等具体事宜。在充分了解民意后,为了打消群众的疑虑,我们先从贫困户陈志政家开始,给他门前砌了一个3米多高的石坎子,然后又进行了屋内装修和庭院硬化。”上磨村驻干李彦宁说,“然后我们又在自然条件较好的案山(沈沟社的一个小地方名)改造了三家农户,作为全社的示范户,让所有的沈沟社群众参观学习,激发动力。”
经过做思想工作和实实在在的示范带动,“沈沟人”突然变了,家家户户开始拆除危旧房、整顿室内环境卫生、整理房前屋后……
有了希望,就有了动力。“沈沟人”大干100天建成美丽乡村的梦想成真了。
谋定后动,动则有成。在去年3月召开的村民大会上,云台镇党委副书记王占荣号召乡亲们,大干100天建成美丽乡村。沈沟社的父老乡亲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到建设的热潮之中。
王占荣说,“把群众的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之后,我们先进行了房屋风貌改造和室内整治装修。把原先的石板房改造成瓦房,室内统一打成水泥地板、并做了吊顶处理。在村民真真切切受到实惠后,我们就开始了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大整治。”
“我们社的环境卫生极其不好,村民的房前屋后不是厕所就是圈舍,而且大都是危旧房,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全社把室内装修完工时,镇上和村上的干部就开始谋划拆危治乱和环境卫生大整治。经过20天的努力,我们把烂圈烂厕所全部拆除了。”陈守忠说,“接着,我们集中力量开始巷道和庭院硬化工程。”
提起硬化工程,王占荣很激动。他说,“由于到每家每户的入户路还不太方便,群众就主动地抱团硬化庭院,男女老少一起动手,把和好的砂灰用背篼一点一点地背到巷道、庭院。我们镇村干部也投身其中,帮了这家帮那家,虽然汗流浃背,但心里很舒坦、很高兴。”就这样,“纯人工”地完成了沈沟社的基础设施建设。“‘沈沟人’都能搞好,我们肯定能搞好。”贾生员告诉笔者,“当我们上磨村其他社的人看到沈沟人的干劲和村容村貌的变化后纷纷效仿,全村群众都行动起来了。”
据了解,上磨村是康县出了名的“上访村”,今天却成了美丽乡村,党支部也被评定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今年元月脱贫验收第三方评估时,上磨村更是零意见零反馈。
沈沟社敞亮的不仅是房屋,更是群众的精神面貌。
3月19日,笔者跟随王占荣走访时,在村口碰到一个背着背篼要去地里干活的乡亲,他笑着给我们打招呼,连忙放下背篼,迎接我们到他家喝水。看到收拾得很干净的房屋后,王占荣给他点赞。
“多亏王书记他们鼓励、帮忙,不然我屋里就根本没法坐人。”这位乡亲一边从柜子里找烟、一边高兴地说。
据王占荣介绍,这位乡亲名叫陈万洋,现年46岁,还未成家,一直在家伺候着两个80多岁的老人,经济相对困难,缺少内生动力。
王占荣说,“第一次到他家时,直接惊呆了,凹凸不平的地上全是粮食,一张乱七八糟的床,我都不想看第二眼。看着今天变化,我很欣慰、也很高兴。”
在采访时,笔者发现王书记对每家每户的情况掌握的特别清楚,到了每家屋里,乡亲们都很热情,高兴地抬板凳、泡茶、从大柜里找好烟等等。面对这些喜人的变化,王占荣说,“当初到沈沟入户调查时,群众没人和我说话,只是‘翻白眼’,死死地看着我,感觉我就是外星人。谁能想到,短短的3个月后,沈沟人拿存在柜子里‘黑兰州’招待我。”
笔者走访了十几户人家,家家户户都有自来水,入户路、庭院都全部硬化,屋里都收拾得干净,房前屋后都很整洁;尤其是乡亲们满脸堆笑,都很热情、都很有礼貌。
王占荣高兴地说,“上磨村的‘钉子户’‘难缠户’‘上访户’没了,现在至少有90%的群众对我们的工作很认可、很满意。”对于“沈沟精神”,在王占荣看来就是,“干群合一、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勇于拼搏。”他还说,“只要我们干部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多为百姓干实事干好事,就一定能受到支持和欢迎。”
沈沟社的变化是一个典型,更是一个样板和标杆。从“原始村落”到美丽乡村,仅仅只用了100天时间,是一个奇迹,更是康县县乡村社四级干部和全体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近年来,云台镇按照康县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思路,对全镇村社统一规划,多规合一,分年建设,先易后难,全域推进。在具体建设过程,云台镇更是按不同风格进行规划设计,坚持“不砍树、不埋泉、不毁草、不挪石”的乡村原生态保护理念,“一村一规划、一村一景观、一户一品牌”的建设理念,以及“就地取材、顺势而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全面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今年,该镇在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的基础上,把“富口袋”和“富脑袋”有机结合,将“塑形”和“铸魂”同步推进,大力强化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随着通社道路的硬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提升,“沈沟人”的生活将会发生更大的变化,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昂扬向上、稳步前行。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