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握指成拳助脱贫 小康路上不落人
通讯员 张虎伟
全年减贫6916户27499人,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3.71万户15.01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732户2419人,贫困发生率由33.93%下降到0.55%;2019年全年退出贫困村99个,累计退出贫困村310个,占贫困村总数的97.18%。2020年2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武都区摘帽退出。星光不问奋斗者,时代不负赶路人。这一组组数据,见证着武都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累累硕果,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场上,武都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出彩的答卷。
面对还未脱贫的9个贫困村732户2419人,剩下的可谓是“贫中之贫”“坚中之坚”“硬骨头中的硬骨头”。为了全面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提高脱贫质量,巩固减贫成果,武都区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继续保持攻坚态势,以集中攻坚、稳定脱贫为导向,做细做实“一户一策”,对未退出贫困村、未脱贫人口进行挂牌作战,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和边缘人口致贫,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
为了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完成,武都区制定了《陇南市武都区2020年脱贫攻坚挂牌作战实施方案》,确定了1名市级领导总督战,9个村分别由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联乡领导挂牌作战;对监测户、边缘户和人均纯收入低于4000元的人口,由区级、乡镇(街道)、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责任人联户包抓,共同发力、握指成拳,既抓住了重点、又瞄准了短板。
脱贫攻坚,道阻且长,入之愈深,其进愈难。面对“贫中之贫、坚中之坚”,武都区严格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坚决克服疲劳厌战情绪,一鼓作气、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细的措施,全力以赴抓严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对照贫困退出验收标准,逐村逐项分析原因,制定“一村一方案”,建立了工作台账,明确了包抓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一步压紧压实了各级干部的“作战”责任。同时,围绕“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弱项短板,深入分析剩余贫困村、贫困人口结构和致贫原因,精准施策、对症下药,逐条逐项、逐户逐人跟进落实,有效的瞄准了攻坚发力的“点位”方向。
摘帽不摘责任,聚焦而不“跑偏”。为了顺利推进“挂牌作战”方案精准有序实施,武都区建立了月调度机制和季度分析制度,让“挂牌作战”靶心不偏、焦点不散、标准不变。连日来,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汇报,分析研判问题,研究贯彻意见,充分发挥了统一领导、统筹调度的职能。各专责工作组各负其责、协同作战,将问题消化在一线,将困难解决在一线。区四大班子领导靠前指挥,深入村社调查研究,强化督促检查,进一步推动了各项措施落实落地。各乡镇、村社干部每天走村入户、扎根村社,聚焦重点任务,下足“绣花”功夫,全力推进各项措施落实到户、落实到人。脱贫攻坚行业部门从自身专项职责出发,紧盯突出问题,定期研究措施办法,强化对乡镇的业务指导,建立了责任清单,并跟踪督办抓落实。
按照中央和省、市有关意见精神,武都区还建立了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重点监测存在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和存在致贫风险的人口,及时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纳入帮扶范围,提出针对性帮扶计划,确保新识别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此同时,武都区还在持续抓好兜底保障方面狠下功夫,加强信息联动和比对排查,精准掌握未脱贫人口、新识别贫困人口及收入不稳定、持续增收能力较弱、返贫风险较高的已脱贫人口情况,紧盯未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及因病因残等各项支出较大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并对他们进行个案分析、梳理汇总,建立起兜底保障对象台账,实施对账销号,确保 “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越是在决战决胜的紧要关头,越要咬紧牙关、真抓实干。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武都区将一手抓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一手抓已脱贫人口的巩固提升,与时间赛跑抢进度,瞄准靶心齐发力,以强攻之势拿下最后的贫困堡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绝不掉队。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