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全民战“疫”】陇南:10万“红马甲”成抗“疫”一线的最美风景(图)
【专题】众志成城 战胜疫情——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中国甘肃网记者 李红军 通讯员 陈多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大考”。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在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的时刻,陇南文明实践队、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市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99个实践所、3288个实践站,组织10.1万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行动起来,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成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人民战争”的重要力量。
“疫情不止,我不退!”从入户排查到设卡值守,从搬运物资到防护用品发放,从公共场所消毒到防疫知识宣传,“红马甲”成为抗“疫”一线的最美风景。
吹响抗疫“集结号”
你们要争做文明风尚的传播者,争做移风移俗的推动者,争做健康生活的践行者,争做专业防控的引领者……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1月26日、29日,陇南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共青团陇南市委、陇南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发出倡议和通知,号召全市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积极有序参战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广大志愿者踊跃报名,甘做“抱薪者”,把群众安危放在心里,把防控责任扛在肩上,逆行冲往战“疫”一线。
“倡议发出后,1月26日上午就招募了60多名志愿者,经过专业培训后开始到公共场所和各“卡”点开展消毒工作。截止目前全市6627个文明实践队和志愿服务组织的10.1万名志愿者参与群防群治,活跃在陇南八县一区抗“疫”一线。”陇南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李红新告诉记者。
危难之中,党员志愿者冲锋一线。徽县从县直机关单位抽调144名党员志愿者,招募70名社会志愿者,充实到城关镇8个社区,参与城区网格化管理疫情防控工作。
防控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康县2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35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动员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志愿者1万多人积极参与疫情联防联控志愿服务工作,奏响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强音。
西和县叶大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我是党员,我来”“我是厂里的老职工,我来”“我是在校大学生,我来”……在防控疫情的紧要关头,社区文明实践站招募了20多名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编组排摸了七个小区25栋楼常住人员和务工返乡、学生返家、探亲等人员信息,做到住户清、住地明、人数实,为联防联控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键时刻冲锋陷阵,是爱心的奉献,是责任的担当,更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力量的彰显。陇南市委书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等领导前往一线看望慰问志愿者,给予抗“疫”文明实践活动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截至目前,陇南市志愿者共张贴发放防疫知识宣传海报和资料660多万张,悬挂条幅4万多条,招募的1840台爱心车辆每天运送人员和物资,全市仅志愿者消毒公共场所面积就达650多万平方米、消毒车辆2.8万台次,提供心理咨询服务6580多人次。
群防最美“红马甲”
“亲爱的爸爸,您好!防疫工作很辛苦,也不太安全,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勤洗手、戴口罩……”2月6日一早,正在疫情防控点的陇南市光明公益联合会会长浩利禄收到了儿子浩珂源发来的一条叮嘱短信。
连日来,陇南组织市区多家志愿服务队分片包干,给出入车辆喷洒消毒药水、运送物资到各疫情监测点、记录外来人员相关信息、测量体温。浩利禄作为一名组织者,已经多日没有回家。“这场防疫战很多志愿者始终坚守在一线,就是希望属于我们的‘胜利’早点到来。”浩利禄告诉记者。
有人收到了叮嘱信,有人递交了请愿书,更多的人默默加入志愿者行列。西和县何坝镇刘集村六旬老汉刘具具去年底全家实现脱贫,他说道:“党的政策这么好,让我这个穷老汉过上了好日子,如今疫情这么紧张,以后监测点生火、扫地、提水就是我的,谁也不能和我抢。”
病毒无情人有情。在这场没有硝烟战“疫”中,很多普通群众不计得失,不畏困难,默默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做着最基础、最琐碎的“小事”,坚守着自己心中的信念,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着光散着热。
“我父亲是军人,打小就教育我们要助人为乐!”在礼县永兴镇有这样一支志愿服务队伍,他们自带工具和消毒用品,穿梭在大街小巷进行喷洒消毒,他们就是礼县蓝莲爱心公益协会志愿者姚小凤一家。
礼县蓝莲爱心公益协会是礼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最活跃的一支队伍,自疫情发生以来,一支由嫂子、儿子、侄子和侄女们组成的“家庭志愿服务队”在“火线”上成立了。“力所能及地贡献力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姚小凤说。
李旭春是一名驾驶员,也是一名文艺志愿者,他从大年初一开始上班,在保障领导用车的同时,拿起手中相机,记录抗“疫”瞬间,已经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新闻媒体刊发陇南抗“疫”新闻图片310多幅。
在陇南,战“疫”志愿者虽然来自不同行业,忙碌在不同场所,但穿上“红马甲”,他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正是这一群群可爱的志愿者们,为保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也为陇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增添了新的生动注脚。
细致服务“心连心”
2月14日,正在居家隔离观察的武都区角弓镇年家村村民赵水萍手机铃声突然响起,电话里传来了支部书记董永平的声音:“你菜籽地的杂草已经清理完了,油橄榄树也已经修剪好了,蔬菜给你放门口了”。“连地里的农活都有人帮我们干,我们还有啥理由不好好配合呢?”赵水萍说:“等隔离期过了,我也要赶紧加入到抗“疫”队伍中去!”
疫情当前,许多隔离户都在担心误了春耕生产。武都区各乡镇积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文明实践队为群众排忧解困。
“这是新买的药品,有需要尽管打电话!”两当县鱼池乡上滩村党员贲炜每天都将统一代购的物资送到居家隔离群众家门。除了定期送来基本生活必需品,他和队友们还肩负着每天两次记录体温监测数据的任务。
连日来,两当各乡镇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纷纷化身代办员、服务队,通过党员干部“多跑腿”,让群众少出门、“零出门”,传递出别样的温情。
文县中庙镇肖家坝村村民张占文的父亲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幸逝世,家里本着从简的原则,向村委会做了报备。“老人过世了,村干部们反复叮嘱,让我们不请客、不聚众,一切从简,还组织志愿者帮助我们办理丧事。”张占文说。
喜事延办、丧事简办、村志愿服务队帮助办……此时,移风易俗深入人心,文明新风成为全面抗击疫情的一把“利剑”。
“外出务工人员,请到服务站领取口罩!”每天早上8:00,陇南火车站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站的广播准时响起。“我们轮流在陇南火车站,为每个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三只口罩,并通过陇南乡村大数据平台,确认他们的个人电子健康证明。”在陇南火车站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站值守的志愿者冯文平告诉记者。
生产一线,亦是战“疫”前线。陇南早谋划、早部署,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立足陇南劳务大市的市情实际,想方设法采购防护物资,由志愿服务队在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地设点,发放到每个外出务工人员手中。
爱心汇聚“筑防线”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连日来,陇南文艺志愿者以笔作枪,纷展所长,创作文艺作品讴歌伟大时代,赞美凡人善举,为全市人民抗“疫”提供了精神力量。快板《众志成城战疫情》《全民共谱防疫歌》、主题歌曲MV《向祖国报到》《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诗歌《逆行者》《村委会的高音喇叭又响了》……全市文艺志愿者在各类网络平台上发布抗“疫”作品4590多首(篇)。
心手相牵,同舟共济。陇南各界爱心人士也纷纷行动。在防疫物资极度缺乏时,他们慷慨解囊,献出爱心,温暖了每一位奋斗在一线的工作者。
香树坝村是武都区洛塘镇的贫困村,村民微信群里下起了一场“红包雨”。面对严峻形势的新冠肺炎疫情,该村党员群众自发捐款70笔,捐款金额9100元,所有善款通过武汉红十字会转到抗“疫”一线。
“叔叔阿姨们辛苦了!”。疫情发生后,康县大南峪镇郑湾村9岁的小朋友曹明哲拿出“压岁钱”买了方便面、八宝粥等食品,在爸爸的陪护下把自己的爱心送给了陕甘交界疫情防控执勤点的叔叔阿姨。
宕昌理川尚营为民劳务合作社郎惠义、廖翠娥夫妻把价值6000多元的36个美的电热壶、方便面送到防疫执勤点,让战斗在冰天雪地的一线人员能喝到热水。个体户冉古清把自己店里刚做的点心送给值守人员,感动温暖着战疫者。
礼县果农白亚龙一直忧心远在武汉的抗“疫”工作者,2月7日,一辆装满13吨苹果的货车从礼县出发运往武汉,带去了对武汉人民的支持和牵挂。
靳照平是市慈善协会的副会长,看到招募的私家车运送防疫物资装载少,为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捐赠了自家公司的11座面包车,提高了给各个卡点送志愿者和配送防疫物资的效率。
越是危难关头,越是安危与共。
截至目前,陇南全市爱心企业和个人捐款1344.18万元,物资价值577.88万元。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疫”中,陇南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抗“疫”志愿服务活动中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筑起坚不可摧的“人民防线”。
相关新闻
- 2020-02-21【甘肃全民战“疫”】两当县:抗疫生产两不误 奏出致富“春之曲”(图)
- 2020-02-21【甘肃全民战“疫”】临近退休 站好疫情防控最后一班岗
- 2020-02-21【甘肃全民战“疫”】灵台:老兵“退伍不褪色” 坚守一线战疫情(图)
- 2020-02-21【甘肃全民战“疫”】武都:“云上法庭”演绎“隔空”庭审