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新华镇:念好“羊经”发“羊财”

“现在正是接羔育幼的关键时段,一定要操心给待产母羊和近期刚产下的小羊羔按时按量喂水、添草料…… ”正准备外出放羊的康国旭叮嘱着自己妻子。
康国旭是临泽县新华镇新柳村三社的群众,家里共有4口人,10亩地,养殖300多只山羊,几年来他专专心心念“羊经“,坚持不懈发“羊财”!用勤劳的双手,在村里树立了不等不靠致富的好榜样!
别看康国旭现在家庭条件各方面都挺好,儿子也娶上了媳妇,一家人过着宽裕幸福的小日子,但此前却是另一番场景。紧靠种地和临时务工维持着生活,苦于没有资金和技术,几十年来生活条件一直没有改善,就连儿子娶媳妇都成问题。穷则思变,在各级政府大力倡导发展养殖业的政策扶持下,他便萌生了依靠养殖业增收致富的念头,2013年,他和妻子商议后,通过申请5万元的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买了70多只山羊,开启了养羊之路。
正当他梦想着通过养殖山羊走上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时,意外出现了,刚买来的第一批山羊生病了,有三分之一是小羊,适应环境能力弱,发生腹泻情况,那些日子,他每天很早起来就观察山羊状态,几乎一步都不敢离开羊舍,即便请来了兽医,吃药打针之后,但损失还是不小。“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我没有想过放弃,因为开弓没有回头箭,钱都投进去了,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有转机。”康国旭说。
这次损失惨痛的经历让他总结出了失败的原因,那就是必须走“自繁自育”的路子,并且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之前的情况,也才能降低养殖成本。为此,他经常跑到畜牧站向专业技术人员和周边有养殖经验的人请教学习,还积极参加镇上组织的养殖培训班,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辛勤劳作和敢拼敢闯的狠劲,康国旭养羊的路子走上了正轨。
“羊舍要保持干燥,清洁,光照充足,温度最好控制在18-20℃,要经常往羊舍竹筒里放生盐,羊吃生盐能够预防疾病……”如今的康国旭说起养羊的知识头头是道,并且还研究出了自己的一套养殖理论。他说,在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后,养山羊就变得很容易,况且羊都是在荒滩里自然放养的,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羊的体质,还提升了羊肉品质,就连羊膻味都会降低。
两年来,养殖山羊给康国旭带来了不错的收益,更加坚定了他发展养殖业的信心。2015年,康国旭又借助10万元的草食畜牧业贷款,修建了羊圈,购买了一批品种优良的双胎羊。由于在养殖过程中的精心管理和天然放牧条件,康国旭家的山羊,总体成活率都在96%以上,到出栏的时间,专门有河南商贩过来收购,一只羊比普通绵羊多卖100元左右,每年再刮一次羊绒卖些钱,一年下来收入达10万左右。
现如今,养殖规模逐年扩大、经济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康国旭一家也走上“羊倌大道”,发起了“羊财”。提起下一步打算,康国旭信心满满地说:“现在销路有了,经验丰富了,我想着借助政府的好政策,自己办个专业合作社,改建一栋高标准羊舍和储草间,把养殖规模再扩大些,带动周边更多农户一起发展养殖业,走上致富路。”
通讯员 赵玉梅 秦彬国 图/文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